数码打样为柔性版印刷质量插上翅膀

(本文为必胜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一直以来,柔性版印刷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印刷质量不高的问题。长期以外,一提到柔性版印刷,人们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它的质量完全无法与胶印和凹印相媲美。柔性版印刷质量不高,是制版、打样和网纹辊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在分色阶段做出补偿,并不得不对印刷质量做出妥协。近来,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改进,如数字制版技术、精细网纹辊雕刻技术以及数码打样技术的引入,柔性版印刷的质量已经逼近胶印和凹印质量。本文将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柔性版印刷的质量,重点介绍数码打样在提高印刷质量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理解影响印刷质量的各个因素,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图像分色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印刷复制工艺

  首先是对半色调(有时也称为连续调)图像进行扫描、组版并做适当的陷印处理。接下来是打样,它的目标有两点,一是为了提供预测印刷品结果,二是尽可能准确地跟踪提供样张。一旦样张通过客户的审批,即可对原稿进行分色处理、加网和制版操作。制作好的印版被用于印刷生产,并在生产的过程中使印品与样张尽量逼近。

  分色过程中,影响印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补偿阶调曲线的应用,对从扫描到印版之间的各个步骤的阶调进行修复。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对曲线进行补偿,那么印品质量将会是最佳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补偿曲线所带来的影响,有必要了解一下模拟制版技术的特点。在模拟制版的过程中,UV紫外光在到达感光树脂层前要穿过四层物质:真空层、片基层、胶片乳剂层和剥离层,如图2。

图2 印版曝光过程(1:真空层,2:片基层,3:胶片乳剂层,4:印版剥离层

  在曝光过程中,光线发生衍射作用,造成印版上的网点扩大,即印版上的网点比阴图胶片上的网点面积有所扩大,图3为典型的模拟印版上的网点扩大曲线图。

图3 印版网点增大曲线

  如果不对扩大的网点作任何补偿处理,那么印品上会出现亮调变暗,暗调糊版,中间调沉闷,得不到预期的复制效果,图像中主要的信息大都集中在高光和中间调上。

  为了在制版过程中对产生的网点扩大进行校正,在出胶片前,应采用“网点扩大补偿曲线”对图像中的中间调进行补偿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图4  印版上经网点增大补偿后高光的损失

  通过这一曲线调节,中间调、暗调部分的网点信息和反差得到了修正,但是忽略了高光部分的影响,原来的高亮度被压平。(如图5)

图5 经网点扩大曲线补偿后的印版印刷实例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得到一条很重要的信息:所有的曲线补偿都只是一种折中办法,你本想通过作补偿来改善某一区域的网点扩大,但却造成另一方面的不足。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少用或尽可能不采用任何以最大限度提升印品质量为目的的补偿。

  而全新的数字化制版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曙光,这项技术不需要为过度的网点扩大作补偿处理。利用这项技术制作出的印版不需经任何曲线调节就能得到最高反差,使得印品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成为可能,但是在打样这一环节上仍需要进行改进。

  模拟打样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条单一而固定的网点扩大曲线,有了这条曲线,模拟打样可为胶版印刷提供最佳质量的样张。这就意味着,在柔印领域,为了能够通过模拟打样预见最终的印刷效果,就要对打样所用的胶片采用不同于制版过程中的补偿曲线,而要使用打样中的曲线调节,因此又产生了一些问题。此外,还需考虑这样一个事实,模拟打样采用不同的显色剂(例如色粉)来模拟印刷油墨的效果,尤其遇到需要专色印刷时,曲线调节更难以进行。我们只好采用最有效的折中方法:让客户来定夺。多半情况下,客户把样张“仅作参考”,并不相信打样能始终如一而准确地预示出印刷的最终效果。

  数字制版技术的引入改进了网点扩大的解决方法,并且在软材料上印刷时表现出的网点扩大特性(如图6所示)与胶印的效果非常近似。这意味着数字制版技术确实有助于模拟打样,并且使得模拟打样更有望实现对最终印刷色彩的准确预示,但对于专色印刷和网点增大曲线不同于数字制版技术中所用的曲线(如在非涂布再生纸板上进行水基油墨的印刷)的情况则就无能为力了。

  然而,数字打样为我们解决了难题并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柔版印刷质量扫清了障碍。由于有了新技术来准确地模拟网点扩大特性曲线,油墨能够在视觉效果上与CIElab彩色空间相匹配,并且由于能够准确模拟网点结构,我们更有信心利用数字打样通过精确的模拟从数据文件到印刷品的印制过程来准确一致的预示出最终的印刷效果。

  下面的例子将说明数字打样和模拟打样在模拟印刷机网点扩大特性能力方面的不同。

图7 实际印刷品与模拟打样 

图8实际印刷品与数字打样

  从这些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码打样中网点扩大曲线能够很好的与印刷中网点扩大曲线相吻合,并且这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柔性版印刷中网点增大特性曲线与胶印相类似。

  图9则反映出当网点扩大曲线不属于上述情况时,数码打样仍能够准确地与印刷中的特性曲线相吻合,而模拟打样在不采用曲线调节的情况下即没有采用曲线补偿曲线时就不能很好的模拟印刷情形。

图9  印刷品与模拟打样(左) 印刷品与数字打样(右)各种情况下网点增大特性曲线

  完美地模拟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曲线、印刷油墨效果的准确匹配、生成与印版相似的网点结构并使用与印刷相一致的承印物、从组版到印制完全模拟实际印刷的打样过程……等等这些准确而一致打样过程将为客户提供完全可信赖的样张,并大可放心印刷人员能够进行准确的追样印刷。

  今天,由于数码打样能够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我们完全可以减少使用甚至在多数的分色过程中不再使用补偿曲线,而且还能极大限度地提高印刷质量而不再需要作某方面的牺牲。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完成,那就是印刷机的优化与标准化,这要独自命一题目来另行讨论。

[时间:2005-02-21  作者:杨立伏  来源:本站]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