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为加快实施我国新闻出版业数字化发展战略,推动出版业与信息产业、互联网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文在线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2007年7月16日一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以下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演讲全文。

科技时代_图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谢寿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早上好!今天我想在这儿不跟大家介绍我们出版社怎么做,而只是想,如果这几年我们在数字出版上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在进一步的给大家探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一个中型的专业出版单位如何在数字出版上的探索,包括我们的产品,欢迎大家在下午参加我们的互动论坛。传统出版社走向数字出版的路径。今天我给大家说的是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生存,实际上更多的是要看到一些关心的事。

  我自身没有资本得积累,同时我也的不到政府的支持,这一数字出版长期给大家带来的感觉是烧起来的感觉。谁敢往这一边介入,我进入到线路的外线。从事数字出版,人家会讲不从事的等死,从事就找死。对于这一问题确实是非常现实的,根据这一些情况,我们这样的探索,可能对中国大量的中小出版单位,他如何在今天面对数字化巨大冲击的外部环境下,能有自己的职能空间,可能也会有一些意义的。因为时间很短,我只能讲一些,把我思考的结果和概念性的问题,跟大家做一个探讨。

  随着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传统出版单位如何生存,是继续坚持传统图书、纸质出版的业务,还是选择应对多媒体时代的读者需求,还是适应中国数字时代的要求,投身数字出版,实现传统出版商到内容提供商的转型。这是深处在这一时代的每一个出版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前一些年一致认为数字图书被取代,甚至是完全替代纸质图书,但在今天可能没有人这么说。事实上不做数字出版,作为传统的出版商还能不能生成不需要做更深的探讨,回答是肯定的。但还有一个问题,您生存的好不好,生存的自在不自在,那就难说了。今天早就已经进入了,跟图书馆说,当你现在的出版书还有一家出版社做的自在,能不能生活的更再一些,这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问题。

  数字化的时代对于传统出版生存空间的挤压,他是一个不真的事实,但中国的出版业往往更多的是关注着数字技术对传统出版的负面效应,而恰恰没有从外面一个角度想,数字技术他给传统出版社带来正面的积极点,我想至少可以概括三点,对于第一问题跟大家谈谈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的积极点在哪里?数字出版比电子出版、网络出版通常是在同一意义上的使用。我认为不使用纸张、笔墨而应用数字技术,同时是以内容相关的活动过程。简单说就是应用数字技术同时提供内容服务,他的产品形态大家已经说过许多,包括电子图书,网络的连接出版物,视频的出版物,义务软件等等。内容数据库我觉得到今天应当是他自己最基本的形态。所以比较纸质的数字出版物具有低廉、文字设计图片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图书他已经对我们整个传统出版业来讲,先不说别的,他作为一个主题把多种性能整合在一起,甚至是例题化的过程。

  这一问题,对传统出版的正面效益都很清楚,不见得要用这种形式来表达,但到纸质上所扩充的内容对读者的价值来讲不一样。数字出版有三大正面效应:第一,打破中国传统出版按界面分割,使跨媒体的出版实现经营实现了内容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这一问题我在多个场合说过,中国的出版业为什么成长这么艰难,实质上在传统的体制下,他是一种人为的行政分割。且不说别的,期刊、报纸,纸质图书,不说电视和广播其他的,就这三个传统的出版领域是严格的期刊不分的,也只有数字出版才能把他们整合在一起。

  昨天在展位上探讨到,在传统领域出版本身分连续性出版物和阶段性出版物,图书长期以来,为什么感觉到他不能做广告,他的真实效应不如报纸和期刊,因为他是阶段性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图书的出版商在过去,比如说在国外,他是把报纸、期刊、图书整合在一起运作,而在中国纯粹的图书出版商怎么办?只有在数字出版的条件下,按照主题、按照数据库的形式,真正把你阶段的灵感的出版,形成整合性、系统性的连接出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这几种的定位,就能保证打破传统的行政分割,使我们原来想的跨媒体的经营,就变成了一种可能的现实。数字出版主题多元化、大众化、极大的扩展了出版活动的空间,是作者、读者,或者我们说的使用者,他的时时互动成为可能,这必将大大减少出版活动的外部交易成本,提高出版效率和效益。现在比如说在传统的出版领域中,你要主稿,要推销你的产品,外部的交易成本之高,特别是在中国今天这样的情况下,行政的分割、市场的分割,人与人之间要旅行更重要的成本。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的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一外部的成本,这是不言而喻的。我想这是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第二大效应。

  第三大效应,数字出版必将带来传统出版流程的再造,结果必将大幅度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益、逐步提升传统出版企业的竞争力。从高等教育出版社、从ERP管理到内容管理,从他们讲到的实施出版的过程,到现在传承了以数据库为主的主要产品形式的出版单位,你在原来纸质出版的整个流程中,包括编辑如何重新定位,这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决定的。

  我们见到很多的媒体,也见到许多的同行,经常围绕一个问题在谈,这些年在数字出版上赚了多少钱,占总收入的比例是多少?本来把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进行分担了比较问题是无法比较的。只能说在不同的产品线上有多少的收益,而实质上他是一个内容的整体的过程,不能做这种任何的划分和分割。

  第二大问题,到今天为止,中国出版业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对应数字出版考证的时候,陷入三大误区,这些三大误区在读商报中也探讨过:

  第一,把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截然的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是此效必然,你死我活的关系。这一问题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传统出版商,的确是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原因在哪?因为数字出版物,他的确有被大规模拷贝的可能性。但实质上用户管理技术的使用,实质上我们是另外一个正面效应出现,可以实现对中间消费者的管理成了可能。去年曾经说过,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关系,及时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高等数学跟普遍数学的问题。我们把数字出版比喻为高等数学。这么考虑的话,数字出版他是必须要涵盖传统出版的。 知识产权出版社的流程图已经明确标识了这一点。

  这里边最大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怕拷贝,把纸质书搬到网站,人家就不买了。在前面的会议上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最早把我们的图书系列做成数字化以后,考虑到中国当时在网络上的销售有一定的问题,我们用当今把经济蓝皮书销售,第一年没有做。 清华大学把我们的经济蓝皮书就拿上来了,那一年的销售是很高的。第二年我们开始了最终用户的管理技术,要用真实的姓名、真实的资料在网上注册,形成系列号码。我可以控制你的使用权限,大家可以想象,当你在终端用户资料已经掌握自身的时候,在未来的竞争中你还怕什么。

  第二,数字出版是一个技术,当今的技术背景,最终要把数字出版权交给出版商。举个例子,现在在挑选基础发展商的时候,对于我们这样的出版商,我自己的感觉:要有一个明确的坚定和分工。技术发展商不得不考虑传统出版中今后是否会最终受制,这个问题离开不了。

  的确我觉得他制约着我们传统出版单位,特别是中小出版单位,他有自己独立、全面的开发自己的内容资源。和基础发展商合作,又把最终设计自己的控制权,陷入这种怪圈。

  第三,传统出版单位有内容优势,只要把握住版权,拽住资源不放,就永远保留数字出版的话语权,就可以做收佣金。这是这两年数字出版商开始和传统出版单位进行合作,这个时候感觉到你拥有了内容的资源优势,这一问题不得不看。事实上传统出版单位,也仅仅是一个经营者,内容优势是有条件限制的,你的版权是有时间限制的,你不可能永远的买断。当然,要有自身研发能力的出版单位,对于大部分出版单位来说,你只是有一个在有限的时段里的版权,你在某一方面的优势即使有,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没有认可研究的出版单位,你没有任何任何资源优势。特别是对于靠编编抄抄,甚至包括当年民营企业传说的传科来说,这是一个垃圾资源。我只有既有研发能力和品牌的转换力,才有真正的内容优势。

  三、传统出版单位的优势选择。

  第一,必须明确知识的定位,要从内容竞争上,或者竞争上搞统筹规划、传统出版的数字出版,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流程,保证有利的发展实施。

  第二,着力打造品牌,努力培养自己的研发能力,坚持对科研资源的自主开发。

  第三,根据终端需求,确定数字的传统形象,并构建具有自身产品特色的销售模式。

  第四,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编辑出版流程的再造,单以内容资源、产品形态相比配的技术资源。

  第五,必须逐步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学过专业,又有应用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对于。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核心资源的自主开发。我的时间已到,如果有兴趣的时候,特别是出版单位的同志,到我们的分论坛上开一个互动会。谢谢大家!

[时间:2007-07-17  来源:新浪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