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图书馆阅读电子书、到网上购买电子书、通过电子书阅读器看书、通过手机看书……随着互联网、通信等领域新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习惯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数字出版方兴未艾。在6月21日闭幕的第十六届全国书市上,人们在回味传统书香的同时,也在思考网络时代如何出版和阅读图书。
机遇:数字技术拓展出版市场
网络阅读率7年增6倍多
国家将制订专门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2006互联网时代的读者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六成读者获取图书的渠道。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到2005年则增至27.8%,7年间增长了6倍多。
为顺应读者阅读习惯的转型,许多出版社都在积极拓展数字出版领域,发行电子书,并与网站、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等展开合作。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也在加大对电子书等数字资源的采购与建设。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认为,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正在对出版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高新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传统出版业的管理水平。传统出版业借助数字技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规模,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专业出版领域,数字出版的优势已初步显现,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美国出版商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2005年美国电子图书增幅达44.8%。据了解,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制订“十一五”中国网络出版产业发展规划,将对数字出版进行扶持。
挑战:数字出版遭遇三大瓶颈
标准不统一 版权保护难
不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虽然数字出版产业方兴未艾,但是发展并不顺利。此次书市上,许多出版商都认为,标准不统一、版权保护难以及不符合阅读习惯成为制约数字出版业的瓶颈。
数字出版首先面临的尴尬是技术标准不统一。数字出版技术全世界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格式,标准不一致导致用户必须使用不同的阅读器,这增加了用户阅读的成本。
数字出版也给版权保护带来了难题。一些新出版的畅销图书很快被做成电子书在网络流传,但这往往是一些个人网站未经授权擅自制作的,是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因此,很多出版社都不愿意让自己出版的图书数字化。
数字出版市场面临的另一个考验是人们的阅读习惯。传统出版物毕竟具有携带方便、阅读舒适、可以折叠等优点,愿意购买电子书的人还是少数。很多电子书只是将传统的印刷内容照搬到网上,而且阅读器价格较贵。
虽然优秀的电子书还太少,离读者的需求还有差距,但是出版业人士都看好数字出版这块大“蛋糕”。一旦拥有了强大的内容资源,数字出版产业就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时间:2007-07-15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