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出版企业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所谓出版社转企改制就是出版社的运行体制由原来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改变为“完全企业化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小型出版企业在转企改制后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就完成转企改制的中小型出版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做一些分析与探讨。
一、明晰产权,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出版社目前能做的主要有:第一,产权明晰。转制后的出版社首先要对出版社资产进行全面清晰的评估核算,确定产权归属,明确投资主体,引入股份制,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独立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完善的现代企业组织模式。第二,在人事上独立,拥有独立的决策权。其经营决策由董事会来决定。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进行权责分配,实行有效制衡。
二、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出版社由强调“事业”属性发展到强调“企业”属性的变化,必然导致出版经营管理理念、模式乃至执行力的变化。资产的多样化、价值链上主体的多样化、经营内容的丰富化,既是企业化经营理念在现代出版业的反映,同时也为出版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制后,出版社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一方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又会加重一系列改革后的不适感。
三、优化业务流程,增强图书出版能力
调整选题结构。策划编辑的市场调研、选题设计、选题论证及组稿工作是控制选题策划的有效方法。选题策划最重要的是要与市场结合,策划编辑必须与读者、营销人员经常沟通,了解市场动向,策划出质量高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图书。在选题战略上,应从进入并逐步占据消费者心智的角度建立出版社图书品类战略。把握图书市场的分化趋势,找出市场空白点进行新品类创建,或者用新概念在原有品类中寻找新的增长点。然后,针对这一个细分市场的目标消费者的心智特点进行精准定位,创建能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图书品类,命名这个图书品类,并与自身的优势拟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难以模仿的持续竞争力,为长远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原动力。
提高图书质量。选题策划完成之后,图书的整体质量就依赖于内容质量、内容的编辑校对及形式的装帧设计。这取决于出版企业专业技术类员工的绩效水平。出版企业员工的素质是控制质量的根本,图书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都比较高的专业出版队伍。
创新营销方式。传统的发行主要指图书的销售,渠道主要依赖新华书店。改制后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市场,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机制就显得必不可少。首先,要改变营销理念,从单一的发行销售转变为整体营销。即从选题策划到最后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一系列经营活动,都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明确市场需求。其次,要进行营销方式的创新,结合媒体营销、公关营销、事件营销、关系营销等,进行全方位的市场营销,把精品图书、重点图书推向市场。[next]
四、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员工心理契约理论,我们可以把出版社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基本类别。管理岗位员工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他们关注的是工作满足感和成就感、社会认可、权利和责任、目标的实现。在转企改制后的出版社中,对管理岗位的员工要更加注重非物质的激励,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划。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技术水平较高,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图书质量的高低。他们除对绩效奖励有所期望之外,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有较高的期望,比较注重企业能否提供培训机会和获得创新鼓励的机制。企业应尽快明确任务,组织设计这些员工的职业生涯,肯定员工的工作成绩,尊重员工的发展权利,鼓励进行技术创新和流程改造,从而增加他们对出版社的忠诚度和工作满意度,取得更大的成绩。工勤技能岗位的员工对出版社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起支持辅助作用,相对而言,他们对工作的稳定和报酬的要求更为迫切。尽快签订长久稳定的劳动合同是维持他们心理契约忠诚的有效举措。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中小型出版企业在长期从事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中外优秀文化的积淀,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风格、作风和价值观,会形成具有区域性、时代性的独特企业文化。但是,出版社在长期的政策保护下,市场经验不足,特点鲜明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或者没有被发扬光大。根据现代企业文化实施模式,出版社企业文化的实施应经过营造执行氛围、制订总体执行计划、全面执行和效果评估、持续改进四个步骤,这是一个闭合循环的流程图,它是从规范化、标准化的程序指导出版社如何进行企业文化执行的工具。出版社企业文化执行模式又是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重控制每个流程中的具体工作与信息,这是保证流程有效进行的前提,而且我们必须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对出版社企业文化体系进行持续改进,使得出版社企业文化的实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效机制。
[时间:2011-03-29 来源:行业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