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和煮鸡蛋的启示

企业管理张林桂

  从文章中看到一个《邦尼人力定律》,大意是假设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完一个坑,六十个人十秒钟不可能挖完一个坑,六十个人一秒钟绝对挖不完一个坑。为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因为人不是简单静止的力,不会l+1=2,只有在方向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出现的合力定律在人身上是很难出现的。人越多,方向越杂乱,互相抵消得越多,60个1加起来,可能只等于30,甚至20或更少。

  这一人定律对我很有启发,每当公司向各车间提出要提高生产效率时,他们经常是一脸茫然、束手无策。如果按邦尼人力定律的思路去查一查,真的还有文章可做。例如我们的成品,没有实行计件工资钱是计时工资,一批产品来了,十几个工作台同时进行,都干完了,再做下一批产品。实行计件工资后,一批活尽量由一个工作台或几个工作台进行,而且减少每个工作台人数,效果是包装速度大幅度提高。其结果是一百多人的包装车间减少了三十多人,而且每个人的工作时间也缩短了,他们同样可以完成产品的打包任务。当然,这里主要是每个人劳动效率提高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包装同一批产品的工作台数减少,人数减少,中间辅助时间的减少所带来的效果。

  仔细想一下,干同一个工作的人数的确不是越多越好,而且往往是人数越多效率越低,所以,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要把目光首先投向人多的班组、车间和部门,考查(察)一下是否合理,状态是否最佳。

  企业里效率低的部门常常是人多的部门,其原因就如同邦尼人力定律一样,人越多,力的方向越杂,力度相互抵消越多,合力越小。所以,每个部门、车间、班组不应人数太多,当然不是越少越好,而要最佳。

  什么是最佳规模呢?要因产品品种、性质而定。企业有企业的最佳规模,部门有部门的最佳规模,车间有车间的最佳规模,班组有班组的最佳规模,反正会有一个最佳规模。这个最佳规模的标准就是每个员工可充分发挥作用,工作满负荷,人与人之间无内耗,无力的重叠和抵消,工作和生产效率发挥到极致,从而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所以,企业、部门、车间、班组都一样流程,都应当最求规模的最佳化,而不是最大化。

  特别是在老式的国企,不变的管理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取得胜利”,于是,干什么都是人越多越好,殊不知,在这种思路下有多少宝贵的人力耗于无用。

  在香港工作时,也听到过同事讲煮鸡蛋的比喻,即鸡蛋不可以一个一个地煮,而应该放在一个锅里一次煮完。现实生活中,谁都不会把鸡蛋一个一个地煮好,因为谁都明白,煮一个鸡蛋三分钟,煮三个就要九分钟,煮十个就要三十分钟。但在工作中就不同了,本来可以一次做的几件事却偏偏一个一个地做,结果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例如传达公司的会议精神,经理一次,主任一次,班组长一次,可能传达的都是同样内容。如果没有区别,可以一次过,全公司一次传达,利用电脑,利用局域网,这叫现代式的扁平化领导,可以大大节约时间。过去一层层传达是为了体现公司的层次和区别,而在现代企业中,这是不必要的。所以,怎么快,怎么有效应当怎么做。我设置的总经理信箱就是直接向全公司员工传达公司精神的直接渠道。

  又如,对待质量问题的分析,大可不必一个一个问题地讲,只要根据性质归一下类,找出每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可以了。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多数情况下是这么做的,但不动脑筋,事倍功半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时间:2011-03-29  作者:张林桂  来源:必胜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