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官好做,孰不知做官难做好。做官是一门大学问。“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做官的学问其实就是做人的学问。要想做个好官,首先得学会做个好心肠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古时候,子张曾向孔子请教做官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多听,对有疑问的地方持保留态度,对没有疑问的,自己说话时也要谨慎,这样就可以少过错;多看,对不理解得地方持保留态度,对理解的,自己做时也要谨慎,这样就可以少后悔。
多谋善断是领导者的重要素质。所谓多谋,就是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主意多、点子多、办法多;不是只有一种主意,而是有多种主意,不是只有一种方法,而是有多种办法。所谓善断,就是能够从多种主意中选择出最好的主意来,能够从多种办法中选择出最佳的办法来,坚决果断地去实行它。换句话说,多谋善断就是既能提出多种方法,又能善于优选决策。
什么是领导的美德?在被调查的人中有80%的人认为第一是宽容,第二是谦虚,具备以上两种美德者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宽容是包容他人的美德,宽容更是一个领导者团结下属的方法。一个专门盯着下属过错并用放大镜观察下属行为的领导者永远不会被下属欢迎。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人,要学会宽容,凡事不可太较真,较真说白了就是钻牛角尖、走死胡同。
中庸之道是一种把握矛盾两端的智慧,即竭力防止走极端,竭力避免过与不及给事物平衡带来的破坏作用。细察孔子言行,无不恪守中庸之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在孔子这里,君子是中庸之道的象征,在为人处世中,君子恰到好处地把握着“和”与“同”、“泰”与“骄”、“周”与“比”的度,始终不偏不倚、不随心所欲,避免过激的言行,从而避免矛盾的一方走向极端给事物平衡带来的破坏作用。
作为一名领导者一定要学会宽以待人。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心胸狭窄、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孤独而陷入忧郁和痛苦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容易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交际成功的喜悦。
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可能,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要宽以待人,就不能心胸狭窄。有些事情,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值一提的、会很快忘记的,心胸狭窄的人却不能释然。心胸狭窄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活得很累:算计别人,怕别人算计,患得患失,时刻提心吊胆,警惕性很高,神经紧张,在意自己和别人的眼神、话语、动作,容不下不同意见,很难与别人沟通、合作,因此也很难得到晋升。
总之,大凡有魅力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如果我们能爱心永存、真诚待人、宽以待人,就能尽可能多地赢得别人的好感、信赖和尊重。就能较好地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就能在人生旅途中顺利愉快地前行,也就容易得到晋升发展的机会。
俗话说:好汉打掉了牙,和血吞下去。再优秀的领导者身上,我们总是能发现优秀的特质。但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天生的领导。这些特质无一不是从修养中来的。自我修养,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起点。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能屈能伸着方为大丈夫!受不得半点气的人成不了大气候。大丈夫根据时势,需要屈时就屈,需要伸时就伸,可以屈时就屈,可以伸时就伸。屈于应当屈的时候,是智慧;伸于应当伸的时候,也是智慧。屈是保存力量,伸是光大力量;屈是隐匿自我,伸是高扬自我;屈是生之低谷,伸是生之巅峰。
人人都说管好做,孰不知做官难做好。官场就像一条河,水清水浅难琢磨,水若过清则鱼不留,人若过察则事堪忧。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自古以来就是政治家的一种修养,他们即使遭到巨大的人格、精神的污辱,但对自己“雄济天下”的凌云壮志,也从来不怀疑。他们咬紧牙关,从不逞一时之勇而毁掉自己的美好未来,以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将自己的政治生涯推向更高的境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生在世,由于过分精明、清醒,才惹出这样那样的事端来。争名夺利、尔虞我诈、明枪暗箭哪样不是人“聪明”的大脑炮制出来的?因此,不要过于追求万事皆明,有些时候还是糊涂一点可能会更好。“难得糊涂”,不是吗?
《菜根谭》中曰:“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它的意思是说,在恩宠利禄方面,不要抢在别人前面;在德行与事业上,不要落在人后面;在接受与享受方面,不要越过一定分寸;在修养与操行上,不要降低分毫。
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知道居功之害。因此碰到好事时,要分一些给其他人,绝对不可以自己独享,否则轻的招致他人怨恨,重的甚至惹来杀身之祸,所以与别人共同拥有完美名节,就可以避免意想不到的加害。同样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而应主动承担一些过错、引咎自责。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完美而清高的人。[next]
在荣誉面前,品格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态度:高尚无私的人不看重世俗的虚名:信念坚定的人对别人的毁誉毫不在意:公平正直的人认为荣誉应当与价值相称;谦虚谨慎的人见了荣誉尽量躲避,而爱慕虚荣的人极渴望戴上荣耀的桂冠:目光短浅的人还会躺在荣誉薄上不思进取。在人生的道路上,宠辱之事常会发生,所以为官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冷静的心理状态,如此方能真正做到为官不倒的最高境界。
既然受到冷遇已成为一个事实,最高明的办法莫过于坦然地接受它,并努力使自己的心态做到平和,不但不为逆境所困扰所挫伤,而且还能化不利为有利,使自己的精神永远不能被打败。
在宠辱面前,应该持有自知之明的客观态度,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当获得荣誉时,应该把它作为前进的动力;当受到凌辱时,应把它作为人生的警钟;当遭到邪恶势力打击时,应该有理、有力、有节地进行斗争。这样才能永远信心百倍地前进在人生的大道上。
人是感性动物,人的一切行为动力都受感情支配。而获取人们感情的唯一方法,就在于你表示了解他,在于你尊敬他、器重他、同情他、帮助他、爱护他等等。你如果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使人们认为你是伟大、神圣不可侵犯的领袖,还不如降低自己的身份,放下自己的架子,使他们认为你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人,是他们的真诚朋友,而实际上你是他们的领袖。这样发展下去,在无形之中他们就抬高了你的身份地位,使人们的心目之中保存着这种观念、看法,于是,你便提起人们的自尊心,去获取对你的热烈拥护与衷心的爱戴。这样,人们不仅会心悦诚服地拥护你、爱戴你,甚至于心甘情愿地为你赴汤蹈火,为你尽忠效力,心甘情愿献上自己的生命。但是,你作为一个领导,如果唯我独尊,狂妄自大,就永远难以赢得人们真诚的拥护与爱戴。
一个人有了无可无不可的胸怀,就能看到他的容人气量。虽然能容人,心中也应该有个主宰,有个见解,有个辨别,这就是从容量发掘为对人的雅量。
作为领导者来说,就是要能恰当地抑制自己,显扬他人。显扬他人实际上就是抬高自己。缺乏自信固然足以毁灭自己的事业。而唯我独尊、狂妄自大、放纵无礼,同样足以毁害自己的事业。所以说,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后面。这样,虽然地位处在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沉重;处在人民的前面,而人民并不感到难堪。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假如我们胸怀狭隘,没有容人、容物的肚量,不仅难以成就大事业,恐怕也难以与人亲切地交往,和睦地与人相处,甚至内心也永远感到孤单、寂寞、痛苦。假如我们有宽大的胸怀不仅能收揽人心,在自己身边聚集优秀人才,还能使人心悦诚服、同心协力、互助互爱。同时,也可以使自己心平气和、头脑清醒、心态平稳,见识、胆识随之而拓展,为来日谋求更大的发展打下基础。
俗话说,不能服众者必不能成大事。作为一个领导人必须具有团结人才、组织人才的能力,他能够以宽阔的胸怀宽容人,以坦荡的胸怀团结人,因而能够担负起对下属的责任。
北京谭拓寺内弥勒佛旁有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副对联在宽容上强调的是要容天下难容之事。做领导的要宽容一般的事,还比较容易;遇到难容的事能够宽容就不大容易了。这就需要提倡“糊涂”二字。郑板桥说得好:“退一步天地宽,让一招前途广——糊涂而已。”当然,在原则的问题上糊涂不得,而在涉及个人恩怨的问题上,则是应该糊涂一些的。
四川乐山凌云寺内弥勒佛旁的一副对联则又有所不同:“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低。”这副对联强调的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己要时时处处看到自己的无知无识,对人要尽量找出别人的长处。笑,并非笑人,而是笑自己无知无识;观,并非是观人之短,更要观人之长,学人之长,容忍之短。任何正常的人,都是有短有长的,都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有时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往往结合在一起。所以说领导看人、待人,要见人之长,容忍之短,与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宽容不会失去什么,相反会真正得到;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更会是得到人的心。要做到宽容,领导者首先要有宽广的心胸,善于求同存异,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总是对一些细微未节斤斤计较,更不要对一些陈年旧账念念不忘,因为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属下在意的对象。
古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于现代人来说,领导的肚子里要能跑开火车才行。对于具有不同脾气、不同嗜好、不同优缺点的人,你要学会去团结他们,因为你是一位领导者,你应具备一颗火热而宽容的心。
由此可见,处变而不惊,以宽容对待狭隘,以礼貌谦恭对待冷嘲热讽,不将心思牵于一事一物,不将一丝哀怨气恼挂在心头,这是作为一位领导人理应具备的容人雅量。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求他人容易,节制自己困难。所以判断一个领导的才德,除了观察它的管理能力外,还要观察他对自己的约束能力。[next]
俗话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胸。”只有豁达大度,从谏如流,才能修炼出自己的内圣之法。
做官要学会自我节制,正如话不可说绝,势不可用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使尽一样。生活是复杂的,而生活的道理是简单的。
作为一名领导,能否取得下属的信赖十分关键。没有下属的拥戴,就算手中有天大的权利也无法持久。那么,领导如何才能获得下属的信赖呢?
首先,要善于为部下揽过。领导者对下属不仅要严格要求而且要勇于揽过自责,这将会令部属感恩敬佩。
上司为部下揽过,意在保护部下,令其改过,反省自思,将帅关心部属,不但表现在一般生活方面,更重要的是在部属有过失时要宽厚待人。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给人方便等于给己方便”。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懂得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有爱心奉献,得到的是内心的充实、人格的锤炼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也同样会得到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虚伪换不来真情,冷酷换不来热枕。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机巧、险诈、说谎、欺骗、逞能、阴谋、斗争,而老实、忠厚、善良、退让、柔弱等美德都逃得无影无踪了。彼此逞能,暗算代替了友情;彼此都以为自己聪明,所以,彼此都愚蠢;彼此都想来占对方的便宜,所以,到头来大家都挖了自己的墙脚。
其实,低调绝不是无用,不等于懦弱,相反,低调才能成就大事,才能保全自己,战胜他人。大多数成功者都是高标处世与低调做人的典范。高标处世是一种境界,低调做人是一种风度。如今最能保全自己的、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人生在世,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幸运也有厄运。顺境中往往潜藏着失败的可能,逆境中常常包含着成功的因子。成功不是永远的标签,失败也不是终身的注册,关键在于把握。一个人比较顺利的时候要居安思危、头脑清醒,始终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清醒和谨慎;一个人在经受挫折的时候,要坚定信心,看到光明,不气馁、不悲观,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勇气。
权力绝不可强使滥用,领导者应该根据事实,就事论事,要具有充分的指责理由。而不应因为被赋予了权力、赋予了使人服从的权势而滥用指责。把强制及使人服从的力量深藏不露,才是最聪明的办法。
属下能老实地接受指责当然最好,有些下属非但不能接受,反而针锋相对,此时有的领导就会火冒三丈,而用“这是命令,一定要给我做到”的强制语气来压制对方。
聪明的领导可不会这么做,这是表现度量的重要时机,改变指责方式才是必要的。从权力的宝座上走下来,以一种交换意见的态度,和气地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本来身为下属的人,就算不受强制,也会有服从的心理,如果领导者用一种以上压下的态度对付下属,即使性格温顺的人也会产生反感。所以领导者不能借助权力压人,靠本身的威信使人服从才是明智的办法。
其实,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绝不应该依靠权力来行事,再说,部属本身也知道要尊重上司,那你又何必处处表现出你的权力呢?
可是有些领导,当部属不按己意而行时,往往不愿花点时间与部属商谈一下,马上会搬出权力,想借以操纵部属。即使他不是用很强硬的态度,但此种行为即明白表示,他不相信部属的能力。“要相信部属”,这是最重要的。当你期待部属有所表现时,第一步——你要相信他的能力。因为无论多不可靠、多无能的部属,一旦你命令他工作,既不可轻视他的能力。对他的努力行动应尽量给予援助,即使自己有好的构想,也要放在心里。在部属未提出比自己更好的建议前,要耐心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意见和忠告。
总之,强使滥用权力是领导的一大忌讳。领导的威信是无法通过强使滥用权力来实现的,相反,强使滥用权力只会降低领导的威信。[next]
权利是一把双刃剑,绝不可以强是滥用,把强制及使人服从的力量深藏不露,才是最聪明的办法。以一种交换意见的态度,和气地解决问题,才是卜策。
领导不论手握的权力有多么大,都不可得意忘形、刚愎自用,否则很快就会失去手中的权力。
春风得意马蹄疾,时间长了莫忘形,一旦忘乎所以,领导的地位就会动摇,最终将影响自己的发展前途。在你春风得意的时候,凡事要采取低调姿态,最好将功劳归于大伙儿,特别是对同级同事和上司,一定要保持谦虚态度,减低人家对你的嫉妒。
容忍别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不记仇,别人必然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酬答你。宽大自己的仇人,仇人会良心发现,必会找机会以死相报。原因在于你不记他的过错,给他以希望,他要报恩的感情存于胸中,所以一旦他的能量、才技被发挥出来,就能干一番大事业,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是一大贡献。那些专门去收集别人的过错,去寻找仇人的人,与不杀自己的仇人相比不是太愚蠢了吗?
主动化解,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一点,尽量在工作上不给领导留下贬低你的机会,同时,冤家宜解不宜结,你要放弃过去谁是谁非的概念,主动邀请或通过朋友请他吃一顿饭,交流一下感情,口中不说,人人心里有数,一切从零开始,而不要从负数开始。这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基本原则。
有人曾经说:“破除天下的大巧就得用大拙,破除天下的大伪就得用大诚,破除天下的大奇就得用大正。制服天下的大变以至于不变,限制天下的大谋以至于不谋,抑制天下的大争以至于不争。所以,这就宜当守住拙、守住诚、守住一、守住愚、守住让。随其自然,返璞归真,如同婴孩的初生状况,如同万物的生长,如同水到渠成,无可阻挡,也不可强求。”
有时可能是“千人盲目一人明”,不过,这时自己的见解也未必高明。因此,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谦虚谨慎,多听别人的意见。至于采取什么态度,那就要因具体情况而定。所谓大智若愚也不过如此。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更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与朋友相处,“难得糊涂”变成了宽容与爱心。退一步海阔天空,朋友的“是”放在心上,朋友的“非”放在记忆的风中让他淡去,不留在心底。在朋友的心里总有着一丝温暖,而这种宽容的温暖是你独有的关。
“难得糊涂”既是一种处世哲学,牵强点说,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或辩证法。许多学科里都有一些难以界定的“模糊概念”,连精确缜密不过的数学不也有个“模糊数学”分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这就叫“模糊中隐藏着精确,精确里蕴含着模糊”。总之任何事情都不能也没有绝对的精确,更何况世态人生,绝对的是非曲直是不存在的。所以做事为人也就不必太认真了,有时候还是糊涂一点为好。
难得糊涂,难得让自己糊涂。让自己糊涂是一种智慧,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慧;是一种把自己放在低处,才能更好地接纳别人的智慧,让自己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智慧。
所谓“外圆”就是在交往中学会必要的容忍,学会合理的妥协,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学会驾驭自己的意志。“圆”是心胸的开阔,“圆”是生活的轻松,“圆”是对自我的超越,“圆”是通往成功的坦荡大道。
“方”是人格的独立,“方”是情操的独守,“方”是自我价值的完美实现,“方”是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
无论做人还是做官,都要宽容,该放手时且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生活在有爱与宽容充盈的世界,我们的路越走越宽。我们的身边才会有更多的感动,有更多的真诚。[next]
权力的确可以为人带来众多方便与好处,自古至今都使人们欲求的重要对象之一。然而,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权力可使人野心膨胀,也可使人死无葬身之地。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内心方正,有些人内心圆滑,有些人对外方正,有些人对外圆滑。从这个角度考察,人物呈现四种形态:内方外方,内方外圆,内圆外圆,内圆外方。“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什么庙里拜什么神”,和不同形态的人物交往,要用不同的交际之道。
淡泊宁静是中国传统所提倡的理想人格。淡薄主要指摒弃私心杂念而清净安宁的精神状态;轻视名利,不为名利所囿的精神境界。宁静主要指心底平和,不与人争,不自暴自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淡泊宁静,讲求以简朴为美,不计较物质追求,厌恶奢侈,以贪婪为耻,以清廉为荣。
自我的玄机在一个“静”字,做官的玄机在于一个“廉”字。当一个人心静如水时,其心中犹如明镜一尘不染,考虑事情就会发现真理,淡泊处世时才会有悠然自得的情趣,廉洁时就能公开对待人与事。有一句名言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做官若能时时想到这句话,那就离做好官不远了。
正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做官、做人皆是如此。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因此,大可不必盛喜衰悲,得喜失悲。在大德大失、大盛大衰面前,应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如果做官不能严于律己,难摆脱世俗的欲望那最好不要去做官,别以为自己一时贪赃枉法得逞就认为一辈子可以享受清福。要想人不知,除非几莫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有自己慎独,才能做一个为民作主的好官。
“盛世必衰,物极必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真正能够懂得其深刻含义的人却未必多。因为许多人都向往着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自古以来,人的进退,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退”字。但是不管个人的主观愿望如何,只知进不知退,在“退”上欠火候,可能都会使一生功绩毁于一旦,身败名裂,遗恨千年!
有句话说得好:“进,固然需要努力;退,更需要智慧用心。”有时候,让步其实只是暂时的虚拟的退却,为了进一尺有时候就必须先做出退一寸忍让,这其实是最为高明的韬晦之计。
“进”固然重要,但“退”往往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孙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胜”便是这个道理。“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妥协和退却,而是通过退步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
一人成就了功业就应及时抽身而退,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只知道进取而不知道隐退,这就是《易经》“乾卦”所说的“亢”,也就是过分的意思。火中能验证寒暑交替的症候,处在鼎盛时要警觉有羊撞藩篱进退两难的灾咎。天时人事同一枢机,进取引退道理相同,应当引退而不退,灾害就会一起降临。狡猾的兔子死了,走狗就会被杀掉,到那时在嗟叹后悔,哪里来得及!
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一定要注意这样一条铁则:“聪明要让上司显”,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出头露脸的好事要归上司。这样做,肯定是好处多多,受益无穷。反之。作为下属,如果你与上司的交往中总是咄咄逼人,不知道给上司留面子,就会引起上司的反感。更有甚者,把本该属于上司的光辉硬往自己脸上贴,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份,老做一些“越位”的事,抢上司的“镜头”,恐怕被上司“炒鱿鱼”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世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时势的盛衰和人生的沉浮也是如此,所以为人处世要精通时务,懂得“激流勇进”和“激流勇退”的道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见到利益,就想得到,而且得到越多越好,这是人们共同的心理。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想发财,这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贪心不足。
作为国君如果太贪婪,那么国家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作为一个官员,如果贪无止境,那么他的政治前途也将要丧失;作为一个商人如果贪心十足,那么他在商战中很快就会败下阵来。人由于贪欲不止,往往只见利而不见害,结果是利也没有得到,害反而先来临了。
对一个人来说,守住一颗平常心,谈何容易!而对于一个做官的人来说,要想有一个较高的修养境界,更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明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小节不忍,则很容易把事情弄坏,甚至把好事办成坏事。
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善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而且还必须有“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科学态度。不要被下属制造出来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next]
领导想要很好地把握下属的方法之一,就是平时多多关心他们。否则,在用人之际,就会人心涣散,无可用之人。
其实,要收服人心,并不一定要用利益,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利所动。若能为利所动的,谁能保证日后他不会为利而出卖你呢?
在平时,一件芝麻绿豆那么大的事情,也许人人都会不以为然,但有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当,从中可能引发国家存亡这样的大事。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人情难做。其实人情并不难做、不过要做到如下两点却很难: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的充分。
众所周知,人的感情是人对现实环境是否适应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反应,情感时常引导人们接受理智尚属模糊的事物,成为理智的先导。在理智与情感一致起来时,就更成为理智行为的推动力。情感不只调节人的认知方向、调节人的行为,而且当人的感情有了更多的一致时,即人们有了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表达方式时,人们的感情追求便成为共同的需要,人际间的依恋性就会越来越强,集体的理解力、凝聚力、向心力即可成为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维护集体的责任感、甚至是使命感也就成为了每个成员的自发立场。
可见,情感对于集体是多么的重要。然而情感不是自发产生的,在有些领导者的观念中,也往往认为情感是在自身形象确立过程中、在自身工作取得成果后自然获得的。他们并没有把情感作为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有意识地培养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集体内部之间的情感联系,没有有意识地把大家内在的巨大情感激发出来,化为个人、集体的前进动力,这是不对的。
一个当权者只有精通了动之以情的方法,才能打动属下的真心。而作为一个单位,只有有了明智的领导和忠心的属下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一个领导者只有在拥有了忠心的下属的支持,才能使其事业有大的发展。
在平时,一件芝麻绿豆那么大小的事情,也许人人都会不以为然,但有的时候,只要员工体察到你对他们的关心,他们日后会尽力支持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因这只用花你一些时间和耐性,又何乐而不为呢。
社会上有些奇怪的现象,常令人思考,有些人虽然出力不大,但好事占尽;有些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收获甚小。道理何在?恐莫过于借力与出力之别。
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是一种处世智慧。我们为人处世,同各方面搞好关系,搞好协作,就必须先修炼自己。要立大志,苦心求索,在思想、品质、才能诸方面不断提高自己。
所谓小人,就是那种人品差,气量小,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之恶徒。他们动辄溜须拍马、挑拨离间、造谣生事、结仇记恨、落井下石。小人是琢磨别人的专家,敢于为芝麻大小的恩怨付出一切代价。
无论你在何处,做什么工作,小人都是无处不在的,他们见缝插针,隐藏在你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如果你想工作生活的比现在好,预防小人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而且千万不要去得罪小人!还是古人说的好:“宁负君子,而勿负小人!”
“小人”每个地方都有,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但你也没有必要抱着仇视的态度。仇视小人固然可以显示出你的正义,但是并不是保身之道。因为你仇视小人的结果就是得罪了小人,他是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卑鄙下流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
对付小人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预防!不要得罪他们,要小心说话不留下把柄给他们,偶尔吃点小亏就算了,不要和他们有利益瓜葛!
人性丛林中,仇视小人固然体现你的正义,但这却不是保身之道!所以和小人保持一点距离就好,不必嫉恶如仇和他们划清界限,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何况你又不能完全“消灭”他们!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人际交往,互利互惠。帮助别人,就是在为自己的人情信用卡储蓄,特别是在人患难之际施于援手,就落难英雄于困顿。真心助人,其回报不言而喻。
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切实可行的。一个人想走上领导岗位,多交各行业的朋友是有利无害的。[next]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风云多变的封建官场,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想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就要广结善缘,多交朋友,但不是那种狐朋狗友,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虽说“人情”不是万能的钥匙,但不懂人情是不可以的。因为,人情是无根的东西,想要固定它,必须牢牢地掌握它。通晓人情,就是要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的态度。从正面讲,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好像肚子饿了要吃饭,应该想到别人肚子也饿了,也要吃饭;身上冷了要穿衣,应想到别人也与你一样。懂得这些,你就要“推食食人、解衣衣人”。
天上不会白掉一张馅饼,而且刚好掉到你的嘴巴里。人情要去做。因为欠了人情,别人必然会有回报。每个会做人的人,都会处在两种位置的角色上,不是别人欠你请,就是你欠别人的情,不存在谁算计谁的问题,因为中国人的关系就是靠人情的流动在相互维系着、进行着的。
所有骄傲的人都认为,自己有学识,有能力,或有功劳;而谦逊的人却总是认为自己还差得很远。骄傲者也许真的有其骄傲的资本,而谦虚者真的差得很远吗?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事实上,骄傲的真正原因并不是饱学,而是因为无知。同样,谦虚的真正原因也不是他差得很远,恰恰相反,他的确不比人别差。谦虚与骄傲的原因在于一个人的总体修养如何,而不在于是否多读了几本书,多做了几件事。
心怀奸邪的人主动吃亏,如果达成目的,给大家造成的是祸患;一身正气、心怀忠义的人主动吃亏,如果达成目的,则会造福他人。因此,每一位领导者都应该仔细考察身边那些主动吃亏的人,弄清楚他吃亏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再结合其一贯品行,这才可以真正做到人尽其能,共同发展。
用人之术以收心为上,收身为下。要想真正得到一个人的忠诚和归顺,必须从情感和良知上征服她。
让人惧怕你,这只能有短时之功,而让人感激你,则会有永远的效力。
用人的关键在于收买人心,人心在平常是看不见的,关键时刻又是一只巨大的力量,只要善于运用它,即使是天大的困难,也能够成功地克服。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才也有三教九流之分。孔子曾把人分为五个层次,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我们且不说孔子这种划分是否有道理、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是各不相同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脾气秉性,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处世能力,每人有每人适合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每人有每人的长处和短处。要做到合理使用人才,首先必须要做到知人、识人。将每一个人的特点熟记在心,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及能力,安排相应的事情。做不到知人、识人,就谈不上善用人才。这样不但会造成人才的浪费,还容易造成人才的离心离德,更容易对事业造成损失。
作为一个领导,想要合理使用人才,就要善用人才的长处。如果能用其长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另外,长处本身也具有多重性。有些看起来虽然是长处,但对些特定事物来讲,可能又变为短处。有些看起来是短处,但对一些特定事物来讲,又可能成为长处。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必须掌握科学地使用人才的方法。在扬其所长,抑其所短的同时,把握住长处与短处相互转化的时机,灵活地处理长处与短处之间的关系,科学地使用人才,防止误入机械地、死板地使用人才的死胡同。否则,盲目地使用人才,不管人才是否擅长,不管人才具备什么特点,乱点鸳鸯谱,势必把事情办糟。
另外,合理使用人才,还要做到包容人才的短处。人才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认为是人才就不应该有过错,那可是太糊涂了。如果认为是人才有过错就不能用,那更是再糊涂不过了。当今社会,人才辈出,无论是多么精明强干的人才,都有其自身的弱点和错误,都有其自身的弱项。宽容人才的一些非原则性错误,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就能收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
情态可以分为多种,我们常说的坏人,有奸、邪、佞、贼等,这些人也可以说是有一定之才的人,否则他们就不会被重用。而且这些人还有一项特殊的本事,那就是他们非常善于隐蔽自己,保护自己。甚至可以说,他们有一项比仁人志士更为优长的才能,那就是善于权变,没有任何原则,没有任何操守,没有任何良心地来变化自己,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他们为恶、为邪时的善于决断、善于寻找机会,其意志力、隐忍的能力,可以说比那些行仁、有良心、有贤能的人不知要超出多少倍。
辨识奸、邪、佞、贼这样的人,不仅要准确了解他的表现方式和形态而且要把握他们善于隐蔽的种种手段。辩奸邪、远佞人,还必须心里明白什么是贤能之士,贤能之士的概念明确了,奸、邪、佞、贼就能比照出来。同时也可以用本书所讲的识人的方法来加以鉴别:观之以德;观之以形,以通其神;使之以事,试之以能;考之以绩,责之以实,领导者如果能与下属同甘共苦,有时往往一件小事便能收得众人之心。领导者只有宽厚和善,待人不计小节,方可得人心。领导者应当将眼光放远,不重眼前小利。“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任何言令,别人也会遵从;而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那么无论怎样制定法规政策,别人也不会服从,就像老百姓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作为领导,要善于听取部下的意见。这样不仅仅是可以广纳雅言,使自己思想畅通。更主要的是这种虚心听取下属意见的心态会使部下觉得你平易近人、开明纳谏,很容易使他们心服于你,甘心情愿地为你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地帮助你走向成功。[next]
一般情况,下属的意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计划或方案策略的计谋意见。对这类意见,领导者既要虚心听取,又不可偏听偏信。因众说纷纭,有是有非,有好有坏,为职者就要善于区分,不能盲从。另一类则是指领导者自身的工作得失、正误的批评性意见。俗话说:“忠言逆耳。”对于这类意见,态度尤应谨慎。当然,无论是谁都不愿让人指责缺点,领导者更是如此。但是,部下的批评无论对与错,恰当与否,都应欣然接受,做到虚怀若谷,坦荡无砥。因为,部下如此直言不讳正说明了他对你的赤诚,比那些表面吹捧,背地施毒的人要强得多,能得到这种人的支持,事业才会成功。领导者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应当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忌暴跳如雷,不肯接受。那样,就很容易被小人塞耳目,应当“亲贤臣,远小人,察纳雅言”。
虚心听取下属意见的态度会使部下觉得你平易近人、开明纳谏,很容易使他们心服于你,甘心情愿地为你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地帮助你走向成功。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是要博采众长,发挥大家的智慧,齐心协力办好事。
把官场心得权力授给可信之人,这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应该懂得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部下的积极性,创造更大的效益。。否则就会埋没人才,使得单位的业绩停滞不前。
古人出师时,君主都会对将领说:“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古人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说的是将领被授权以后应该独立行使权利,不受外界的干涉,这样于授权者来说等于是抓住了关键,可以超脱;对于被授权者来说则权统一,可大展鸿图。
总之,领导者想要成就大业,就得信任属下,给予其实权。
美国著名现代管理学家杜拉克在谈到用人问题时说:“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是一无是处。才能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突出,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懂得;天下奇才,偏于一面者,十有八九。用人不必求全责备,也不必均是贤才。
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情况变化日新月异,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是有限度的容人之错对今天的领导者来说是必备的素质。大连有一个女企业家,专门聘用刑满释放人员,她的四十多名员工,无一例外都有过前科。她是怎样对待这些特殊员工的呢?她自有准则:“忘其前愆,取其后效。”“即其新,不究其旧。”她用信任帮助这些人找回失去的尊重,还这些人以自尊,她甚至将保管仓库的重任交给曾经偷摸盗窃的人。面对如此信任,稍有良心的人都会感动,都会尽心尽力回报,十几年来,这个仓库连一个螺丝钉也没有丢过。来到这里的浪子们找到了心灵的回头之岸,开始了新的人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大可不必求全责备。当然,没有完人并不等于没有能人,对能人不必求全责备,而要用其所长,这就是用人的信条。
清高雅洁的美,显露于形貌气质,观察时少有失误。失误的来由,常常在于观察尤妙和尤虚两种人。二尤的出现,与众人表现不同。尤妙的人,含蓄精蕴于内,外表却无装饰的姿势。尤虚的人,言语浮夸,搔首弄姿,内在却与实际相反。
人们寻求奇才,不能不以精深入微的眼光,探测其中深奥玄妙的道理,明识其奇特独到之处。但是有的人以外貌欠缺为不足,有的以姿容美丽为大伟,有的以直率袒露为虚华,有的以巧伪虚假为真实。所以过早地提拔大多失误,不如顺其正常秩序。顺从次序是正常的情况。如果不考察其实质,怎么可能保证所推荐的人才没有缺失?所以选举中被遗漏的贤才最终得到任用时,就会悔恨何不早点提拔;选拔奇才而奇才终遭败迹,就会遗憾何不预先有所识别;任意而行,咎由自取,就会后悔何不广征博问;广征博问却耽误时机,就会怨叹自己何不多点自信。所以才能出众的人奋力而起,普通人就会产生误解。
清俊雅士、特征突出的人才很容易识别。发生错误的往往是那些其貌不扬的奇才异士,如五短身材的晏子。朴实无华的人,精华深蕴在内而不外现,看似平平常常之人,实际上胸中韬略壮于山川沟壑,但不随便炫耀自己的才华,为人处处居于中庸地位。不是精晖之人,就发现不了这样的优秀人才。
还有一种人,外面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很有英姿,实际上却脑中无物,外强中干。因其相貌端正,往往为人们喜爱,却忽略了他真实的才能,待使用时,造成损失后才知他的底细。那种其貌不扬而内有奇谋的人因不喜欢表现自己,往往不易为天下人所识,甚至招来白眼。俗语说:“满罐水无声响,半罐水响丁当。”这种奇才往往只有少数圣雄帝王能鉴别,而徒有虚名的假人才,也往往只有贤明之士才能鉴别其真伪。
想要做一名好的领导,真的很不容易。有时,不论自己多么的努力,做到事必躬亲,结果都难于出成效。其实,作为领导,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得管。而应该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做到权限与权能相适应,权力与责任密切结合,奖惩要兑现。
什么都管的领导是什么都管不好的。记住,当你发现自己忙不过来时,你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干了应该由下属干的事情,你就要考虑是否应该向下放权。
只要是做领导,无论是刚刚上任,还是已经做了很长时间,一定会面对许多事情要处理,但千万不要认为把自己搞的狼狈不堪是最佳的选择。轻松自如的领导善于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功夫用在诗外,厚积而薄发,这样才不失为上策。那种事必躬亲的领导是不值得学习的。
事事都管、都抓,结果必然是什么也管不好。高明的领导者应该怎么处理公务呢?下面讲一个事例。
汉宣帝时有一位宰相名叫丙吉。有一年春天,丙吉乘车经过繁华的都城街市中,碰见有人群斗,死伤极多,但他若无其事地通过现场,什么话都没说,继续往前走。不久又看到一头拉车的牛吐出舌头气喘吁吁,丙吉马上派人去问牛的主人到底怎么一回事。旁边的随从看见这一切觉的奇怪,为什么宰相对群殴事件不闻不问,却担心牛得气喘,如此岂不是轻重不分,人畜颠倒了吗?于是有人鼓起勇气请教丙吉。
丙吉回答他:“取缔群殴事件是长安令或京兆尹的职责,身为宰相只要每年一次评定他们的业绩,再将其赏罚上奉给皇上就行了。宰相对于所有琐碎小事不必一一参与,在路上取缔群殴围斗不需要。而我之所以看见牛气喘吁吁要停车问明原因,是因为现在正值初春时节,而牛却吐着舌头气喘吁吁,我担心是不是阴阳不调。宰相的职责之一就是要顺调阴阳,因此我才特地停下车询问原因何在。”众随从听后恍然大悟,纷纷称赞宰相英明。
如果一位领导对每一件细事都要亲抓亲管,即使最后成功了,自己也将精疲力竭,也等于没有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能够从容不追地治理国家,才是一个理想的领导。同样的道理,能够从容不追地使下属发挥所能而又听命于己,这才是一个最精明的领导。[next]
作为领导,并不意味着什么都管。而应该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做到权限与权能相适应,权力与权责密切配合,奖惩要兑现。领导者不必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地过问,该放手就要放手,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充分调动每个下属的积极性,使其各尽所能,各安其职,这样整个机构就会像一台机器一样地运转。凡事事必躬亲,这样得不偿失。
常言道:“知人知面难知心。”特别是那些工于心计、心怀叵测的人,常常是“大奸似忠”,令人难辨真伪。在待人处世中,对于那些貌似“忠厚”的人,也不能不多加防备。
先观察。观察其平常的言语行为,通过这些信息,你可以摸出一定的规律,自然可以理出对方若干思维模式及行为规律,这种模式和风格就是他的平常状态。当发现对方的言行有了变化时,如由亲而疏,或由疏而亲,由热而冷,或由冷而热,由常态来审视异常,必可发现事有蹊跷!
接下来就要以事实上来加以论证,以免判断错误。论证的方法很多,你可开门见山,可旁敲侧击,可迂回向第三者进行了解。至于采用何种方法,要看事件的性质,你的目的及你和对方的关系。不过一般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因为你无法测知对方反应,有时反而会把问题弄糟,甚至产生误会。最好是能迁回尽量迁回能旁敲侧击尽量旁敲侧击。
还是古人说的好:“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当一个人得志时,就是考验一个人的本性的时候。知人知面不知心,人世显得复杂。认世难,看懂世更难,而很多事情却只能在人世中解决。
做不到的不说,说出的一定做到。俗话说:一诺值千金。既然承诺了人家,就不可对承诺的事敷衍了事。诚信对于领导者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领导者,千万要记住这一点:说了的话一定要算数,信守诺言,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古人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无信,迟早会被识破,这样的领导是无丝毫权威可信的。
作为领导,要想获取下属的信任和用护,就必须兑现自己的诺言,说到做到,不推诿蒙骗,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才有自己的号召力。倘若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就会不得民心,得不到支持和拥戴,其结果必然是离心离德、众叛亲离。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说为利益而工作是正大光明的。在利益面前,不要逆来顺受,也不要过分谦让,应该大胆地向领导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丑话说在前头”,在接受任务时谈好报酬更容易让领导接受。争利要把握好态度,既不争小利,不计较小得失,又不得过分争利。当然,折扣的方法有时也很奏效。
当我们考虑工作究竟是为什么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比如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上电视或发新闻的话。然而,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我们是为利益而工作,比如金钱、福利、职务、荣誉等等,否则就未免太虚伪了。
当下属的,有话最好当面说,有要求尽管提在前面,要玩“马前卒”,不要搞“马后炮”。
生活中我们最忌讳的是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
古人云:“用人不限资品,但择有材。”即主张使用人应该不局限于资格、级别,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应该选择。以资历、级别、门第论人,则难于之人,如此用人,必然多用庸才,将会失去人才。
千万要记住,不要动不动以心直口快为挡箭牌,心口一致固然好,但要加个把门的,该直则直,该婉则婉。即使需要直接对别人提出批评时,也应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语气、声调,站在关心爱护的角度,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让对方理解你的批评是真为他好,从而引起他发自内心的自我批评,这样才会起到批评的作用。收到好的效果。控制不住不当之言似乎没什么了不起,是小节,但这种小节却常常使人“跌份”。俗话说“瘸腿骡子卖个好价钱”。这话损点儿,但是领会其精神,却值得深思。究其原因就差在那张嘴上,正是一黑遮千白。有的人干工作也很卖力气,能力弱点,但言谈举止都很得体,当说则说,不当说从不多言语,因而颇有人缘。
要留清白在人间,贪得的人,身上富有了,但人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知足。人只要有一点贫恋私利,就会销熔刚强变为软弱,阻塞智慧,变得昏聩;仁慧变为狠毒,高洁变为污浊,拜坏一生的品性。生命如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时不至于中途搁浅,就必须轻载,取只需要的东西,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就人的本性而言,确实有其不知足的一面。古人有诗曰:“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纵观古往今来的“吞钩”者,几乎无一不是从贪心开始的,而每个“吞钩”者的身后,又几乎都能见到“钓鱼者”的影子。
廉者常乐无求,贪夫永贪不足。廉者身后留下的是一片政声,贪夫的身后是千古骂名。人都有知足和不知足两种心态,对金钱物质“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是的,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为此常常有人不解地问:这些贪官要那么多的钱到底有什么用?一个人被“贪”字所困就会眼花、心乱、嘴馋,魂不守舍,失去理智,走向毁灭。这差不多就是贪婪者的最终结局。
要想战胜“贪”,就要从拒小利做起,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自身对权、钱、色的免疫能力,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生导航。“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绿水原无忧,因风而皱”。所谓“风”与“雪”皆为身外之物而误人误己。
切记:人应该满足的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欲望本身。过于完美必遭毁灭。
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不论我们是求学、处世、为官、办事,只要以谦字铺路,你就会在人际关系上做到游刃有余,将来才会对自己、对社会尽到责任,也一定会有所作为。而忘言轻人,即使才华横溢也难成就大业。
中国古语称:“美好者,不详之器”。意思是事物过于完善美好了,必定会带来毁灭的结果。古人曾反复告诫人们要防别人嫉妒之心,无论求名求利都不能太完美,这才是立身之本。
所谓做官者,其实乃做人也。古时认为修养好的人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宠辱不惊于身,听到赞誉和诋毁能够颜色不变,以天下之兴衰治乱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才堪居高位,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标炳史册、光照千秋。
[时间:2010-12-31 来源:必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