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出版业网站发展报告

  尊敬的张司长、尊敬的朱司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

  有幸代表组委会为我们今年的出版业网站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年度报告作过很多次,这次尤其忐忑不安,因为这次的信息量、产业发展态势、变化非常大,我想就我所了解的一部分情况,选取其中部分的案例,来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可能完整的报告要等到最后我们出版研究院书面报告出来以后,那是经过专家认真审查以后出来的,这是一个急救章,所谓急救章是我昨天晚上两点起来赶的,可能有很多瑕疵,希望能得到各位的谅解。

  我们这次网站的评测是在总署的指导下,由出版社研究院等共同组织专家,对我们全国范围的出版机构、出版行业,出版内容提供商在网上的这些网站进行评测。需要有所说明的是,我们这次评审范围有所扩大,并不是所有有网络出版权的,我们扩大到新媒体,比如像互动百科这种新型的,以共享版权机制的供应商的身份也纳入我们关注的范围。我们在排除1000多个指标之后,我们共同收入的独立域名网站2503个,这些网站数据通过第三方监测,我们得出了一些量化的结果,这些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本年度出版业网站的发展情况,遗憾的是还有很多出版社和从事内容建设运营服务的机构没有提交报告,因此我们的监测数据还不算完整,所以这里我们只能做一个基本介绍。

  我们在2010年进一步加强内容资源功能化建设的同时,今年主题就是资源建设和集约化,我们老说数字化转型,无论从数字转到平面,平面转到网络,网络转到移动,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粮草,尤其是数字化的水平、数字化的能力,以及它的盈利模式。因此,我们今年特别关注和着重强调资源。

  在这里我想简单从几个方面来说:

  一、加强管理的导向。我们今天出台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对我们业内的导向、业外资本的投入和业外上下游的链接和衔接起了关键性作用。

   二、出版观念的转变。传统出版社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今年已经有成果了,另外,出版模式转变以及服务和销售模式都取得很好的成果,当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想用最短的时间做一个概括。

  今年,产业司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数字出版司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数字出版发展产业若干意见》,其中特别关注电纸书产业。我们有三个重点,即行业的重点、数字出版产业的重点,特别是基于离线终端的电纸书的指导意见,对整个产业的战略性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为产业的集约化、多媒化、平台化、国际化提供了借鉴。以前我们讲数字出版转型,实际上,搭了这个平台以后,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跨地域,全球化竞争、国际化转型的阶段。

  出版观念的转变,我们原来指的是从内容生产商到内容提供商到内容服务商再到内容运营商。比如,服务观念的进一步加强,高教司是我们传统出版产业做资源做得最早的出版单位,原来的资源建设已经做得很好,资源单位的各种资源库、各种产品库,林林总总放到网络上运营、发布,有得使就行,能用就行,但现在它不仅使我们资源能够使用,还要考虑我的终端用户,老师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些资源使他它的功能性进一步加强。服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我们各大报业集团,比如孔网、大洋网、人民网,原来我们的手机报,只要把报纸摘编以后,通过手机发布,我们就完成了我们信息的发布、文化的传播,但是现在这些网站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发布,还通过社区拓展了服务范围,比如红网旅游网,当你参加红网旅游网,在旅游的过程中发生了旅游的纠纷,可以通过报业集团的热线进行投诉,人民网也接受来自于人民群众所有的投诉,而且转发给所有的相关部门和机关,使他们服务理念极大的提高,而不是光传递信息给你。所以,我们的服务理念已经从各大报业集团拓展到我们简单的新闻媒体传播,拓展到生活各个不同的领域。

  社区出版模式,通过社区、人群的聚合以及专门的小众需求的联合,在这个社区里发现和培育他人的阅读需求、出版需求和内容需求,我们解决的是社区里特定人群特定的需求,解决按需出版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最近两年埋头苦干,流量显示非常高,我们就去分析,它的流量增长的点在哪。它以前所有的课程设置、不同的用户需求,比如老师,教研室,教材研究,教材改革,案例分析,学生的问题如何解决,建立各种不同的社区以及在社区里面组织用户、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他们经过讨论发现教材、资源以及案例的不足,然后由具有资质的资源提供组来共同编写符合这个人群的阅读需求资源。以前,我们讲不论是按需出版还是主动推送,社区出版社的所有用户需求都来自于用户、社区、小众社区。因此,这种服务出版观念,促进了我们出版产业的转型,也提高了我们的盈利模式。[next]

  终端的融合和跨媒体发布。我们互动百科虽然没有纳入我们传统出版的范围,但是版权在短短几年内得到了大量的支持,而且实现了全媒体发布。这种发布是实时的,集知识性、信息完整性、内容丰腴性、内容开放性于一身,使资源快速聚合,它同时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种内容信息的聚合和推动方式。

  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初显端倪。刚才讲红网、大洋网、人民网这种报业集团充分利用自己行业优势和区域优势,进行渠道的整合和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容易做到,大洋网把珠三角地区的相关网站都整合起来成一个网络媒体群,它自己本身是一个网站,而且利用自己龙头网站的优势地位把周边地区的中小网站一网打尽,形成了一种集约化的网络集群,也就是网络群体。这个网络群体加强了资源的共享性、信息发布的快捷性,以及资源的覆盖性,从而覆盖了整个珠三角。红网是地区的代表,它把网络触角深入到县,下一步深入到乡。它的资源覆盖是通过扩张、整合来达成,从而强化了网站的传播力度,整合了不同网站之间的各种特有性资源,这是集约化经营一种新的模式,我们要予以高度关注。

  高教、人教、外研等传统机构,还有同方、万方、盛大、中文在线、互动百科的集成,已经形成一种信息集成的中心,包括青苹果,它在资源加工方面已经走到国际先进水平,拿到了大量的海外订单,资源集成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盛大文学依托庞大的数字版权内容和开放的海量版权内容,推出了图书馆,把它旗下的网络文学内容储备放入这个图书馆里,同时向内容提供商开放,而且接受报纸、论坛、博客等自由接入、自主定价,他们原来把资源收购进来自己发,现在收进来还得自己放进来,而且要通过集渠道自行发放。这种观念也是一种服务的观念,而不是 “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比我们原来一些传统的内容集成商,“把所有内容揣到自己兜里来卖”的观念又进一步。这种开放方式和产业融合,对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起了促进作用。

  比如中文在线,通过国内400多家出版机构,2000多名作家,把每年纸质图书市场的30-50%,大众纸质图书40%,都纳入旗下,来进行数字化的发布。它具有如此巨大的资源和高度集成度,那么传统出版社的小家小户就要考虑是自己建资源还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入我们的数字出版的快车道,这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基础资源建设水平有所提高。万方技术总监现在是科学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总监,他有两个重大的举动,第一个举动是出版社网站不办了,出版业网站原来所有的资源自己维护,所以现在的第一件事是把网站关掉,将它转到科学院网络中心并利用它的产业优势,使它的信息发布能力、发布通道,以及设备软硬件的维护成本大大降低,这就是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模式。

  资源,俨然是讲数字化,资源的回溯性、可靠性、规范性和标准性都达不到它的可再生利用、可重组及可重构的速度。这次抓了一个我认为对我们数字出版资源的积累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在开始启动数字化出版资源的标准、资源加工的标准、资源描述的标准及资源跟踪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因此使任何一个环节的资源是可追溯,可更新,可重组,所以我们资源建设水平已经往国际化方向、标准化方向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是我们出版观念的一个转变。[next]

  昨天晚上,我还收到广东出版集团推荐的几个单位把我的纸类图书都数字化还是用质媒体扫描的消息,我想这种资源建设的观念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从今年开始,从现在开始,能不能上一个台阶,使我们的资源水平达到国际水平,才能在国际平台上与国际的各大媒体和出版集团进行竞争。

  出版模式,人教社出版正成为社区型出版网站,它细分读者市场,聚合内容消费群体,按需提供出版服务的一种新的模式,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另外,像高教社,它强化产品的功能性增值,尤其是教育的功能性,不是给一个课件就行了,而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注重对教学过程的支持,从而为教育产业提供较好的制度支持。我们以前经常讲我们要提供出版支持,把作者出的书通过编辑变成教材,变成电子、网络出版物,那是我们履行我们编辑出版业的职能,但是像高教社、人教社,还有很多出版社,不仅仅满足于提供编辑出版服务,还利用编辑出版的职能,对出版资源进行智能化增值,这是可喜的。

  以前我们通过跨媒体分发,我们媒体还是解决我们的东西怎么放到手机和iPad上,外研社这两年做了一个新的尝试——跨媒体合作,通过努力拓展海外市场,与凤凰欧洲合作,推出空中网课堂,在欧洲50多个地区播出。提到三网合一,我们进不了广电的通道,因为出版物的产品形态不适合在电视上做,同时也不适合网络和电视的消费特征,但是外研社为电视媒体量身订作的空中课堂,完全借助电视媒体的特点及优势走出去,向国际市场推出了,网络智能语音学习和在线汉语视频含有中国内容的网站。跨媒体分发、跨渠道合作和智能化服务使它的数字出版增值有了很高的技术含量、内容含量和编辑含量。

  按需定制,我特别要提醒在座的,在安徽也能关注到出版产业发展态势,他们提出来定制的产品,这个产品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在线学习,它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拓展,而是产品用户群的拓展,相关性非常强,它同时还作出不同的产品形态,使它的产品链延伸到不同的产品受众中去,这种拓展是有效的,也是值得我们推荐的。当然,我们报业集团利用平面媒体、纸媒体的优势,延伸了产品的服务领域。原来上海某出版集团曾经借助上海网络,为了让它的内容进入社区,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服务,比如说网上健康教育、买电卡和缴电费,不论是功能性,还是内容的资源拓展和服务性的拓展,都是先把现实中的很多功能都整合到报业集团网站,利用媒体的公正性、权威性,以及新闻记者的资源优势,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我们的出版模式不要仅仅盯着增值,不要仅仅盯着手头那点书上。这些工作有效的将传统出版业优势与新的业态、新的终端结合起来,提高了网站的人气,流量、吸引力,同时它的盈利模式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从而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在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链的问题。刚才说了已经做了大规模集成,但是还没有本土集成,没有海外集成,没有港澳台的集成,而这种集成在国际舞台上有没有话语权,能不能形成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的整体提升起到拉动作用,我们现在做的显然还不够,因此,现在我们还希望出现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大型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起拉动作用,要进一步的通过区域集团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每个集团建成时都拿一个手持阅读器,六个集团六个阅读器,那当我们再分割国内有限的市场,该怎么走出去?通过产业资源的整合,形成行业的合力,为产业的发展获得国际话语权作出努力。

   一个出版社要推动技术服务商、技术运营商、无线运营商,还有各个地区的无线运营商,各个分销商,我们要跟这么多人谈判,这么长的产业链,每个链有这么多环节,而且上下游的关联度不强,链接的点的融合性以及点和点吸附能力和稳固性都不强,假如今天跟这个公司谈,后天这个公司没了,被那个公司兼并了,这么长的产业链能产生效果吗,我们失控,我们内容产业、运营产业和消费中间这么长的链,怎么让我们的产业升级换代?[next]

  另一方面,我们的产品链太窄,我们产品就是一个纸媒体、一个手机、一个手持阅读器,如果我们把出版的产业链向先进的发达国家延伸出去,一个产品提供足够长的产业链,使我们内容产业能够快速增值,且大范围增值。欧美国家的一个内容在平面媒体最多能占到25-35%,但是它的增值占60-70%,我们能不能使我们的内容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在本业之外的衍生产品得到足够的增长。

  2、标准化和不同终端需求的拟合问题。在数字出版,尤其在网站和手机出版方面,标准体系还不完整、不健全,不利于我们整个行业,是个人就做一个网站,是个人拿一个东西就放到网上,这里面是个人就弄个出版物挂上去,谁来审,如果没有一套标准,我们质检中心拿什么来监测你的出版物。

  出版业网站的标准化水平也不够高,标准体系网站内容建设规范以及网站的评测体系还有待加强。比如,我们今年评审的时候,评审体系就出了问题,评价指标的细分以及这些指标对我们行业的真实情况反映的程度还不够完整,评价指标还不够细分,我们想要的一些参数没有反映出来。我们想通过以后的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这些体系建设,使得我们工作对行业有更好的服务性。

  资源建设和数字环境下国家产业、行业、各个学科领域、市场,以及细分阅读人群的内容消费的匹配度还相去甚远。我们有大量资源在网上,为什么点击量不够、下载量不够、增值性不强,搁在网上是死的,只有被点击被消费,才能流通,才能产生利润,才能使我们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我们能活起来、能动起来,能产生盈利的这种优质资源也不够。这些资源需求的刚性不强,这些资源对用户的黏度不高,我们还要通过做大量的工作做一些改变。

  3、资源建设和渠道问题。现在,优质资源极度匮乏,内容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权威性,对某一个主题而言,它的完整性、有效性、实时性都不够,特别是这些资源的碎片化水平很低。万方今年推出的内容资源服务已经到资源的篇章节,可以按照一个主题,按篇章节提取,提取出来的资源可以按天使用,比如,我今天就用一天,我做博士论文、硕士论文要用一个星期时我就使用一个星期,可见,它的消费形态已非常好,它的资源分解力度非常强,而且能按照某一个主题提供篇章节的搜索,提取内容资源,然后可以按天使用、付费方式也可以按周付费或按季度付费。资源建设如果没有碎片化,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服务,有了这种服务,它的黏性就增强了。

  资源内容分发的平移现象严重。有一些网站的原创内容不足,定制内容又很粗放,我们的传统出版单位对不同用户终端的阅读需求的差异性了解不够,拿手机看电视、看小说,显然不符合消费习惯。

  那么,该如何应对新媒体、新业态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我们原来说产业革命已经到了iPad的时代,而iPad带来的冲击,它的全封闭性特征,它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引领模式,也是我们前一阶段非常困惑的。二八开来看这个问题,只要花199元美金在网上注册以后,就能获得一年iPad苹果使用权,任何机构、个人,只要获得它的注册和认证就可以获得它的使用权,就能按iPad网上公布的模式,把任意内容送到iPad商店去,通过这个商店进行全球发布。

  今年在北美地区是9000万,在中国国内是2000万,按照计算机硬件设备每年30%的降价,在2、3年之内,甚至1、2年之内,iPad手持阅读器和类似的阅读终端可能降到千元以内。外研社最近新做出来的成本还不足200元,功能比iPad还要好。一两千元的阅读器就将全球的资源汇聚了,我们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资源,我们把防火墙打得过来吗?另外,这是一种产业的革命,如果一个模式不受运营商、移动商的约束了,如果没有人从中间宰你一刀,你的内容生产能够直接变现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如何迎接这种产业的挑战,如何面临国际大背景下一个国际跨媒体平台的冲击和挑战,是我们现在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多讲,只能说我将我们在今年评审过程中,我个人所看到的和思考的问题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再次感谢各位,谢谢!

[时间:2010-12-21  作者:王勤  来源:必胜网新闻中心]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