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工艺过程,它的可变因素较少,因此质量控制简单,可重复性较高。随着凹印机在印刷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凹版印刷工艺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产品或承印物来说,我们往往会用到不同的工艺,尤其对于纸张承印物的印刷上,特别是对于精细产品的印刷,凹印越来越多地采用静电辅助移墨系统(ESA)。
为什么要使用静电移墨装置呢?
我们都知道凹印和平印或凸印等印刷方式的优势在于,凹印不仅仅可以通过网点的面积率来控制印刷品上的阶调,更能通过油墨墨层厚度来表现印刷品上图象的层次,也正是因为这样凹印才更能表现一些阶调丰富的图案,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图案的表现上也更有优势。同样我们对凹印的使用,实际上也是因为其印刷质量的稳定。
但在纸张的印刷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我们无法将网穴中的油墨完全的释放出来的问题,有的时候仅能达到70%,因此常常会导致我们的凹印产品无法达到凹版印刷的要求,于是一种工艺就应运而生了,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ESA系统(静电移墨装置)。通过这样的装置,我们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网穴中残墨的问题。
静电移墨装置的工作原理
静电移墨装置由静电压力辊、导电铝辊(或导电毛刷)、控制柜(包含高压静电发生器)等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它是通过控制柜产生高压低电流,通过导电铝辊或导电毛刷将电流传到静电压力辊上,这样静电压力辊就带上正(或负)电荷,使得静电压力辊在与纸张接触的一个导电面、纸张和凹印版3者之间建立一个高压静电区。在静电的作用下,凹印版中的油墨来并均匀的转移到纸张表面,使得油墨的转移率达到或接近100%。
图2
在静电加载过程中,要根据油墨的颜色、油墨的组成和纸张表面的静电荷的正负等情况,来选择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装配静电移除装置的几点经验
A.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产品很重要。有时候这样的选择的确很让人头疼,然而你必须在价格和品质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来自德国、日本的进口产品,每根静电压力辊的价格大约在0.8万~1.5万元,每个色组配套完成需要20万元(不包含静电压力辊),每条凹印生产线上至少配3~4组,这就需要几十万元的资金,但是整体品质可以说相当不错。国产装置,据了解,目前比较成功的企业仅有北京和天津的两家公司,每个色组的价格约为3.5万~4万元(包含静电压力辊),这样一条生产线配下来仅需15万元即可,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一个色组的价格,但无论是使用质量还是产品寿命都明显和国外产品有一定的差距。
B.产品选定后,要确定装置的一些参数和辅助设施,如静电加载的方式、静电压力辊、印刷机的幅宽、印刷产品的幅宽等。
(1)静电加载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铝辊和静电压力辊之间存在缝隙;毛刷加载时毛刷易磨损、变形,这都地造成静电加载不均匀。
(2)选择静电压力辊时要与压力辊区别开来。静电压力辊的表面必须能够导电,硬度与压力辊也应有所不同,一般压力辊的硬度应达到HS90,而静电压力辊的硬度应根据设备的不同控制在HS80~85,太软容易造成磨损,耐用性差;太硬又容易造成油墨转移不彻底,静电效果不明显。
(3)印刷机的幅宽和印刷产品的幅宽要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以解决静电压力辊的制作和导电部分的长度。以前静电压力辊的长度就是导电部分的长度,这样容易造成纸张断裂,或者说是纸边破损,无法上机使用。现在将静电压力辊的长度方向上分为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就和使用压力辊一样。
静电移墨装置使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由于静电移墨装置主要是在印刷网目调产品才使用,所以每次使用时都要安装静电压力辊,重新调整压力,资金积累时间较长。此外,为了保证印刷时能达到较好的油墨转移效果及使用的安全性,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① 检查静电压力辊的安装位置、压力辊的压力和压力辊两端压力等。② 检查导电铝辊和静电毛刷的安装位置和与静电控制柜连接的导线。③ 检查合压开关或速度控制器的工作状态。④ 静电电压的加载应该在凹印机的速度达到30米/分以上时再进行,根据印刷效果的改善情况从零开始逐步加大电压,如果加大电压没有明显效果,应停止加大电压,改变加载电压的极性和及时检查存在的问题。⑤ 如果使用静电移墨装置后,网目调印刷效果没有改善,还应该检查所使用纸张的表面平整度和印版上网穴的雕刻质量。
静电移墨装置存在的不足
由于静电移墨装置在国内使用的范围比较窄,对该技术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当前使用较多的国产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同行能够以此为鉴。
① 凹印网目调产品的雕刻线数最高可达175线/英寸,使得凹版网穴的细腻程度受到很大制约,因此仅仅通过静电移墨装置来提高产品的层次、精细水平还很难满足要求。② 通过静电压力辊为纸张加静电,会造成在纸张刚离开凹版约300mm的范围内,形成较强的静电区域,所以该部位必须安装静电消除装置,否则容易因为静电强度大而引起墨槽起火。虽然该起火现象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担却埋下了安全隐患。③ 当前静电移墨装置在印金和覆膜纸印刷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印刷质量没有明显提高。
[时间:2004-08-26 作者:李景伟 来源: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