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必胜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一些传统印刷机制造商认为DI印刷机前途惨淡,未来渺茫,那为什么像KBA和网屏这样的公司还在此技术上投入如此多的时间、经历和成本呢?其中必有缘故。
在2000的Drupa上DI印刷机完全是个冷门,展出的产品也很少,但却展现出这种技术巨大的潜力和光明的未来。DI印刷机的技术基础是许多主要供应商都纷纷推出了免处理印版,这一市场不再是Presstex一枝独秀,技术的多元化是否预示着这是一个可以为之奋斗和拼搏的市场呢?
在Drupa2000上,Komori(小森)公司率先展出了40英寸DI印刷机,其快速的作业更换时间吸引了业内众多的目光,但它的销售量却屈指可数。Drupa2000时,Sakurai(樱井)公司也展出了DI设备,而现在也悄无生息,默默无闻。同样,Akiyama(秋山)公司和施乐也在DI胶印项目上投入了不少,而海德堡公司也在它的Quickmaster上应用了DI技术,但均没有太大的突破。
目前,可以说Ryobi(利优比)公司是DI技术的领先者,它在刚刚结束的Drupa上推出了一款最新的DI印刷机,有两种机型,分别为标准型和高性能型,他们自己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在欧洲,由KBA公司以46Karat的名义进行销售, AB Dick公司是它的二级代理;北美的代理为KPG公司。本次Drupa上,网屏公司推出的TruePress344是展会上的一大亮点,也是网屏公司进军DI技术的重大表现。
海德堡公司的CEO Bernhard Schreier在提到DI技术是表示:“最初我们开发的QM DI在机成像系统,与传统的上版印刷机系统有很大的差别,无疑是一个重大技术创新。而现在,CTP设备以及自动印版更换系统之间的有效连接,使DI设备的前景变得窄了许多,包括Quickmaster或Speedmaster 74 DI设备在内。DI印刷机通常用于一些特殊的应用中,现在它的发展动力不再象1995-2000年期间那么强劲。DI技术唯一的优势是它毕竟能提供更高的生产效率,因此部分市场仍需要它。”
海德堡在1995年推出Quickmaster DI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占据了这一市场领域的最大市场份额。如今,想要寻找DI技术的客户已经很少,传统胶印已可以和印量在300以下的全数字印刷相竞争。
Komori公司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在去年的Igas上,公司的COO曾提到:“提高传统印刷机的效率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设法通过某一技术来提高成像的速度。DI印刷技术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的。”
但这些观点是由那些有一定传统设备销售知名度的公司表达的,他们的客户更愿意了解那些已知的技术,而不愿意涉足不太成熟的技术。海德堡最初在DI上的成功是希望用胶印的技术对Indigo、Xerox和Xeikon等数字印刷设备的替代品,也是一个新的市场选择,但这对那些购买这一技术的人来说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而Presstek(DI技术的忠实主张者)的CEO Ed Marino则不同意Schreier先生的观点,他认为:“DI技术与传统印刷机和制版机宣传的理念完全不同,它代表着一种简化的工作流程,我们坚持DI短版彩色印刷的定位是工作流程和客户服务。就像最新推出的Ryobi设备,操作者只需按一个按纽即可实现300dpi的加工质量,这是用一台制版机和印刷机无法完成和实现的。用传统的流程,晒出300dpi的印版并不难,但要想印刷出这种效果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Marino还介绍说:“利用DI技术,你可以将所有的颜色信息和校正曲线输入到设备当中,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经验的需求,也减少了复制的技术难度。如果客户需要的是照片质量的产品,DI设备都可以不打折扣地实现,这就是直接成像的技术突破,也是行业一直都再追求的境界。”
在过去的几年,直接成像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而造成的,一方面影响到潜在的客户,同时也对供应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不得不加大在投资回报率较高领域的研发力度。在过去的两年,Presstek公司在Marino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对DI技术的研发,从一个开发技术的公司转变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
这是因为不同的DI成像元件是面向不同的市场领域的,并与Ryobi公司一起开发出了不同类型的DI印刷机。这从本质上扩大了DI印刷的市场,他们最大的希望是那些一直运行Xerox或Indigo设备,又能理解客户对作业需求的群体。因为DI在作业长度和成像质量两个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Presstex并不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在大型商业印刷厂身上,这些企业通常采用数字或传统的手段来补充企业在短版彩色印刷作业上的生产。他们的客户主要是传统胶印企业,添加DI印刷设备的目的是为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些服务是用传统的手段而无法负担的。
也许这正是网屏公司对DI技术感兴趣的一个原因,这也是开拓公司市场,保持公司现有市场地位的一个重大举措。此外,由于近两年CTP的市场开始走入正规,公司需要一系列新的产品线来推动公司的发展,这是市面上唯一与Presstex无关的DI印刷机。
早先出品的Ryobi、Karat和Quickmaster都属于无水印刷机,而TruePress则属于传统类型的印刷机,使用标准的油墨和润版液。采用的印版为Konic Minolta的新型印版,耐印率达到30000印张,适合短到中版的彩色印刷。它还可以配套一个红外干燥器来加速双面印刷生产的效率。
与Marino一样,网屏公司也将DI印刷机看成是流程设备,他们认为:“采用DI印刷机,你就不必考虑下一个作业是什么,选择什么印版等。只需要找到一份作业传票,其中包含各种客户的信息,也包含各种对印刷机的调节信息,如采用的新材料和纸张大小等。尽管这是一台传统的印刷机,但仍可以做各种调整。”
流线型工作流程中需要在生产上个作业的时候考虑下个作业的各种设置,这样从上个作业停止到下个作业开始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即可完成印刷准备。
这标志着DI技术的未来。尽管JDF和油墨预设可以简化印前准备时间,但印前和印刷之间仍是两个生产环节,而DI印刷完全可以填补这两者之间的空白。
此外,还有一个DI印刷机冲出现有市场状态的一个迹象。在Drupa2000上,MANRoland推出了DicoWeb,它采用的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印版在印刷机上直接成像,它的进展非常缓慢,用户和制造商双方都在寻找此技术的应用领域,而现在,ManRoland的CEO Gerd Finkbeiner先生表示:“公司新开发的DicoKit可以提供更快的成像准备时间,可做为一种组件安装在其他印刷机上,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报纸印刷机上。”
最终,其实大家谁也没有放弃DI技术,海德堡展出了一款带有新激光头模块的Speedmaster74设备,海德堡的激光成像是一个核心的技术,大大缩小了印前和印刷之间的缝隙。
Marino认为DI还会有一个强劲的发展势头,可以从短版彩色印刷的定位进入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部分,有点象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四年后的drupa,DI还会有一个飞跃。
KBA有两个幅面的DI设备,他们在DI上的投入也很大,所以也不想放弃。
那么DI印刷机的市场究竟如何,只有市场才能考验并给出公正的答案,我们拭目以待,也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感受。
[时间:2004-06-09 作者:Gloria 来源:Bis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