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闻出版业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新闻出版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增强产业实力,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形成了若干产业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产业特点

  1.新闻出版产业已具相当规模,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2009年,新闻出版业全行业总产出突破1万亿元大关,实现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接近1%,各类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及相关活动的行业增加值超过1660亿元,占同期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12]的60%以上,已成为文化产业中的生力军、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产业部门和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市场主体基本形成。

  2009年,企业法人的单位数量占法人单位总数的96.3%,总产出、增加值、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纳税总额和直接就业人数在全行业中所占比重最低为66.0%,多超过80.0%,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已在我国新闻出版产业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3.产业转型成效初显,数字出版发展迅速。

  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已达到799.4亿元,总体经济规模超过图书出版,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广东等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区;在数字出版内部,手机出版的营业收入已超过传统的网络游戏,占数字出版全部营业收入的24.2%,位居首位。新闻出版产业的总体格局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已发生初步改变。

  4. 文化大省和东部沿海地区新闻出版业发展优势明显并已形成产业带,中西部地区骨干企业开始崛起。

  就总体经济规模而言,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54.5%、增加值的55.2%、资产总额的55.3%和营业收入的54.5%集中于北京、江浙沪“长三角”地区和广东“珠三角”等文化、经济发达地区,呈现出集聚态势;就具体产业类别而言,图书出版总产出的56.1%、增加值的73.7%、资产总额的50.6%和营业收入的56.1%集中于北京和江浙沪“长三角”地区,期刊出版总产出的38.8%、增加值的39.1%、资产总额的45.9%和营业收入的39.1%集中于北京[13],印刷复制总产出的66.4%、增加值的62.3%、资产总额的64.1%和营业收入的66.7%集中于广东“珠三角”地区、江浙沪“长三角”地区、北京和山东等地,产业带初具规模。与此同时,江西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河北出版集团在全国出版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分列第三、第八和第十名,一些中西部地区的骨干企业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崛起,引人瞩目。

  5.市场更加开放,非公经济成分获得长足发展。

  在全国35.7万家新闻出版单位中,包括个体经营户在内的非公有经济单位超过32.4万家,占到单位总数的90.8%;72.0%的企业法人单位为民营企业,另有3.7%的企业法人单位为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非公有企业(排除国有全资、国有控股[14]和集体企业)占有的资产总额、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印刷复制企业中已分别占到82.3%、83.2%、84.1%和84.7%,在出版物发行企业中已分别占到69.0%、76.2%、69.3%和80.5%。

  6.对外贸易状况有所改善,“走出去”取得积极成效。

  全国版权贸易逆差比例进一步缩小,2009年,版权贸易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降至3.3:1(2002年为15:1,2008年为6.5:1 );实物出口总量不断扩大,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2009年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885万多册(份),较2008年增长10.4%,金额达到3400多万美元。

  (二)存在问题

  1.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合计的总产出、增加值和营业收入在全行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9.7%、25.3%和19.9%,版权贸易与服务和内容策划、制作与提供等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到0.1%,尚不能充分、鲜明地体现新闻出版业作为现代内容产业的本质特征。二是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的营业收入在数字出版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为71.3%,数字期刊、电子书和数字报纸(网络版)三者营业收入所占比重不足3%,数字出版内部结构有欠平衡。三是音像制品出版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呈现萎缩态势,未来发展前景引人担忧,值得关注。

  2.骨干企业经济实力尚不够强。

  综合经济规模最大的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营业收入68.1亿元、利润总额12.1亿元,仅及英国培生集团(Pearson)2008年销售收入的11.0%和营业利润的12.4%。[15]五家期刊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合计7.1亿元,仅占全国期刊出版主营业务收入的5.3%;发行集团前四强的主营业务收入合计196.9亿元,在整个出版物发行的主营业务收入中也不过占11.8%。反映出新闻出版产业在企业层面上仍存在“大而弱”、“小而散”的情况,骨干企业或集团的经济实力不明显、不突出,与国际水平比较差距较大。

  3.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普遍薄弱。

  东部(13个省市)、中部(6个省份)和西部(12个省区)新闻出版业总产出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76.1%、13.6%和10.3%,增加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75.4%、13.5%和11.2%,资产总额所占比重分别为75.3%、12.8%和11.9%,营业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76.2%、13.5%和10.3%,除安徽以外的5个中部省份和除四川以外的11个西部省区各项经济规模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区甚至连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说明就整体而言,中西部地区新闻出版的经济规模仍然偏低,实力较为薄弱,尚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4.对外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传统出版物(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版权的进出口贸易在总体数量和金额上仍存在着逆差,2009年传统出版物贸易逆差为1946.1万册(份、张、盒)、2.8亿美元,相当于同期进出口总量的52.9%和总金额的79.7%;引进版权品种数量是输出数量的3.3倍,对外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时间:2010-10-19  来源:必胜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