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面临发展瓶颈 如何持续发展

  正因为元年,所以一切才刚刚开始;正因为年少,所以欢笑常与烦恼、深思相伴。

  2010年6月,中华书局和汉王科技因版权之争对簿公堂,中华书局指责汉王电纸书(国学版)预装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侵权。汉王则喊冤不迭,辩称是通过国学公司获得的作品授权,已经为这些内容支付了版权使用费。

  这场国内最大的电子书厂商和百年老社之间的版权纠纷,并非孤例。电子书的战场正在从终端设备转向内容服务。版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数字出版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

  就在汉王陷入版权争议之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等出版商纷纷推出旗下自有品牌的电纸书,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正式进军电纸书。顶级较量的跨界竞争已经开擂……

  “毫无疑问,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内容为王。”汉王科技资源运营部总经理陈绍强说,“我们尊重内容提供者,愿意为版权付费,但要知道该把钱付给谁。”

   中华书局法务部主任任海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著作权不同于专利权、商标权,随着改编、翻译等会不断衍生出新的著作权,数字出版商有意识要寻找著作权的权利人,但是在寻找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判断。”

    北京大学数字版权研究基地主任张平表示,在作者、内容服务商、平台运营商和终端厂商之间,打通版权利益途径,数字出版才能走上大道。

    中华书局—汉王诉讼案将如何收局,目前还难以判断。但业界人士均表示,如果不加重视,未来,诸如此类的版权纠纷将会越来越多。

    在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张洪波看来,阻碍数字出版发展的,除了版权授权混乱,还有标准的缺失。“目前数字出版准入门槛模糊,内容良莠不齐,应加强标准化建设,避免将数字出版变成生产和传播盗版的空间。”张洪波说。

    专家们表示,数字出版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规模,但还远没有形成经济规模;传统出版单位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长期集中在内容业务方向上,对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积累都非常少。

   “这些问题既有思想观念层面上的,也有涉及体制机制深层次的矛盾,都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认真加以解决。”孙寿山说:“我们要知难而进。”

    “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内容平台小而散,远不能满足需求的现状,这是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关键所在。”孙寿山表示,当前首先要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建立,打造面向全社会的开放、透明、版权保护机制完善、商业模式清晰的大型综合数字出版物投送平台。

    其次,要建设数字化转换加工基地,尽快实现存量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同时,加大数字内容资源数据库建立,集中供应,统一管理,提高传播和供给能力。

    孙寿山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对参与数字出版与数字传播的企业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将数字内容出版企业、数字化内容加工企业、数字化内容投送、传播企业的性质区分开来,分别授予资质。

  将数字化内容加工企业、数字化内容投送、传播企业纳入管理工作。

  据了解,目前,新闻出版总署正力图从法律法规层面破解难题,《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正在修订中;《手机媒体出版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学出版服务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将加快发布。

[时间:2010-09-29  来源:必胜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