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印刷管理——应市场需求的新产物

  来源: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个性化管理是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差别化管理为核心,通过激发职工工作的内在激情,而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个性化管理的目标有两个:

  (1) 管理目标

  通过个性化管理而达到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的基本目标。

  (2) 个性化目标

  通过个性化管理,满足广大职工的内在需求,从而达到职工工作的最大满意度,使职工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工作的乐趣。

  个性化管理有两个前提:一是切实做好管理职能的转变,二是实施量化指标考核与控制。

  1) 切实做好管理职能的转变

  管理者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区分;这种区分是动态的通过职工不同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具体界定。制定规则制度化基本规则,确认不同职工群体的集体约定并进行有效监管。管理者摈弃直接插手常规事务的一贯做法,重点做好使职工愿意干、能干好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规则,确认个性化标准。实施有效及时的监控。

  2) 实施量化指标考核与控制

  对于印刷企业来说,直接生产人员有量化考核指标,而管理与辅助人员却是定性考核指标多、量化考核指标少。对某管理人员定性考核的结果是:干得还好。到底好不好,若好,好到什么程度,此指标不能说明问题。假若量化考核,例如,利润贡献率、市场占有率、职工收入增长率提高了多少、成本降低率、职工实际工作时间降低率、无效工时降低了多少,如此考核才可比出真水平,看出真好坏,激发出真动力,形成真合力。

  个性化管理的实施程序是:制定规则、问题尽显、提供解决问题的个性化方案、参数的标准运作与实行自觉的过程控制、奖励。

  1) 制定规则

  企业规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般规则--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规则,其具体包括降低成本与增加利润;支持性规则,分为职工需要的和职工讨厌的。以上规则的关系为:一般规则是实现支持性规则的前提与基础,支持性规则是实现一般规则的具体保证,  职工需要的规则是实现一般规则的动力,而职工不需要的规则是实现一般规则的强大阻力。必须制度化,并以相应的子制度、孙制度予以保证。

  2) 问题尽显

  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抑制力量,而问题的及时解决又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基础。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限定条件暴露问题,例如,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以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求取一定时段的最大利润。条件限定后,通过实施结果与限定条件的对比,各种隐藏的问题便可充分暴露;其次暴露的问题必须以一定形式、一定渠道上流至问题中心,以便问题中心进行具体分析与协商解决。    

  3) 提供解决问题的个性化方案

  对暴露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平等协商,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提供多种可行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选定人员,时间,材料及环境支持,由方案制定者负责实施,监管,评价取得相关数据,专家群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标准化有用数据的区间范围,针对不同机台、不同单元具体确定个性化的应用数据。

  4) 参数的标准化运作及实行自觉的过程控制

  各单元对其个性化应用数据必须实行标准化运作,在运作过程中,不得各行其是,对于出现的新问题及时上报,整个运作过程应有标准,规则及单元事先约定,进行过程控制。

  5) 奖励

  方案的提出,实施及相关参数的取得,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反复,费用的支出,材料方面的损耗是正常的,对此不应该求全责备,人们做的是对个性化解决方案仔细而周到的论证及指定必要的防范措施。若个性化解决方案确实解决了某类现实问题,并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进行奖励,达到鼓励大胆创新目的,个性化管理目标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个性化管理的实现方式有几种:弹性工作制;工作岗位定期轮换;优化劳动组合;在企业中广泛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特别是建立QC小组与安全生产委员会等。

  1) 弹性工作制

  限定一定时段的工作总量,由职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时间,此举无疑能激发职工主动工作的积极性。

  2) 工作岗位定期轮换

  资本的有序流动才会增值,人员的正常流动才会产生效率与效益。工作岗位的定期轮换,不仅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能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因此,满足广大职工的内在需求,实行工作岗位的定期有序流动,借以焕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技能,无疑是实现个性化管理目标的一种必然选择。

  3) 优化劳动组合

  定期实行优化劳动组合,使愿意相处的人在一处共事。这样,职工便可以较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

  4) 在企业中广泛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特别是建立QC小组与安全技术生产委员会等

  QC小组与安全技术生产委员会是由企业中的技术骨干、管理专家组合而成的产物,它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干,如何以最少的消耗,最短的时间实现最优的质量、最大的收益?建立与运作解决技术与管理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构建新的标准化参数,监督工作流程,推动标准化生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前三种个性化管理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出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个性化目标的实现;而QC小组与安全技术生产委员会的构建与运作可提供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可为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扎实基础。

[时间:2004-07-09  作者: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来源: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