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不能一蹴而就

  近年来,色彩管理已成为业内谈论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数字化的工作流程中,要想得到最佳的输出效果,工作流程中的每个设备都应保持色彩一致;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色彩管理已成为企业能否留住客户的关键因素。实话色彩管理,不仅能实现“所见即所得”,还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究竟国内现在的色彩管理应用处于什么阶段?在应用当中存在哪些问题?今后会怎样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几位业内专家,请他们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国内色彩管理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印前专家殷幼芳:色彩管理技术是业内人士非常关心,也非常感兴趣的一项高新技术,近年来确实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色彩管理系统确实是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有力的辅助工具,不论是将色彩管理用于扫描仪、显示器,还是用于数码打样,人们都会发现,用与不用大不一样。色彩管理系统为印前工艺流程提供了一种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使没有足够经验的图像处理人员做出比较好的产品。

  全国印刷标准化和会秘书长李家祥:印刷企业要进入高档印刷品市场,就必须采用色彩管理技术。通常我们所说的色彩管理涉及到从扫描输入、屏幕校正、数码打样到印刷的整个流程,国外也有人把色彩管理分为输入、显示、输出三大块。色彩管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5年以上的时间,自1997年以后,国内的业内人士就开始关注色彩管理,但目前我国的色彩管理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印刷业对色彩管理的应用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例如,买了扫描仪不得不采用色彩管理;买了数码打样不得不采用色彩管理,不少人对能否用好、怎样用好色彩管理感到茫然。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高工张桂兰:是的,很多企业并不是主动意识到应该采用色彩管理,而是因为买了扫描仪,扫描仪本身带色彩管理才采用。不过至今还是有很多人用扫描仪扫图时只是简单的扫完,在Photoshop中做一点调整就完了,根本谈不上进行色彩管理。对显示器的使用也是,常常是拿来就用,从来不调。1998年以来,相关专业媒体对色彩管理的知识介绍得比较多,刊登的文章也不少,但真正实施色彩管理的印刷企业的确还不多。

  印刷工序稳定是色彩管理的前提

  全国印刷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李家祥:我曾在多种场合强调过,要想真正用好色彩管理,不仅要有好的软件,硬件,最重要的是印刷工序要稳定,即印刷工序稳定是用好色彩管理的重要前提。必须先使印刷机的压力、网点增大、印刷用纸、油墨等条件稳定下来,规范化。现在有些企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评价一个色彩管理系统好不好上,却忽视了色彩管理系统如何在日常生产中用好这个问题。有的企业只重视系统的安装调试,却忽略了怎样使系统更稳定地工作。与国外相比,我们与国外的主要差距就在于印刷后工序不稳定。此外,还有一个意识的问题。要用好色彩管理,好多人不知道怎么做,有些企业不知道当印刷机的条件或所使用的印刷器材、甚至印刷色序改变后,都需要重新调整Profile的参数。长期以来,国内的印刷企业一直凭经验管理,要实现色彩管理,用好色彩管理,就必须跳出经验管理,实现标准化、数据化、规范化。

  印前专家殷幼芳:色彩管理技术并不是一根魔棒,很多人以为一旦拥有了色彩管理系统,就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就能轻松自如地做出好产品。然而,现在的色彩管理系统确实离实际印刷生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色彩管理系统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一用就灵,并非只要安装了色彩管理系统就一定能做出好的印刷品。色彩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许多变量的多变函数,不是靠几个特性化的步骤就可以完全“搞定”的。色彩管理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具备标准化的基础,没有各工序的标准化,应无据可依,色彩管理就很以难见效。国内色彩管理应用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印刷不标准,凭经验、凭肉眼看,不用测量仪器的情况比较普遍。要做好色彩管理,除印刷机应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实地密度稳定、原材料要稳定外,还要有梯尺、色标、密度仪等测量手段和工具。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高工张桂兰:有些印刷企业可能知道密度计,但对分光光度计等测量仪器缺乏了解,也不会用。一些色彩测量仪器供应商也抱怨其产品在印刷业的销售和推广远不如影像业来得容易。摄影、影像业已经把色彩管理为当前的重点,相比之下,在最需要色彩管理的印刷业,显然人们对此重视不够。

  全国印刷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李家祥:对于国内用户正在使用的色彩管理系统,用户能干预到什么程度,这一点不容忽视。也许买一套数码打样软件并不贵,而要买一套相关的测试仪器可能要七八万元,但测量仪器是必须的,用户不能只买软件而不买测量仪器。

  用好色彩管理技术是当务之急

  全国印刷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李家祥:如何把色彩管理技术用好是当务之急。印刷企业应该更多地关心怎样把色彩管理技术稳定地应用起来,怎样用好,这里面需要做的工作远远不是引进一套扫描仪、购买一台显示器或数码打样系统那么简单,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印前专家殷幼芳:色彩管理系统确实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色彩管理技术在不断进步,色彩管理的软件,硬件也不断成熟,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市场上不仅有了成熟的色彩管理软件,有了精确的颜色测量仪器,还有了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印刷企业不仅应加强对色彩管理技术的认识,关心色彩管理技术的发展,还要敢于实践,积极采用。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分阶段、分项目逐步实施,成熟的先用,逐步完善,在实践中提高,在应用中受益。从事色彩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注意克服浮躁情绪,潜心研究,扎扎实实地做好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的工作,要认真学习色彩学的有关知识,将理论与初中相结合。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高工张佳兰花:要促进色彩管理在国内的应用,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印刷企业应对色彩管理技术加深认识;另一方面,相关供应商也应该下到印刷企业中来,多举办一些现场演示活动,让用户亲眼目睹用与不用色彩管理的对比效果。要用事实说话,让用户明白,虽然一台色彩测量仪器的价格要上万元,一套色彩管理软件的价格也不便宜,但采用色彩管理技术后,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可能会是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

  全国印刷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李家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在色彩管理方面大家关心较多的是数码打样的所见即所得的问题,对扫描仪、显示器的色彩管理重视不够。

  印前专家殷幼芳:的确是这样,国内色彩管理在数码打样领域用得比较成熟,效果较明显。但总的看来,数码打样的应用还不普及,不过我国凹印领域的数码打样还是用得比较早,也比较普及的。

  全国印刷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李家祥:要用好色彩管理,企业还必须有相应的人才,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企业如果没有现成的人才,就要依靠基础培训。对企业来讲,谁来培训,到哪里培训已不成问题,问题是如何留住经过培训的员工,防止人才流失。

  从专家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色彩管理不能蹴而就,要实现色彩管理的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必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数据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用好色彩管理,除企业领导重视外,还必须有相应的人才,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尽管培训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眼前的利润,但对增强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字化技术在印刷业的应用日益普及,色彩管理将是大势所趋。我们相信,随着色彩管理软硬件的成熟,随着色彩管理技术在我国应用的普及,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我们离“所见即所得”将越来越近。

[时间:2004-05-18  作者:简洁  来源:数码印刷]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