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集群 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肩负重任

  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以创新集群的理念,对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并具有产业集聚特征的基地进行认定、支持和培育。重温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基地获得认定后取得的突出进展,使我感到很振奋。

  我国已经形成了大量以专业化为特征的城镇或产业聚集区。据浙江省经信委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10亿元产值以上的“块状经济”312个,实现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4%、62%、56%;广东省科技厅陆续认定了228个专业镇;江苏省科技厅去年开始“创新型专业镇”认定,目前已认定了20余家。

  在全球化背景下,核心技术和知识仍然由少数地方掌控,国家和地方竞争优势往往是在特色产业领域中创造的。跨国公司在进行海外生产布局时,常会与原供应网络内的配套企业投资到同一城镇,形成大规模的专业化制造中心,而东道国的当地企业却很难进入该专业化系统。为世界市场提供低成本的中间品制造或加工装配服务的某些特色产业区域,会受到高度专业化的制造业过程的限制,从而形成“路径依赖”,落入依赖于跨国公司的“陷阱”。由于跨国生产的片断化和模块化,本地供应商的知识被限定在特定产业领域的特定环节,而对其他相关领域了解甚少,如果不加强研发投入及核心能力的培育,仅使用廉价劳动力,这些区域就极易落入“陷阱”,或被其他低成本地区所取代。

  火炬中心对这些产业聚集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观察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产业升级目标十分明确,有在纺织服装制造业基础上升级的纺织装备、服装设计和新型面料基地,如绍兴、东莞虎门和常州湖塘;有在传承手工业基础上升级的,如阳江五金刀具、景德镇和德化陶瓷;而在家电和电器产业中,除赫赫有名的顺德家电之外,慈溪小家电制造和乐清低压电器制造分别培育智能家电和智能电器产业。在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工作中,对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和技术创新平台都有较高的要求。

  200多家特色产业基地中,西安航空特色产业基地特别引人注目。其产业和科研基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国家力量培养起来的,而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现在已经涌现了大批民营企业,并吸引了不少跨国企业。在那里,集聚了13万航空科技人才,拥有飞机设计、飞行试验研究院、飞机强度试验基地和国际航空企业孵化器,以及航空产业相关的一批工程中心等高端研发实验基地。

  该基地以整机制造为龙头带动配套产业发展,航空产业总资产和总产值均占到了全国的1/4强。在中国大飞机项目中,西安航空基地企业承担了60%以上的研发和制造工作量。[next]

  “专业化带来创新和地方经济增长”这一命题是培育特色产业基地的理论支撑,但全球化背景下的城镇专业化也有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危险。所以说,认定特色产业基地只是第一步,在技术创新和区域治理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规划,更加深入细致地对这些基地进行指导和帮助才是这项工作的核心所在。令人欣喜的是,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如汕头金平轻工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有包装材料、包装印刷机械和包装印刷成品生产企业一百余家,盛名海内外,经过与数十所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显著增强了基地的创新能力;南京雨花区现代通信软件产业基地获得认定后,当地政府为推动基地又好又快发展,与南京邮电大学建立了以产业技术平台、核心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为内容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为基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很多国家都专注于国内知识基础及其优势的创造,其难以被模仿的竞争优势往往存在于创新集群之中。

  相关的专业化企业的集聚,规模经济的报酬递增,会刺激专业化要素的投入;在良好的法规制度和基于诚信的社会网络环境中,本地分工网络深化,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不断繁衍,知识和技术创新基础结构不断完善,激发技术和知识创新,推动财富的增长。由于经验积累,最初偶然的专业化分工可能变成永久分工。这就要求特色产业基地工作顺应集群和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因势利导,引导地方产业集群向高端发展。

  在我国,培育创新集群、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对制造业升级至关重要的模具行业,全国共有20多家生产基地,火炬中心认定了昆山、黄岩、长安、余姚等4个国家级模具特色产业基地;为了扶植相对弱小的生物医药产业,认定了31家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为培育电子信息、光机电、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批特色产业基地获得了国家级基地称号。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区域兴衰更迭无常,希望这些基地在火炬计划的支持下,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脱颖而出,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创新型国家作贡献;也希望更多的专业化特色产业城镇或特色产业聚集区能进入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队伍,以提升其发展水平和速度。

[时间:2010-09-13  来源:科技日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