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汉字的模样

  或许你根本想象不到,一个由一家电脑排版软件企业主办的汉字字体大赛,会对人们的“视”界有如此重大的改变。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北大方正奖”印刷字体设计大赛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参与者的高度重视。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院院长,原Adobe公司设计总监王敏在接受采访时对本报记者说:“这个活动的意义非常重大,汉字系统本身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就非常大。如果我们国家没有专门的人来提倡字体设计、推广字体设计,对中国的文化来讲是很可悲的。北大方正做的这件事非常好--这不是为一个公司做的事情,而是为中国字体的发展做的贡献。”

  媒体对第二届“北大方正奖”印刷字体设计大赛的报道似乎并没有让人们意识到字体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但对出版界来讲,它的意义显然已经超越了大赛本身对中国汉字字体设计的解读。事实是,在人们目光所能见到的一切平面媒体,甚至网络媒体,正在酝酿着一次革命性的进步。

  “我们正努力改变所有报纸上的正文字体。”北京大学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产品市场经理黄学钧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而这句话,除了占领排版市场80%以上份额的方正之外,是没有人敢说的。

  刚刚推出正文字体产品的方正还没来得及大作宣传,现在他们正极力说服各大报纸选用该公司新推出的正文字体--精品兰亭宋和博雅宋。方正认为,这两个字体更方便阅读。

  “八十年代,当Adobe排版制图技术的推出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出版革命时,最初解决的就是字体在数码中的显示与输出技术--使电脑上输入、编排的字体能够完美地在打印机上印出来。这一技术的推出,使现代出版、设计和信息传递过程中对字体的使用更为普及。”王敏认为,字体设计的最根本出发点是方便阅读。他举了个例子:一个碗是用来盛东西的,如果它的底部有个洞,什么东西都不能放,那么设计得再好也是没用的。

  王敏告诉记者,国内的计算机用户,不论个人还是企业,大部分人对字体只是简单地随意挑选。但国外则不同,美国和欧洲的很多非专业设计人员在选用字体的时候会花更多的时间研究字体是不是符合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从个性上、实用性上和历史背景上。泛泛地讲,西方人对字体的应用更注意一点。

  方正的黄学钧则更加直白:“目前很多字体设计者不知道设计字体是为了什么,这是理念的问题。”事实正是如此。在被采访的获奖作者中,很少有人提及设计字体是为了方便阅读,更多的回答是“字体能表达心情”、“设计字体很好玩”。

  事实上,字体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人的重要标志。在国外,有的投资者甚至可以为了一部电影的字幕专门请人设计或买断一种专用的字体,很多大公司也都有自己专用的字体作LOGO。

  “不断给受众以惊奇,也许是现代传媒的生存之道,这种惊奇可以依托于内容,也可以是形式感和技术革新。”不久前,《体坛周报》成为中国报业中第一个买断字体并用作专用标题的媒体。该报3月1日那一期采用了“有动感”的全新标题字,在500天之内,这种字人们只会在“体坛”系的出版物中才会看到。

  第二届“北大方正奖”印刷字体设计大赛组委会共收到959位作者寄来的1148件作品。尽管参赛作品数量比首届比赛增加了近一倍,作品水平也比上届有了较大提高,但对方正而言,真正需要的是汉字正文字字体。

  “坦白地讲,我国印刷字体同日本比还处于很落后的状态。”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字模产品开发部字体开发总监朱志伟说,“印刷字体是个工业化产物,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日本的工业发展比中国早,因此现在两国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这种差距体现在对字体的科学研究上。例如在日本,专业字体制作公司会研究对小孩来讲什么字体比较适合阅读,对老人来讲什么字体最容易辨认,多大字号的字体对老人最好,一篇文章的字间距多大才不累;在西方,则研究英文字母是大小写混排易读,还是全部大写易读。

  朱志伟表示:“这其实是一门综合科学。在此次北大方正奖印刷字体大赛中,其实还应该聘请眼科医生从生理科学方面来为参赛作品打分。”

  本届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倪初万告诉记者:“文革前中外在字体设计上是没有差距的,文革后,我们的字体研究就比不上外国了--差距不在技巧上,而是在观念上。”

  中外字体设计水平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人去推动。1983年,由印刷物资公司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字体设计比赛,是我国政府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举办的字体设计大赛。

  在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的时期里,字体设计耗时费力却没有相当的经济回报。一套字库少则8600多字,多则1.5万,作者无法用业余时间完成。同时,设计者的知识产权一直得不到保护。“一个字的笔画挪动两厘米,这个字就变了,无法锁定。”倪初万说。

  本届字体设计大赛二等奖获得者、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学生王蕾告诉记者,现在中国没有一所大学里有设计字体的专业。记者在采访中还听说,即使有字体设计的课程,也只是20多个学时。而国外,很多大学都有专门的字体设计专业。

  由于设计字体的人才匮乏,方正字库的需求无法通过企业一方之力得以满足,在社会上寻找的字稿很难满意,于是借鉴日本写研公司举办的“印刷字体国际排版文字字体大赛”,产生了在国内也举办字体设计大赛的想法。那是在1996年。

  方正原本想征集用量最大的正文字体,但由于正文字发挥空间有限,如果只限定在这个范围里,设计大赛的生命力会大大受损,因此,方正设立了多个奖项。而标题字的丰富创作更多地可以用于标题和广告。

  远在海南的三等奖获得者王南猛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他告诉记者:“中国很需要字体的设计和研究,大陆还达不到香港、台湾的字体设计水平。”他对此次大赛的评价是,它有可能成为字体设计行业的“星星之火”。

  事实上,由于电脑和网络的发展,人们视觉接触到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平面媒体,网络对字体的需求亦不可小觑。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平台奇讯就推出了自己的QQ表情字,MSN也制作了特殊字体可以供使用者加入。

  还不止这些

  朱志伟说,什么字体最适合电视字幕是后期制作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此外,目前已经有人在专门研究显示器上的字体什么最适合眼睛辨认,网页上使用什么字体最能保护“视力”……在不久的未来,手机上的字体也会改头换面。

  从结绳记事到电脑打字,从甲骨文到汉字字库,汉字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变革,中国不应只有古老的文明吸引世界的目光,现代汉字更不应该在任何一个领域落后于世界。或许,将现代艺术与科技注入汉字的应用领域只是这种变革的一个开始。

[时间:2004-05-17  作者:杨阳  来源:博客中国]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