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已经从阅读和传输软件开发的阶段发展成为出版产业的一种新兴业态,必将在国际出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8月29日举行的2010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主论坛上,中外演讲嘉宾们围绕全球出版合作与中国市场机遇这一主题,探讨如何在数字化大背景下使国际出版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他们不仅对国际出版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而且对中国出版的市场机遇、发展空间充满新的期待。
数字出版产业链结构待调整
“数字化与全球化联手改变着出版行业的运作模式。”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如此表示。他认为,国际传统出版商正在大力参与数字出版竞争,文学代理公司安德鲁·威利绕开出版商,和亚马逊公司签署独家出版其代理作家作品的电子版合同。企鹅出版集团获得母公司培生集团的支持,对不包含数字版权授权的作者书稿拒绝出版纸质版等事件,就是这一竞争日趋激烈的明显讯号。以施普林格集团为例,在其拥有的1400多种期刊中,约25%的销售是以合作的方式、数字出版的形式在世界各国进行的。
在聂震宁看来,出版数字化将会提升国际文化交流的效率与质量。时间、空间的伸延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这不仅有助于大众出版机构制造全球畅销的出版物,也有助于学术性强、受众范围狭窄的专业期刊或学术书籍寻找到世界范围的读者群。
但聂震宁也谈到,“目前,结构合理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尚未形成,传统出版机构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成功案例也不多。在数字出版产业中,技术提供商因为启动早,往往占据了产业链条中的强势环节。“只有内容提供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发挥主体作用,才能确认数字出版产业链基本形成,国际出版发展的新路径也才可能真正确立。”聂震宁如是说。
国际合作重在打造“四种力”
国际文化合作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提高全球文化产业的生产力。时代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亚非的国际合作思路是:围绕出版主业,开展全方位的文化合作,吸收全球优秀文化精髓,提高文化国际传播力,推动经贸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经贸。重点打造版权引进与输出、合作出版、文化产品进出口、资本合作等相互支撑的国际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产业链,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的国际经贸企业,以国际经贸为核心的文化企业。这种国际合作思路在论坛上引起了业界的共鸣。
据王亚非介绍,近5年来,安徽出版集团国际合作取得了很快的发展,经历了由单一版权引进与输出到多元文化产品进出口,由单纯产品贸易到全方位国际合作,由文化合作到资本合作的发展历程。截至2009年,集团版权累计输出890多种,引进上千种,多为科技类、教育类、文学类图书。文化产品与文化装备制造进出口从基本为零,发展到今天的年贸易额超4亿美元,业务涉及全球近百个国家。
王亚非认为,在开展国际合作过程中,应当坚持创新观念,勇于尝试,厚积薄发,积极打造“四种力”,即抢抓各种展示机会,增强国际合作的吸引力;研究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增强国际合作文化的融合力;建立国外产业基地,增强国际合作的竞争力;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增强国际合作的执行力。
中国市场机遇多潜力大
圣智学习出版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为大、中、小学及职业学校,专业人士、图书馆市场提供创新型教学、学习及研究解决方案的出版商,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年营业额约20亿美元。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纳德在演讲中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史和运营模式,他认为,中国出版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文化、中国模式已成为国际最为关注的亮点之一。
印度国家图书托拉斯主任萨蒂什·库姆认为,印度在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主宾国地位,这对于印度出版界而言是一项重大进展。中国和印度现有的人力资源需要补充知识与文化“营养”,这是出版业应当提供的,出版业应当在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中推出优秀、有创意的作品。印度政府将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加大中印两国间的版权贸易,他希望能在不同层面上与中国出版商进行沟通交流,找到新商机,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
威科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出版和服务提供商,该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会主席南希·麦肯思基在演讲中说,伴随着经济、教育和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跨部门的创新,中国已经是一个领先的增长市场,中国企业变得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并成为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她认为,威科集团自1985年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与中国出版商成功地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中国市场的机遇很多,合作潜力很大,她希望能挖掘彼此的资源,构建深入持久的合作关系。
[时间:2010-09-02 作者:冯文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