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产值、产量、企业数、职工总数

  中国大陆共有食品和包装机械制造企业约4000家,而台湾一个省却有约2000家食品和包装机械企业,但大都是小型企业,其技术水平和规模目前大都不如大陆企业,但大都是小型企业,其技术水平和规模目前大都不如大陆企业。我国大陆的近4000家企业中,又有1000多家时隐时现,比如江苏省张家港市灌装机械企业比较集中,以美星顺峰集团为首,注册登记的企业有68家,未登记注册而又有产品的企业约有100家,有些是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歇,这些企业只是组装设备,零部件靠外购及外协;还有一些是大企业的下岗或退休职工临时搭建的班子,没有什么加工装备,但因其低成本,专为原企业检漏补遗,有点收入便已知足,还谈不上竞争。另有一部分是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小企业,由于没有技术和资金,拿不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甚至也没有自己的品牌,一般都是游离于本行业和别的行业之间,属于打打停停的类型。还有一些是兼产企业,大都是原机床和农机企业,基本上是哪边市场好就靠哪边,其产品在哪个行业也树不了品牌。以上各类企业在国内约有1000多户,基本上是有时倒闭,有时又重新注册,所以统计数字中包含不了这些企业。职工总数约23万人。

  2002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了本行业限上企业1133家,由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发布。这些企业主要是国营、集体及已创出品牌的私营企业。有些私营企业除了面对税务机关的一些报表外,国家统一格式的报表尚没有填报过,这次收集的报表中有的企业就填不全,填全了的也不一定都正确。所以总的数字不一定完全反映真实情况,只能作为论证时的参考依据。食品和包装机械是一个新兴行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得以大大改善,对食品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对食品的质量卫生要求越来越高,迫使食品企业采用机械化生产及包装,而国家计划中又没有食品机械及包装机械序列,有的企业靠自身的“技术革新”创造了一些食品加工及包装机械,有的则领先那些有出口任务而从国外进口的一些机械测绘仿制形成了自己的产品。所以20世纪80年代初就逐步形成了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当时的机械工业部随即组建了包装机械委员会和食品机械专业协会,1989年又将二会合并组建了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并同时成立机械工业部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办公室。这个行业即因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诞生。20世纪80年代,除了几户大型企业(如广东劲工机械厂、南京轻工机械厂、合肥轻工机械厂、长春轻工机械厂及重庆轻工机械厂)外,几乎没有计划经济的色彩,90年代就完全退出了计划经济。80年代末,全行业约有职工45万人,人均产值约2.5万元。目前约有在职职工23万人,人均销售额17万人。

  2002年,全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进出口总额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进口15.4亿美元,同比增长4.4%;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30.2%,进口仍大于出口,逆差9.4亿美元。食品机械出口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31.8%。这些出口的食品机械中,大都是家用洗碗机、榨汁机、杀菌机、电饭锅类(国家统计局归类在“小家电”类统计)。大食品机械出口交货值为1.23亿美元,同比增长7.9%。包装机械出口交货值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4%,2002年进口部分,食品机械5.15亿美元,同比下降2.6%,包装机构进口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7%。2002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8%,出口部分远代于国内机电产品出口13.26%的比例,进口部分所占市场份额却远高于国内机电市场的进口份额。这一高一低,说明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总体水平与国内机电产品的总体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当然出口较少的另一个原因是,全国没有一家食品和包装机械进出口的专业公司。出口企业各自为政,自营出口的企业基本上谈不出好价格,出口企业获利并不高,甚至有的小型设备不愿意直接出口,因为获利部分尚不足一次国外售后服务的开支,少量小型设备就不愿意出口,更何况有些地区办一次出国手续费时又费力,小单子一般都不愿意做。不领先国外的代理商,小设备的出口就成不了气候。温州的一家企业几千元一台的小设备通过美国的代理商一年出口4000余台,业绩不俗。

  2  各项经济指标

  详见表1。

  现有国家统计局和原机械工业部系统的统计数据,其不同是:原机械工业部系统统计的都是国有限上企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范围广,企业数多,更具有行业的代表性。两个统计的各项指标的户均数,人均数差别不太大,因此选择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我们多年的工作初中得到的印刷象是:私营企业填报的工业总产值及销售额比实际数字偏小,成本及负债率偏大,甚至有的企业人员数也偏大;而国有企业的数据基本是真实的。少数私营企业尚未建立健全而合乎标准化的会计制度,调查表中的某些数据确实不知道怎么填,因此干脆不填。

  3  市场前景分析

  按照日本食品机械工业协会提供的数字,2000年日本食品工业产值4700亿美元,食品机械产值49亿美元。同年中国的食品工业产值7900亿元人民币,食品机械产值仅165亿元人民币,食品工业和农业产值之比是0.39∶1,这与13亿人口大国是极不相称的。中国的日常食品基本上还是以原粮或初加工的原粮为主,工业化食品比例非常低,食品工业产值中仍是烟酒糖茶及饲料为大宗,肉类加工业近几年有所上升,但也只占食品工业产值的8.1%,一日三餐的主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要解决的课题,这个市场也是巨大的。

表1  原机械工业部系统2002年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统计数(限上企业)

 企业个数  328  经营情况
 亏损企业数  80  亏损面24.39%  24.4
 应收账款净额  20.8868亿元  较2001增长8.43%  户均636.8万元
 产成品  397.3917亿元  较2001增长3.83%  户均1098.2万元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36019484  较2001增长13.99%  
 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  18708824  较2001增长5.51%  户均570.4万元
 资产合计  163.7382亿元  较2001增长7.34%  户均4992万元
 负债合计  94.2259亿元  较2001增长1.92%  户均2872.7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  92.7389亿元  较2001增长9.76%  户均2827.4万元
 产品销售成本  52575000万元  较2001增长32.34%  户均162.9万元
 产品销售费用  2087708万元  较2001增长38.41%  户均6.36万元
 产品销售税金附加  1.119亿元  较2001增长30.14%  户均36.28万元
 管理费用  1179190万元  较2001增长18.65%  户均136.55万元
 财务费用  1.6942亿元  较2001增长4.87%  户均51.7万元
 利息支出  1.4059亿元  较2001增长11.76%  户均42万元
 利息总额  4.5265亿元  较2001增长13.3%  户均138万元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1.5998亿元  较2001增长0.11%  户均199.9万元
 税金总额      
 应交增值税  2525608亿元  较2001增长27.84%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农副产品深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是对农业生产的动植物(包括野生)产品及其物料进行加工的各种工程技术,他是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通过机械工程手段来实现的,加工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饮食、动物的饲料、服装鞋帽、医药保健、建筑材料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其中约有40%是用于加工食品及饲料。2000年食品工业的产值只有农业总产值的39.47%,主要产品是糖、烟、酒、饲料,植物油加工,屠宰及肉蛋加工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国“十五”规划中,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将由目前的0.3~0.4∶1上升到0.5∶1。到2005年,肉类加工的比重由目前的4%提高到10%,即肉类加工量达到8250万t,食糖、乳制品、液态奶、各种饮料、食用植物油、罐头产量分别达到1000万t、80万t、200万t、2700万t、3000万t和380万t。上述产业的增量对食品和包装机械的需求即达150-200亿元人民币(到2005年),另外,我国每年蔬菜产量4.6亿t,水果6200万t,水产品4279万t,禽蛋2100万t,鲜薯1.5亿t,目前的加工量都很小,例如蔬菜,4.6亿t产量,加工贮藏的仅占5%~10%,加工后的产品主要供出口,每年创汇2亿多美元,而发达国家加工量约占到20%~60%,如果国内需求开始启动,出口再继续增加,翻一番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国4279万t的水产品总量,加工量已占39.85%,已形成十多个门类的加工行业,但内陆水产品加工量仍然很小。粮食加工主要问题是粮食资源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还不到70%,与国外相比,同品种面粉的出粉率低2%~4%,同品种大米出米率低4%~5%,粮食加工的设备和工艺都应有较大的改进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粮食加工的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是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这是我国的一笔巨大的再生资源,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对粮食资源的全利用,使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价值超过稻谷、小麦、玉米自身价值的3~5倍,如米糖的综合利用可生产出几十种食用和工业用产品,使米糖附加值提高60倍;目前我国的粮食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还很低。水果加工情况也类似,一方面果皮被作为废弃物处理,另一方面又要进口价格昂贵的果胶(果皮提炼物)。当然,搞好综合利用必须是资源相对集中,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将会提到议事日程。还有一项浩大的工程就是中国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既要部分保留中国人的膳食习惯和膳食结构,又要让老百姓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主副食集中生产,形成产业化,既提高粮食、菜蔬的利用率又可节约能源,解放一大批劳动力。如果在城市能使一日三餐的成品供应量达到60%,将会增加上千万个就业机会,增加近万亿元的产值。再加上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城颖间的往返运输量,共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从城市居民的收入情况看,该是解决一日三餐难题的时候了。仅此一项,将给食品和包装机械增加300亿元以上的市场。加上海外有30万家中餐馆,大量海外华人也还保留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这一产业出口前景也很乐观。包装机械的发展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息息相久。目前包装机械的服务对象是:食品工业占48%,医药及保健品包装占20%,化工(含日用化工)占15%,建材占6%,其他(烟草、棉麻、种子、农药及其他)占11%。以上这些行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包装机械(包含材料制造机械)及包装此材料行业的发展。

  2002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总产值394亿元人民币,出口2.61亿美元,国内销售372亿元;进口食品和包装机械15.38亿美元,国内市场总需求量是499亿元人民币,未来3年按上述分析计算应增加需求200亿元,即2005年国内市场总需求应为650亿元左右,2010年可达1100亿元,考虑到进口部分应在25亿美元左右,2010年国内食品和包装机械销售额应是850~900亿元人民币,加上出口部分(估计应在8~10亿美元),2010年国内食品和包装机械总产值折合现价应在900~1000亿元人民币,即每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率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4  产品水平分析

  中国的食品和包装机械是在市经济的前提下自发形成的行业,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国家投资,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一部分国有企业享受边国家计划的支持,但那时已进入“拨改贷”时代,那是发展企业的贷款基本上都未还贷(仅付利息),经几代企业法人的更替,企业的积累债务就留在了现在的法人手里,当年有些不必要的贷款成了现在企业经营者的包袱,不少那样的国有企业现已无力再开发新产品,近几年的新产品开发的主力已转向了少数民营企业。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机械目前的产品水平呈宝塔状。底部是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产品。比如自动封口机,仅温州市就有100多家企业生产,每台售价在1000元左右,而80年代初由广西的企业首先开始的这种产品生产成本就要4000多元一台。温州人采取的生产方式是集中生产零部件:如一家只有一台插齿机的企业只生产一种规格的齿轮,自动化生产,一个家庭妇女看一台插齿机还兼做家务,带孩子,生产成本非常低,做外壳的、做传送带的、封口带的各司其职,那一百多家做整机的企业只管组装(采购各种零件的可电话送货),两间平房四五个每天可组装、调试4~5笞封口机,这种机器是典型的低水平、低成本,别人再无法与他们竞争。还有复杂一些的机器如小型灌装机,张家港市注册的液体灌机生产企业68家,未注册的估计有近100家,正规企业一条生产线20多元,那些未注册的企业同样一条线仅几万元就可供货,虽然粗制滥造,材料以次充好,但也勉强可以使用。张家港市生产饮料灌装机的知名企业也就是几家。广东省汕头市生产片材、杯装机、果冻机的企业数量也很多,产品参差不齐,知名企业仅3~4家。中等产品水平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出口产品主要是这些企业生产的,如方便面机械、纸箱纸盒机械、捆扎打包机械、真空包装机械、张张及塑料彩印机械等。这样的企业年产值一般都超过3000万元,具有一定的经济空实力及新产品开发能力,他们大都愿意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我们的高端产品比较少,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也不多。广东金明塑胶设备公司的20米折径的吹膜机,多层共挤、膜泡内冷、旋转牵引的高阻融包装膜机组;远东轻化装备公司的6.2米淋膜复膜机、BOPET盛大设备;汕樟轻工机械厂的SGF-AI及AII高速凹印机;杭州中亚机器厂的六连环制杯冲填封口机;广州达意隆的水处理及大桶高速灌装线、吹瓶线;湖北京山轻工机械厂的高速多层瓦楞纸板生产线;南海东方纸箱机械厂的瓦楞纸板印刷机;南京轻工机械厂的48000瓶/小时的啤酒灌装线;广东轻工机械集团的20000瓶/h的纯生啤酒灌装线等都具有90年代末的世界水平,在国内行业具有代表性。但他们出口量都不大,一方面是对外宣传不够,另一方面这些大型设备还没有取得国外用户的信任。

  与国外水平的差距

  国外包装和食品机械水平高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英国。而德国的包装机械在设计、制造及技术性能等方面则居于领先地位。2002年德国包装机械产值达34亿欧元,其产量的77%为出口。中国地德国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的主要出口国。最著名的是克朗斯公司(KRONES),2002年销售额达到20亿欧元,中国知名的啤酒企业都进口过他们的设备。最近几年德国设备表现出如下特点:1)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自动化技术在包装生产线中已占50%以上,大量使用了电脑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控制,目的是提高生产率,提高设备的柔性和灵活性,增加机械手以完成复杂的包装支作(模拟手工包装)。每个机械手均由单独的电脑控制,摄像机监视包装动作并将信息反馈到电脑以高速动作幅度,保证包装的高质量。同时对包装材质及厚度有自动识别功能,再由电脑计算后去控制机械动作,完全是个“自适应”系统,保证系统在最优状态下工作。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流程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要求。德国的啤酒饮料灌设备目前已达12万瓶/h,香烟包装机达到12000支/min。高速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损失也同样惊人,所以高速设备一定要有故障分析系统(自诊断系统)并能自行排除故障,使生产率得以提高。3)适应产品变化,设计具有好的柔性和灵活性。为适应竞争需要,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有的产品甚至一季一变,而产量都很大,包装机械的寿命远大于产品的寿命周期,所以某些包装机械要能适应产品的变化,只能以柔性和灵活性来适应,包括量的灵活,构造的灵活和供货的灵活。构造可以采用单元模块化,供货灵活是指一机可实现多种包装组织,设多个进料口及不同形式包装,再组合到一个中包装。4)成套供应能力强。如一条饮料灌装线,有200多个微电脑件,100多种控制软件,灌装封盖部分又是两套组合,其他部分共用,总体效果是12000瓶/h的生产线,一个供货商可以为用户进行工程设计、安装、调试,最后交用户验收。5)包装机械设计普遍使用仿真设计技术,把各种机器单元以数据库形式存入计算机,把图纸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合成三维模型;再把实际生产时的指标和数据、可能发生的故障等输入进计算机、计算机三维模型即可仿照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操作,演示出生产能力、废品率、生产环节的匹配,生产线瓶颈在何处等,还可根据用户意见进行修改模型直到用户满意。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后,大大缩短了包装机械的设计周期及新产品开发周期。

  另外,20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冷杀菌技术在国外已开始应用,他们包括超高压杀菌、放射线杀菌、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超声波杀菌、高能射线杀菌和低温调控杀菌等技术,另外还有生物保藏技术、活性包装技术、栅(栏)障(碍)技术、膜分离技术及抗菌包装技术等都是在食品加工和包装方面的最新技术,食品超高压处理技术被称为“食品工业的一场革命”,“当今世界十大尖端科技”等。冷杀菌又称为物理杀菌,是当代的崭新技术,为了保持食品功能成份的生理活性及保持食品色、香、味及营养成份,所以食品包装机械的设计制造上采用冷杀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我国已有高等院校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但还未见有实用技术的报道。上述技术的开发应用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5、产业集中度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形成时间仅有20年,因此行业集中度不高,2002年4000家企业总产值约400亿元(前1133家为345亿元),前30家企业占总企业数的0.75%,总产值54.13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13.53%,前40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15.56%。而前40名企业中,广东即占有13家。销售额最大的为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销售10.8亿元,总产值11亿元。总产值占全国的2.75%,占纸箱机械小行业的36.7%。

  6、行业存在的问题

  1)研发经费及力量薄弱。广东省连续4年(1998~2001)研发经费只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2%~0.3%,研发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3.5%~4%。全国的情况也是一样。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的经费最好的广州达意降公司,占到销售额的19%,其次是粤东机械厂占到11.6%,大多数企业研发经费都只占销售总额的3%以下,研发人员也是达意隆公司最多,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上,为了开发新型吹瓶机,实验用管胚就花去200万元以上。有些企业主要是测绘仿制国内外同类产品,没有自己的研发力量,研发投入极少,只靠低价竞争。

  2)低水平重复太多。所谓低水平产品是指技术含量低,制造工艺简单,加工设备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多数企业靠这种产品起步,一部分企业靠低水平产品积累资金和经验,向中高档产品迈进,一部分企业则停滞不前,小富即安。低水平重复生产比较集中的产品是自动封口机、单刀封口机、小型灌装机、杯装封口机、小型碗装机、小型打码印票机、小型肉食加工机等,这类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为食品和包装行业立过汗马功劳的机器,现在虽然还有需求,但大多数用户都名不见经传,有的甚至是专门生产假冒产品。这样的企业数目有1000多个,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生产,一个企业年产1000台封口机,其总产值也就100多万元,增加值就不多了。

  3)行业科技力量不足。行业不大,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及科研院所共有80多所,可谓力量不弱。但目前情况是研究院所忙于创收保饭碗,有的形同一个工厂,只忙于加工生产及营销;有的想搞研究又没有经费;有的有技术但找不到中间实验的用户,生产企业又不愿出钱冒风险,以至于产、学、研脱节,本来就不强的技术力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世界前沿的冷杀菌技术目前在我国还没有进入应用研究阶段,仅开始冷灌装设备的生产,还谈不上冷杀菌。

  4)国际贸易人员匮乏。第一表现在国内没有一家行业进出口公司,现在2亿多美元的出口大都是企业自己做的,一切就绪后找有出口权的公司下单。还有一些是进出口公司遇上要食品包装机械的客户,稀里糊涂接订单,回国后再询价。第二方面是企业不懂进出口业务,年出口300万美元的企业甚至没有一个外语口语人才。对国际行情不了解,报价方面只信守“国内售价加30%出口”,甚至出现报价过低而失去用户信任的现象。有的是报价低了,售后服务就赔钱,导致售后服务不好。还有些企业将低价竞争带到国际贸易上,长此下去,将来出口增加后会引起国际反倾销投诉。在这种情况下,除东南亚华较多的地区外,大都只能依靠当地代理商出口,否则,出口难以扩大。

  5)应变能力不强。随着食品工工艺的变化,机械应该随着变化,但基本原理和主体结构是不变的。包装机械的变化则更为突出,被包装物的形状,大小及阻隔性要求千变万化,可以说每一台包装机都是“非标准”机型,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订货要求。所以食品和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应付日常生产的需要。国外有些企业量是采用模块化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将各种动作模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机型,但模块化需要预先进行大量分析、调研、设计、实验、耗费人力、财力,短期还不能见效益,很多企业都无力去做,一般都是临时抱佛脚的方式,专为用户设计,往往也影响交货期。

  7  2003年行业形式分析

  2003年1~7月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总产值较2002年同期增长19.7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7.03%,运行情况良好。受SARS影响,5、6月份增所下降,7月份已恢复较快增长。出口首次超过进口。

[时间:2004-04-19  作者:何南至  来源:包装世界]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