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印刷中心的发展情况及我们的对策

  从2001年年底算起,我国加WTO已有两年多时间。在这两年时间里,外资企业利用印刷行业政策逐渐放开的机会,加快速度向我国印刷市场渗透。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仅2002年1月到11月就批准外商投资印刷印刷企业92家,投资总额高达55225.3万美元,国内印刷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已经日趋明显。同时,在入世后的国际化竞争氛围的鼓励下,国内企业也逐渐发展的目光转向海外市场,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印刷企业试探性地迈出了投资海外的步伐,云南新华印刷实业总公司投资缅甸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两年,安徽新华在俄罗斯投资兴建的新时代印刷有限公司已经立项,北人集团在罗马尼亚投资兴建的印刷厂已经开业。在这样一个日趋全球化的环境中,时刻关注国际印刷业的发展情况,不仅有利于我国印刷企业在技术装备水平上与先进水平保持一致,而且有利于国内企业以国际印刷业的发展为参照,分析企业外在发展环境,确定本企业的中长期的发展计划。今天,我想根据国际交往和信息交流过程搜集到的美国、日本、德国以及我国香港等印刷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基本情况,分析我国内地,尤其是环渤海地区印刷业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和我国香港并称为“世界四大印刷中心”,他们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内地印刷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2003年的统计数据一般要到4月份之后才能出来,因此我引用的主要是各个地区2002年的数据。

  一、世界四大印刷中心的发展情况

  美国、日本、德国和我国香港并称为世界四大印刷中心。据香港印刷界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美国、日本、德国印刷业的年产值均已超过千亿港元。四大印刷中心的年印刷业总产值高达万亿港元,在世界印刷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从近两年四大印刷中心印刷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受经济不景气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四大中心印刷业近两年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下降甚至衰退的迹象。

  1.美国:销售额下降,利润水平缓增

  美国约有印刷企业4.5万家,受整个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目前美国印刷企业的数量约比2000年之前减少了近2000家。据美国GATF/PIA协会首席经济学家Ronnie H.Davis博士撰文介绍,1997~2000年是美国印刷业的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印刷业的销售额呈良性增长,年增长率在4%-8%之间。2001~2002年,由于美国经济整体疲软,印刷业陷入低谷,销售额呈下降趋势。

  在销售额出现负增长的同时,美国印刷业的利润水平也不容乐观。刚刚结束的2003年PIA Ratios调查显示, 2003年,印刷企业的平均税前利润率为1.6%。虽然相对于2002年1.0%的税前利润率而言有一定增长,但对于1990-1991年1.9%及1995-2001年间有过的3.0%~3.4%税前利润率来讲,处于较低水平。

  在调查中,利润率排名在前25%的之列的印刷企业,2003年利润率达到8.4%,与2002年的8.0%相比,略有增长。但仍然低于1990~1991年经济萧条时期8.9%的利润率和1990~2001年10%以上的利润率。

  PIA的调查还表明,企业的利润水平与其印刷方式和印刷产品都有一定的关系。从2003年的情况来年,冷固型卷筒纸的利润率最高,达到了7.0%;热固型卷筒纸印刷次之,为2.4%;其余依次为组合印刷1.6%,单张纸印刷1.1%,数字印刷0.7%。表面3是不同印刷方式的利润率情况。

  在PIA划分的10个类别的产品中,插页产品获得了最高的销售利润,为7.8%;其次是标签印刷企业,为4.0%;利润最低的是直邮产品,仅有0.5%的销售利润,排名倒数第二的是商业和广告印刷,为0.8%。非印刷类产品有截然不同的情况,印前产品的利润率为3.8%,相反地,商业装订却比平均销售利润率还低1.7%。

  按照GATF/PIA,受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总统选举及奥运会的影响,2004年印刷市场的情况会有所好转,有望扭转近年来的负增长趋势,增长率达到3%左右。

  2.日本:由增长到逆转

  日本现有印刷企业不足5万家,印刷业从业人员36万人左右,年销售额约10万亿日元。在1999年到2001年之间,日本印刷曾保持了3年时间的稳步增长。但受整个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影响,2002年印刷业的增长趋势发生逆转,各项指标全面下滑。1998年,日本印刷业的销售额为10.2万亿日元。在此后两年,印刷业销售额保持小幅增长,分别达到10.5万亿日元和10.9万亿日元,并于2001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12.4万亿日元,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形成了鲜明对照。但到了2002年风云突变,日本印刷业销售额大幅减少13%,降到10.8万亿日元。其它经营指标也大都下挫,如外来加工费为2.8万亿日元、比上年减少12.6%;加工费为5.3万亿日元,减少12%;人均销售额为1904.4万日元,减少4.4%;人均加工费922.5万日元、减少3.4%;营业利润率为3%,下降0.5个百分点;经常利润率为2.9%,下降0.5个百分点;纯利润率为1.1%,下降0.3个百分点。日本印刷业形势的突然逆转,既是经济长期低迷的必然后果,也是近10多年印刷业发展趋势的结果。表6是从1991年开始,日本4人以上印刷企业数量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日本印刷企业的数量近10多年来,呈稳步下降的趋势。与企业数量减少相适应,日本印刷业的从业人员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如图7所示。虽然,日本印刷业总销售额出现下滑,但各类印刷品的市场情况并不一致。商业印刷在日本印刷市场上占的份额最大,销售额占日本印刷总销售额的近一半,为47.4%,比上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出版印刷销售额占17.6%,上升了2.7个百分点,办公印刷销售额占14.4%、下降了0.5个百分点,包装印刷销售额占8.7%,上升了1个百分点,证券印刷销售额占3.7%、下降了1.5个百分点,软件服务印刷销售额占1.3%,与上年持平。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2002年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在销售额营业利润方面,职工在30人-49人的企业比上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为3.5%,其它规模的企业都有不同的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4人以下的企业为-3.1%,5人-9人的为-3.3%,从而表明职工在9人以下的小型印刷企业的经营状态十分困难。

  作为代表日本印刷业技术水平的设备之一,轮转机保有数量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印刷业的情况。如表8所示,日本印刷业保有的轮转机从1996年的1340台,到2000年达到顶点,为1469台,到2002年降至最低点1276台。这个趋势与日本印刷业的销售额的走垫基本吻合。

  3.德国:主要经济指标全线下滑

  德国印刷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02年德国20人以上印刷企业的数量为1850家,比上年减少59家;销售额为163.5亿欧元,比上年减少5.4%;员工总数为128771人,比上年减少5.4%。德国印刷业的不景气主要在受德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疲软的经济状况减少了印刷企业的业务来源。

  导致德国印刷业不景气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广告市场低迷。据统计,13种可采集媒体的广告收入总额为   2000.1亿欧元,比上年减少了7.5%,其中以大众化杂志、报纸、专业杂志、周报为代表的纸媒体全面下降,其中日报的广告收入下降了12.5%,专业杂志的广告收入下降了10.1%,其他纸媒体广告收入的下降幅度也都在5%以上。广告收入的减少降低了纸媒体对印刷的需求量,给印刷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在纸媒体广告收入下降的同志,以在线报价为代表的网络广告收入却得到了22.7%的增长。网络技术对印刷业发展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

  4.香港:谋求新思路

  香港印刷业不仅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香港工业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香港有3300家印刷企业,年总产值约为300亿港元,从业人数3万多人。在相干工业体系中,印刷业是第三大支柱产业,从业人数位居各行业之首。但近年来,随着香港印刷企业的北适和经济衰退的影响,香港印刷业受到了很大影响。据统计,仅 2002年一年,香港停业印刷企业的数量就达到1000家,就业人数也由此前一年的4万多人下降到了3万多人。在   2000年前,香港印刷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2000年之后,香港印刷业生产总值虽然持续增长,但由于其中包括了转口产值,因而香港本土产值与印刷企业数量与从业人员一样,呈现负增长。

  印刷企业的北迁是导致香港本地印刷业萎缩的重要因素。随着“北迁潮”的出现,香港70%生产能力已转移至内地,留守香港的多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一些错过了北迁时机的大型企业受地租和人力成本高昂的影响,在与内地对手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2003年震动香港的大日本印刷(香港)公司停业事件称为“一个时代的终结,亦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的事件,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香港制造”时代的结束和大珠三角联动时代的到来。从表11可以看出,在北迁的影响下,在香港印刷业的出口产值中内地转口的比重越来越大。

  面对北迁的挑战,香港印刷业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势推舟,开始与珠三角联手共谋发展。在2003年,香港印刷界曾借CEPA的契机与内地有关方面联合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把珠三角打造成世界印刷中心。香港的意图在于借助内地的人工及地租优势,发挥香港印刷业的国际化优势,共同推动珠三角的发展。将珠三角打造成与美国、日本、德国并驾齐驱的世界印刷中心。与此同时,坚持留在香港的印刷企业开始发展灵活快速的数码和商业印刷,谋求新的出路。

  二、四大印刷中心发展的启示

  从世界四大印刷中心的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下一些特点:

  1.四大印刷中心的印刷业在长期快速发展之后,开始进入调整期,甚至衰退期

  从美国、日本、德国、我国香港的发展中不难看出,四大中心的印刷业基本上都走出了一个由增长到下降的曲线,而且四大中心由增长到下降的转折点基本上都集中在2001年前后。这基本上可以说明,在经过上世纪最后 10年的增长之后,全球主要印刷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期,甚至衰退期,世界印刷市场的格局面临调整。

  2.印刷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环境关系密切

  四大印刷中心不约而同地进入调整期既有印刷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起作用,也与外在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四大印刷中心印刷业的下滑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4个经济体在世纪之交经济形势的整体疲软。尤其是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为作为服务业的印刷产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此外,德国印刷业的现实情况还告诉我们,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对纸媒体具有替代作用的新兴媒体,已经开始影响印刷业的发展。

  3.不同的印刷产品和印刷方式在同样的经济环境下表现并不一致

  尽管下滑是世界四大印刷中心的共同特征,但在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中,不同印刷方式和印刷品市场的表现却并不一致。比如,美国的冷固型卷筒纸印刷和插页在整体疲软的市场环境中都取得了7%以上的利润率,令人耳目一新。日本的中型企业比小型企业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德国的标签印刷企业比其他类型的印刷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增长。留守香港的企业则通过数码印刷、快速印刷等强调速度和个性化的业务找到了出路。因此,在疲软的市场中如何选择是一个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4.审时度势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是保持和印刷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策略

  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内生型市场不同,在市场疲软的压力之下,香港印刷业选择了联合珠三角地区共同打造世界印刷中心的发展策略。这一举动既顺应了自改革开放以来连绵不断的港企北迁潮流,充分利用了CEPA带来的发展机遇,又避免了地价和人工成本高昂给香港印刷业带来的竞争压力,可以充分发挥香港的国际化运作优势和珠三角地区的成本优势,为大珠三角印刷业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三、环渤海地区印刷业的对策

  世界四大印刷中心的疲软表明,世界印刷格局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中国内地凭借广阔的市场和稳步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全有可能取四大印刷中心而代之,成为世界重要的印刷品生产基地。据统计2002年,我国内地印刷业的年产值约2250亿元人民币,与世界四大印刷中心相比已经超过了德国和我国香港,居于美国和日本之后。

  在我国印刷业的发展中,珠三角利用毗邻香港的优势,在近年来迅速崛起,年产值高达500亿元,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印刷基地,而且,在2003年,珠三角积极与香港配合共同推广“大珠三角世界印刷中心”的概念,谋求在世界印刷格局的调整中占据有利地位。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依靠活跃的经济氛围,在印刷业的发展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且随着外资企业在上海周边地区的集聚,长三角印刷业获得了肥沃的发展土壤,目前,江苏、浙江的印刷业产值均超过了200亿元。为了推动本地企业外向型发展,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反观,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近年来在印刷业的发展中,却亮点不多,所以我今天主要想跟各位谈一下面对世界印刷格局的调整,环渤海地区的印刷业应如何发展。

  1.加强协调合作,共同促进环渤海印刷业的发展

  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都十分重视区域合作。目前,珠三角正在作为一个整体强化与香港印刷业的合作,长三角也曾专门召开会议,探讨本地区印刷业的发展之路。但环渤海地区在区域合作方面还动作不多,所以,我觉得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的企业都来了,大家可以深入探讨一下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前景。区域合作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发挥各地区之间的互补优势,共同促进本区域的发展。

  2.发挥优势,打造优势品牌

  珠三角的优势是毗邻香港,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依靠外来资本获得了快速发展。珠三角的优势是既有吸引外资的条伯,又有本地发达的民营经济。那么,环渤海的优势是什么呢?我觉得有两点,一是雄厚的印刷业基础,一是发达出版业,环渤海地区的出版实力占全国的40%以上。所以,环渤海地区完全可以利用已有基础,培育优势书刊印刷业,并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书刊印刷基地。在这个过程中,环渤海地区必须注意到,现在低层次书刊印刷能力已经过剩的事实,着力培育高档精品印刷企业。

  3.制定更加灵活的印刷业发展政策

  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行业监管部门都十分注重为印刷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比如,广东新闻出版局全力支持大珠三角世界印刷中心的建设,并将相当一部分审批权利下放,为印刷企业提供了方便。上海新闻出版局与海关等部门合作,为印刷企业开发海外业务简化手续。反观环渤海地区,在这一方面动作还不是很多,这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给予重视。

  4.重视先进印刷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目前,印刷业正在经历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过渡的划时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印刷企业要对以CTP、数字印刷、数字资产管理、数字打样、数字化工作流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给予积极关注,并在时机成熟后,应用到企业的实际身产中去。目前在数字技术的应用方面,环渤海地区要明显落后于珠三角。比如CTP保有量,环渤海不到珠三角的20%。

  总之,在世界印刷业格局调整和国内印刷业格局形成的过程中,环渤海地区要充分利用全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机遇,争取为中国印刷业成长为世界印刷中心做出贡献。

[时间:2004-03-22  作者:沈海祥  来源:印刷发展趋势专题报告会资料汇编]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