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印刷新科技领域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传统印刷技术的面貌。特别在印前领域,数字化制版取代了模拟方式,简化了传统制版的工序。20年前曾在印前领域唱主角的模拟式电子分色机现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扫描机和桌面系统。从50年代的照相机分色制版到80年代兴起的电子分色经历了30年。从90年代初延生的桌面系统到淘汰模拟式电子分色机仅用了不到10年。
90年初数字印刷的出现,曾在国内外引起不少人的议论,认为数字印刷将取代传统印刷。但事实并非如此。从长远来看,数字印刷会改变传统印刷面貌,但绝不可能代替传统印刷,只能是对传统印刷的补充。
纵观国内外印刷新科技的发燕尾服,最大的热点是CTP(计算机直接制版),也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下面从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几个方面来看看新科技的发展。
近年来CTP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异彩纷呈。CTP系统分为内鼓式、外鼓式和平台式。90年代末外鼓式曝光机的热敏技术主要通过克里奥公司的Trendsetter全胜和海德堡公司Enga-gement CTP系统取得很大的销售成果,因此内鼓式曝光机的销售量受到很大损失。
2000年德鲁巴印展上爱克发推出了紫激光二极管技术解决方案,它可以在淡黄光下处理印版,从而使内鼓式曝光机又重新具有吸引力。展会上用户希望得到紫激光印版,爱克发承诺2000年9月可提供紫激光银盐版Lithostar Vltra-V,这样爱克发的8页Galileo曝光第一次售出很多台。巴柯Graphics、Purup-Eskofot和Krause公司同样在德鲁巴取得好成绩,随后海德堡以其Prosetter家族和Escher-Grad公司以其Cobalt紫激光CTP系统加入紫激光CTP制造商行列。继爱克发之后日本三菱纸业推出SDP-ALPHA-V第二个紫激光银盐版,后来又有两种紫激光聚合物印版面市,这就是富士Brillia LPNV和三菱LV-I印版。Fuiifilm公司也推出用于紫激光银盐版的内鼓式曝光机,该机采用可见光范围的激光。在Print 2001印展,Barco Graphics和Purup Eskofot两公司合并成Esko-Craphics公司同时推出新的内鼓式曝光机Platedriver。
这几家公司共同协助,到2003年底又使内鼓式曝光机达到较高的销售量。
热敏版曝光机供应商的核心是克里奥、海德堡、Luscher、Optronics、Scitex和Screen几家公司,Fujifilm公司也销售Screen曝光机。克里奥由于接收了Scitex公司具有Trendsetter曝光机,并以Lotem型号列入热敏系统上当中。由于Optronics倒闭,ECRM接收了其外鼓式曝光机称为Desrtcat。海德堡和克里奥两家分手后,海德堡在德鲁巴2000印展上展出Screen-Platerite,从此接收了生产,并作为海德堡Topsetter家族的CTP系统销售,爱克发以展出超大尺寸的Xcalibur曝光机进入热敏技术行列。在Printol印展上推出半自动的8页曝光机Xcalibur。
热敏技术是最好的吗?
克里奥、Luscher、Presstek和Screen公司支撑热敏技术是最好的这一观点,并且只供应热敏曝光机。据介绍克里奥在2003年夏天庆祝销售五千台曝光机(其中包括Scitex Lotm和由海德堡销售的Trendstter曝光机在内)。在总共售出的14000台曝光机中热敏机占多数。
爱克发、ECRM、Fujifilm和海德堡听任客户的选择,他们提供热敏和紫激光两种技术。只有爱克发、Kodak Polychrome Graphics和Fijifilm公司具有战略上的优势,他们的印版曝光机与印版可以捆在一起销售。这导致了克里奥公司最初在小型制版与生产一些热敏板材,现在他们收购了南非的制版厂,并提供自己的阳图热敏版。
上述的CTP系统美中不足是数字印版价格贵两倍。因此出现了普通的PS版用紫外曝光的CTcP系统,如Basysprint公司。该公司的CTcP系统于德鲁巴95初具雏形,德鲁巴2000后正式推向市场,2003年售出419台,据悉,2003年一年就销售了180多台,且在报业发展迅速。去年12月在上海全印展上CTcP系统首次在国内亮相,上海维尔特公司与Basys-Print公司联手展出CTcP系统UV-Setter 710-f 2大爆冷门,成为全印展一大亮点。在展会现场用进口、国产的几个品牌的传统PS版进行演示,曝光速度快,效果不错,吸引了众多的观众驻足。
此外,Esko-Graphics和Escher-Grad两家公司在IPEX印展也同样宣布制作用于普通PS版的曝光机,预计在今年的德鲁巴印展就能看到他们的目标是否达到。
CTP技术就像铅排改照排一样,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技术革命。CTP技术在提高效率、缩短工艺流程、提高印刷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目前不仅国外大量采用CTP技术,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CTP技术。具印刷杂志统计,截止2003年9月,我国内地CTP设备的装机量已达到226套(商业印刷为186套,报业40套),分布在19个省、市、自治区。
从技术类型看,热敏CTP在国内市场占主导地位(装机量为146套),银盐CTP(36套)与紫激光CTP(35套)装机量不相上下;光聚合版CTP有5套。但在报业银盐CTP仍唱主角。
预计,2004年国内无论是CTP,还是CTcP都将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
数码打样技术
几年前如果给客户提供数码打样,可能会有不少人不愿意接受。现在随着彩色管理软件,彩色打样设备的进步,数码打样已越来越多地被客户接受。与传统打样相比,数码打样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打样速度快,成本低,对操作人员经验依赖较少。质量稳定,可重复性强,适应范围广。因此国内一些大城市使用数码打样的已超过传统打样。
据悉,数码打样软件如Black Magic、Best Coloproof 50、Best Screenproof 50、Q.R.I.S.Clolr Tuner等均已被国内用户采用。据悉,2003年国内市场安装的数码打样软件就超过500套。如今数码打样几乎完全采用喷墨方法印刷。惠普、爱普生都销售了不少大幅面喜鹊墨打样机,爱克发Grand Sherpa、柯达保丽光、柯尼卡等打样机安装数量也不断增加。
业内人士预计,2004年国内数码打样技术将进一步向前发展,特别在远程打样,高保真六色数码打样等领域将有新的进展。
数字化工作流程
数字化工作流程是网络化印刷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数字化工作流程,CTP数码打样、网络化印刷统统没有了实现的基础。完善的数字化工作流程与先进的设备与管理相结合,才能使企业增强竞争力,使产品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关键在于实现图文信息、生产控制信息和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畅通交流。其核心就是一种贯穿整个流程的统一的工作格式,把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设备连接成一个整体协调运作,实现图文信息流和生产控制信息流、非技术性管理信息流的一体整合。由CIP3、CIP4推行的PPF和JDF就是两种起这样作用的与设备无关的标准格式。
利用这种具有设备独立性及页面独立性的标准格式,能预先将各种控制信息或管理信息以数字数据形式保存在该格式文件中,然后传送到印前、印刷、印后各设备,并转换为相应的指令,预调各设备到待作业状态。JDF是对PPF的继承,二者在使用的语言基础、具体内容以及整个整合程度都有较大的差异。
JDF作业格式
为了广泛地适应印刷出版、电子商务、自动化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主方的要求,CIP3扩展CIP4,并公布了建立于CIP3的PPF和Adobe的PJIF基础上的JDF工作定义格式。JDF把电子商务和生产管理一并纳入数字化工作流程中,实现从商务到管理到生产整个大范围的体化整合。
JDF由Adobe、爱克发、海德堡和曼罗兰共同开发,后移交给CIP组织。2001年4月,CIP公布了JDF 1.0版,2002年4月公布了1.1最新版本。JDF使用可拓展语言XML编现实性其数据结构也是树型节点结构。它继承了PPF和PJTF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PPF本身的局限性,它将许多不同的标准或规模纳入一起,成为一个更有效和更优良的方案为今后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发展打下基础。
JDF的出现为印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必将为印刷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许多起专家已经把即将来临的德鲁巴2004印展称为“JDF德鲁巴”。JDF正处于取得空破性时展阶段,并将加速自动化过程的各个阶段联合成为连续生产过程。
另人欣慰的是,国内已经出现了基一动JDF的数字化工和流程系统,即方正畅游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畅游不仅支持JDF输入,而且其内部作业传票格式就是JDF。
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起源于1991年Print 91印展,当时是一台海德堡GTO小型胶印机安装印版直接成像装置,采用电火花烧蚀一种涂有硅层的聚酯印版,以无水印刷方式印刷。严格来讲,这还不是真正的数字印刷,只是DI胶印,即直接成像胶印。但它开数字印刷之先河。
1993年在IDEX印展上,爱克发展出了ChromaPress,Indigo展出了F-Print 1000,两者都采用了激光成像。
总的来说,数字印刷可分为无版数字印刷和有版数字印刷两大类。无版数字印刷的特征是实现可变数据印刷。目前无版数字印刷机可分为电子照相方式、电凝方式、喷墨方式三种。电子照相方式的数字印刷机如爱克发的Xeikon DCP系列和施乐公司的DOCUCOLOR系列等。喷墨方式的数字印刷机用途很广,其速度和分辨率以及色彩再现区域有很大区别。
从数字印刷发展来看,欧美等国年增长率在20%左右,我国数字印刷年增长率高达100%。以富士施乐为例,Docupint C1255近几年在国内已售出300多台,2003年一年销售量近100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数字印刷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前景必将更为广阔。
尽管如此,数字印刷绝对不会了代传统印刷,只能是对传统印刷的一种补充。
卷筒纸胶印
卷筒纸胶印机分为两大类,商业印刷机型和报纸印刷机型,也可以分为热固型(采用热烘干)和冷凝型。近年来,国外的热固性卷筒纸胶印向32、48页和更多的页数发展。在商业卷筒纸胶印方面,16页的机器仍在市场上占统治地位。曼罗兰和KBA(高宝)两家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海德宝最近宣布,调整生产计划,退出卷筒纸胶印机制造。
在德鲁巴2000之前,曼罗兰的第一台64页的Litoman IV卷筒纸胶印机就在奥地利一家印刷厂投产。新的超宽尺寸的机器最大纸宽度1.98米,纸带速度为每秒15.5米。
KBA公司去年推出KBA确良Cortina无水报纸胶印技术。这种机器与曼罗兰的Dicoweb相似,都在印版在机上成像,并能擦掉重新成像。
提高自动化程度是卷筒纸胶印机的发展趋势。例如,采用CIP3工作流程由印前接收预调油墨数据,自动换纸卷和纸卷供给,闭环式测量和调节系统,控制给墨量和套准规矩,半自动上版,是印后加工生产线越来越增加的印刷速度相一致。
近几年我国报业卷筒纸胶印发展迅速,引进多套大型印报机,使彩报质量显著提高。相比之下,商业卷筒胶印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国的卷筒纸印刷机制造水平不高,大型彩色胶轮主要靠进口。从发展来看,彩色期刊、高档杂志、画报等需要高水平的彩色胶轮印刷,市场前景看好。
单张纸胶印
单张纸胶印机向多色、多功能方向发展。如5色、6色、8色、10色甚至12色。多功能是指可能过自动翻转机构实现单面印刷和双面印刷切换。带连机上光、涂布和UV干燥装置等等。一次走纸生产率为2.6万印张/小时。
高速度也是当代胶印机的主要特征之一。如罗兰R900最高时可达18000张/小时。
超大尺寸是单张胶印机发展的又一特点,例如2004年4月开始生产罗兰900超大尺寸系列:1120×1620mm,1200×1620mm和1300×1850mm。高宝KBA Papida 205和KBA Papida 185两种超大尺寸系列(205×151cm和185×130cm)。
凹印发展情况
凹印在国外市场一直保持不进不退水平,市场份额占19%上下。大型卷筒纸凹印机主要承印彩色杂志和画报和包装材料。超大尺寸的第一台凹印卷筒纸机将于今年由Koenig & Bauer公司制成,其纸带宽度达4.32米。自2002年以来切路梯公司的凹印机以3.68米的宽度一直保持最宽的纸带记录。
CTP制版已成为凹印制版的主流。近年来我国在包装印刷中,凹印占90%以上的份额。据上海维尔特公司介绍,国内凹印CTP(主要指电雕机和激光雕刻机)的拥有量达500多台,从装机量来说,占世界第一位。如今全球凹印CTP总装机量不到2000台。中国凹印制版业的发展在某些程度上已经与世界接轨。国内使用CTP的近160家凹印制版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光是运城制版集团一家就拥有200多台电雕机,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综上所述,印刷新科技如何在我国发展?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国情出发。尽管近几年我国印刷技术和产品质量有很大进步,尤其在京、沪地区和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发展迅速。各地引进了不少新设备。但东西部地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发展不平衡。在硬件方面,无论是高速多色印刷机,高端的CTP系统,还是印后加工设备,都具有国际最先进水平,但在软件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设备的生产效率还不能充分发挥,技术管理跟不上。仍处于单独作业,尚未建立起数字化工作流程。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还不能整合成一体。这需要设备制造厂、软件开发商、生产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建立适合我们自己的工作流程。
我们要改变传统观念,印刷厂不光是印刷加工企业,其实印刷厂就是一站式印刷服务供应商。在迅速发展的印刷技术和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全面地对传统印刷工艺及客户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义。发达国家的印刷行业正在完成从工艺生产到工业生产的最终转变。从实际意义上讲,这意味着在客户、广告代理、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及物流之间的传统界线正在逐步消失。
印刷行业迟早将和其他工业一样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把客户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进行整合,经过整合的信息与通信系统将根据需求实现对生产的自动、灵活控制。据悉,今年的德鲁巴展览会将展示用于实现这一目标的管理系统。
[时间:2004-03-19 作者:徐世垣 来源:印刷发展趋势专题报告会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