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企业文化,加速企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当代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改变企业形象以及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注入到企业的管理之中,注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品牌的创立之中。未来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企业之间文化的较量。有人认为:一个企业“小胜靠技巧,中胜靠思路,大胜靠文化”,经济决定实力,文化决定魅力,经济决定地位,文化决定品位;高层面的市场竞争,是以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行为准则、精神境界等为内容的文化竞争;创业靠产品,做大靠制度。有没有一套先进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有没有现代管理理念的标志。世界名牌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及一些知名管理公司通过对企业文化功能的分析认为,企业经营策略、经营体制、领导艺术等重要因素。可以说,企业的生存、竞争与发展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创造企业文化,就是强化一个企业的独特性,它是无法模仿的,也是它和竞争者的最大差异。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中国农业出版社印刷厂领导层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创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十分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几年来,农印厂在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力;奖惩严明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注意创建和培育企业文化,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 刷新企业管理理念,统一全员思想观念。经过深入分析企业的现状和市场形势,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一系列企业文化建设框架和内容,譬如:

企业精神:精诚团结,拼搏竞争,改革发展,再造辉煌。

企业发展思路: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以印为主,多种经营;以法治厂,奖惩严明;改革创新,步步为赢。

企业经营理念:质量为天,诚信是金,效率为要,创新是魂。

企业客户理念:客户的认可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客户的要求是企业工作的标准,客户的满意是企业腾飞的翅膀。

企业质量理念:质量就是形象,质量就是人格。不重视质量的工人要下岗,不重视质量的干部要下台。

企业工作作风:快速反应,马上行动,严谨诚实,高效有序。

企业用人观念:不求圣人;不求完人,但求能人;不求无过,但求立功。

这些企业文化理念,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灌输,已逐步成为农印厂每一个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依据。

二、 改造厂容厂貌,树立企业新形象。经历过连续六年亏损的农印厂,曾是一个厂房破旧,道路破损,杂乱无章的大作坊。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外部形象令工人作难,令客户止步,期待彻底改造。但几百万的改造资金,对于一个刚刚扭亏的企业来说谈何容易!厂党委一班人认为:企业要生存,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没有资金我们贷款、集资也要干。农印人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上帝”——农业部和出版社的领导对农印厂领导班子的自信、胆略和务实进取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破例拨款予以大力支持。就这样,农印厂用了九个月的时间,边生产边改造,新修缮了3000平方米、装修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使车间变得宽敞明亮;新建的配电室,使生产动力有了充分保障;新建道路1800平方米,使厂区通行更顺畅;植草种花1500平方米,使厂区草绿花香;安装路灯68个,楼顶安装的厂名大字霓虹灯,使厂区夜间如市区般漂亮,彩灯闪烁,景色怡人。凡是一年前曾来过,今天又再次到农印厂的人,无不惊叹农印厂面貌的巨变!厂区改造完成之后,为了把物质变精神,精神再转化为物质,农印厂发动全厂职工,开展了“爱我工厂,建我家园,美化环境,树立形象”的活动,要求每个职工说一句心里话:可以是感受、祝愿、决心或希望。从厂长到工人,从正式工到临时工,机台领机到锅炉工及保洁员,每个人都写了一句肺腑之言。如:“我自豪——因为我是农印厂人。”“厂因我兴,我因厂荣”。“同心协力,尽职尽责,农印明天更美好”等等。厂里把工人的这些心里话都编印成册,组织大家阅读,有的车间还做成大牌子挂在车间门口,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三、亲情关爱每一个员工,培育企业凝聚力。从2001年开始,农印厂实施“爱心工程”。具体作法是:每年给逢五、逢十岁生日的职工赠送生日蛋糕;给结婚、生子、子女考上大学的职工发送贺礼;给退休、调离的职工开欢送会,办送别宴,送纪念品;给年满80周岁的退休职工每月发50元长寿补贴等等。

四、鼓励员工业余学习,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农印厂希望建立学习型企业,提倡职工在职自学,如:鼓励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函授、面授、电大、短期培训,目前已有三名厂级领导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在职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有两名中层干部参加了电大学习。有30多名工人参加了不同专业的业余学习。对于干部工人提出外出学习专业技术要求的,厂领导网开一面,提供方便,报销学费。总之,只要对提高职工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有利,厂领导就予以大力支持。通过逐步建立学习型企业,促进员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通过学习、充电来提高员工文化层次,提高专业技能,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品位。

通过几年来创建企业文化,农印厂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企业也受益匪浅:

一、 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工人们说,工厂想着工人,工人更爱工厂。大家真正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去关心它、爱护它、建设它。工厂有难大家帮。几年来工厂发展生产需要增加设备,只要一动员,大家都争先恐后集资支持,有的甚至把准备买房子、买家具、结婚用的钱也拿来给工厂应急。四年来,农印厂共新增设备36台(件),投资1800多万元,其中1200万元是工人集资。

二、 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由于工厂加强了质量管理,完善了服务工作,提高了生产能力,活源不断增加,工人劳动量明显加大,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而且长年很少休息节假日,有的人因此多次推迟结婚,有的带病工作,有的忙得无暇辅导子女,但工人们无怨无悔。正是工人们这种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拼命工作,才使农印厂生产大发展:加工产值从1998年的405万元,迅速增加到去年的2181万元,平均递增30%以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

团结稳定,人才兴旺。亏损时的农印厂领导班子不团结,中层之间不和谐,工人之间是非多,告状不间断。如今农印厂党委一班人团结协作,心齐风正,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层干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工人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厂里上下都在谋发展、干实事、创业绩、比贡献。尽管改革也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如:质量不合格会有人受罚,表现不好会有工人待岗,观念落后的干部会被淘汰,但没有一个人因此上访告状。现在,工人表扬厂领导的多了,提合理化建议的多了,方方面面支持工厂发展的多了。工厂领导层的发展思路及建议,每每以绝对优势的票数在职代会上通过。企业初步形成了兴旺的人气和快速发展的精神力量。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这可以说是对农印厂过去成绩原因的解释,也是对农印厂今后努力方向的指引。

[时间:2004-01-19  作者:北京印刷信息  来源:北京印刷信息]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