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机制造:仿造也要走出国门

  “对不起,这台机器不能进行拍照。”这是笔者在刚刚结束的北方展上拍照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笔者在8号馆某企业展位拍摄仪表照片时,遭到了工作人员的阻拦。不是介绍设备性能,也不是提供帮助,而是禁止拍照。尤其当笔者拍摄设备细节时,受到的阻拦更甚。更有甚者,在所有的参展设备上都挂起了禁止拍照的牌子。

  其实展会上设备禁止拍照的历史由来已久。某企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不让拍照主要是因为担心有的企业通过拍照仿造自己的设备,因为以前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关于这个现象,印刷机械专家韩晓良表示“现在的市场竞争很激烈,不像过去可能需要拆检设备才能了解一台机器,现在通过拍照,弄清楚设备原理之后仿制很容易,所以现在企业看护得非常严。”“现在一个新产品刚在市场上出现,很快就会有仿制品出现。虽然专利技术可以保护,但是这种新的创意,思维,自己的东西并不太多。”

  前不久刚刚公布的印刷工业产值显示,印刷设备总产值是150亿人民币,其中进口金额为14.21亿美元,出口金额为5.9亿美元,进口额超过出口额近2倍多。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低于国外企业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即便有一些走自主研发之路的企业,但仍处在追赶国外脚步的水平。而国内企业之间相互的仿造,无异于慢性自杀。韩晓良老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痛心地表示“国内的仿制是一种重复的仿制,缺乏创新的仿制,对市场竞争来说是一种危害,因为每一种产品当有三四家甚至更多企业仿制,造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的重要技术很难得到保护,所以有些大企业现在出现亏损,经营困难,其中一条原因就是,它的产品被全行业仿制,已经大批量生产,而它的企业生产却变得非常困难。”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国内抄国内,“不仅形成内耗,另外也导致整个产品的产业化水平非常低,一个产品好多企业都在做,等于在做重复生产。”

  北京嘉和顶新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耀先生谈到这个问题也表示“仿照其实不光是中国在进行仿照,其实日本的一些企业之间也会对一台优秀的机器仿照,最主要是产品质量。我们最近新推出的日本某企业的一台机器,从试制到现在第一台设备出售,历经三年,在中国的客户中免费使用一年,进行了几千万的试印,前一段又在工厂试车一年时间,整整研制三年,才开始向美国、欧洲提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中国的厂商,急功近利,投入产品以后马上就想获得产出,但慢工出细活,快就会导致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加上材料本身不过关,一些基础部件,工艺,没有掌握好的时候就投入市场,往往容易失败。”

  我们可以理解建国初期技术缺乏,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仿制设备,但在已经步入印刷大国的行列正在向印刷强国转变的行列后,我们是不是应该转型走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呢?诚然,仿造不是不可以的,但就算一定要仿制,是不是可以走出国门,并且加上一点创新呢?韩晓良提到,即使是仿制,也应该仿制目标放在国外,而不应停留在国内,这样无形中也是把高端的技术引入了国内,提高了国内的设备制造水平。同样是仿制,韩国、日本等企业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已经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已经走在了中国前面,我们是不是应该也把眼光放得长远点?

[时间:2010-08-06  作者:艾婷  来源:慧聪]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