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之我见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既是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尽快走出经营困境的治本之策,也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持续全面发展的关键。

   笔者依据有关信息与实践经验,现对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一孔之见,愿与各位领导和同仁交流。

   一、职工队伍素质基本状况 

   1、思想趋利化

   过去工人阶级是企业主人翁、国家的领导阶级,政治地位很高。不仅高过农民,而且高过了知识分子。改革开放 20多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改革,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变动最剧烈,尤其在许多改制与非公企业,工人的地位落差最大。不少人不仅与知识分子差距大,而且与公务员,甚至农民的差距也大,成为基本状况最复杂的一个阶级。有些职工的贫困状况令人寒心。因此,现在职工思想上趋利化十分严重。既没有老一代职工的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也没有军人那鲜明的社会责任意识。绝大多数人寻找职业,进入工厂,选择岗位,从事工作的唯一标准就是收入高低。收入高,苦点累点尚可考虑。收入低,尽管十分轻松,也不愿意。在工作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劳动与报酬的平衡。如果劳酬相符,可以坚持干;如果劳酬不符,高了坚持,低了跳槽。尤其在民营企业,因为趋利化而导致职工流动十分频繁。过去一个职工一个企业干终生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一个职工到多个企业去寻找职业成为普遍现象。追逐利益不再是羞于出口的问题,而成为年轻职工择业的第一追求。难怪许多招聘企业招牌上最大的数字是工资。

  2、道德多元化

  道德是随历史与现实而变化的。过去企业是大家的,大家是企业主人。所以企业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职工也增长对企业的忠诚与热爱。企业与职工生死与共。现在随着企业市场化运作,生生死死,十分平常。职工在剧烈而多变的形势面前,道德呈多元化趋势。有些优势企业,仍在千方百计培养职工的忠诚意识;有些竞争激烈的企业,则强调职工的适应能力;有些劣势企业,更多的声明炒员工鱿鱼意识。职工在各个企业文化与形势面前,也自我选择道德标准与趋向。有的敬业爱岗;有的苦练基本功;有的则频繁跳槽;有的则混日子;有的干脆离开工厂,进入娱乐场或赌场。职工队伍在严重分化。敬业爱岗是主流,通过诚实劳动挣工资养家糊口,但也不能轻视职工队伍中道德下滑的现象。技术不精,工作懈怠,好吃懒做,流入社会混混中的人,已成为社会危害。

  3、科学知识化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过去博学多识人的特征。比较上一代职工,新一代职工的科学知识,普遍提高。绝大多数人是大专以上毕业生,有接受科学知识的深厚经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军事科学、医学、心理学等都有涉猎。所以说,新一代职工的科学素养是最高的,加之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科技知识更达到普及化,深入化,甚至系统化。这种素质状况,利于职工去接受高一层教育,有利于其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有利于其从事创新性工作。

  4、知识实用化

  知识浩如烟海。生有涯而学无涯。过去职工掌握知识大多是政治化内容,经验化传授,零碎化结构。现在则呈现实用化状态。经过学校系统化学习,职工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在工作中,更多的是活学活用,实用先学。掌握法律知识,首先学习的是《劳动合同法》等;吸收文化知识,首先钻研的是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实践职业生涯,首先学习与掌握的是工作的基本技能;面对企业发展,首先学习的是行业中领先的技术;针对现代通信技术,首先学习的是使用手机与上网,在广阔的信息世界搜寻有用的知识;在美的家庭建设中,首先学习爱情、烹饪与育儿知识;在理财活动中,首先学习股票与基金知识;在人际交流中,首先学习的是公关知识。总之是学习知识,实在、实际、实用。对于一时半会用不上的知识,一般是不会花费过多精力的。据统计,职工读书的积极性在下降。而学习实用知识,听取有关讲座的比例在上升。 

   5、技能专业化

  过去企业招工进入渠道较多。有下乡知青、农村接班顶替、复转军人、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个别关系户。现在则比较规范,一律从人才市场招聘。招聘有严格标准和条件要求,什么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专业,往往是依葫芦画瓢,按图索骥。这样选拔的职工,往往是理论基础较好,加之有一定的实习经验,往往能迅速上岗,进入角色,大大减少了职工与岗位间的磨合时间,职工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特别是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变化,各个专业细化,技术的专业化程度更高。作为员工往往是专业分工更明确,技术更具有独特性。其在工作中的不可取代性加强,其专业化的程度更高。更易于出成果,上水平,成为行家里手。 

  6、体能在弱化

  比起上一代职工,新一代职工的智能在提升,但体能在下降。其身体的爆发力、耐力,思想上吃苦耐劳作风,互助精神等明显弱化。在一些优势企业,经常性加班延点,赶制订单,许多年轻职工便受不了,往往是叫苦连天,这叫企业领导很烦恼。在许多民营企业,老板一遇到不愿意加班和吃亏的职工,便心生炒鱿鱼意识。许多青工也叫苦连天,不是我们不想干,而是忍受不了那疲劳。体力实在支撑不住。

  二、造成职工队伍素质状况的原因分析

  1、经济市场化

  全社会改革选取市场化方向,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喷发。但等价交换,商品化,利益化,则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有利可图则干,无利可图不干。急功近利、短期化行为,甚至弄虚作假,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的现象也出现,这对职工思想以严重损害。职工变得更浮躁,更重视物质利益,更难以耐下性子投资全面而长远的素质建设。只能是什么有用学什么,什么有利干什么,什么收效快做什么,至于全面的、长远的,根本的素质建设,只能是束之高阁了。

  2、经历单一化

  由校门到厂门,现代年轻职工的经历十分单一。优点是知识储备充足,缺点是意志磨练不够,社会阅历不足。在思想道德与文化技术素质的提升过程中,缺乏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特别在处理许多人生与职业中的重大问题时,不是片面化,便是极端化,总是难以在全方位比较中选取理性,在冷静中积极思考。往往情绪化待人处事。对脾气了便是铁哥们,如果一言不和,马上翻脸,甚至大打出手。

  3、生活个性化

  过去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党的思想往往贯穿在职工的生活中。上班有集体教育,下班也有组织监督。个人生活高度政治化,规范化。甚至到了个人婚恋也要领导批准。现在职工个人生活完全私人化,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职工选择个人生活的时空界限大大扩展。在个人业余时间,可以读书,可以干家务,可以炒股票,可以娱乐,甚至可以打麻将,玩电脑。这 种个性化,有利于舒展个人情怀,达到一种自由自在。但也不利于快速统一地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有人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大踏步提高了个人技能与素质,有人则因业余生活的过度放逐而导致技能与整体素质的下降。 

  4、职业多样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健全,职工个人就业的机率加大。你可以从事这个职业,也可以跳槽另一个职业。甚至今日是制造业,明日便到服务业。职业上的多样化选择,使许多年轻职工充分享受到了从业的自由,但明显不利于专业技术素质的提升。东一鎯头西一锤,一曝十寒,除了体验的丰富,很难有专业技能的高精尖的提升。 

  5、利益金钱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购物要钱,买房要钱,子女上学要钱,看病更要钱。钱成为生活的主宰,职业的核心。于是选择职业,从事工作,一切以金钱为目标。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无钱不干。至于提高素质这些基础性、长远性的目标,则很少有人去认真考虑,只能是一点一滴去积累。循序渐进去增长。更遑论什么全面素质、高尚修养、远大目标。许多人慨叹。人都变得庸俗了,务实了。自然也就少了崇高,少了某种远大了。[next]

  6、竞争白热化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无论是国际与国内,还是个别行业、企业,岗位之间的优胜劣汰竞争更趋激烈。同一市场下,有的企业兴旺发达,有的企业衰败倒闭。同一企业内,有的人学而有成,收入颇丰,有的则被炒鱿鱼。一切差距源于竞争,竞争使优者更优,劣者更劣。于是,各种歪竞争、抗竞争、怕竞争的人与思想产生。这严重影响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多数人迎难而上,凭本事吃饭,靠竞争生存。一少部分人则搞歪门邪道,甚至退出竞争。

  三、如何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1、学习终身化

  学习是人成才的最好途径。过去学习靠学校教育一次完成,终生受用。现在则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据统计,大学毕业五年后知识必须更新,否则难以胜任工作。作为企业的广大员工,大多数是大专毕业,部分是高中毕业,少数是初中毕业,知识更新换代更要加速。要把学习当作终身事业,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甚至要贯穿人生全过程。作为企业,要制定建设学习型企业、造就知识型员工的规划与制度,把这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一项基础工程,、希望工程,永久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决不能因为领导人更换而随意更换,也不能因企业困难而中断。要一代一代去抓,一年一年地落实,真正形成为企业一种文化,一种自觉追求,一种始终不渝的目标。作为员工,要自觉地制定个人成才计划与职业生涯目标,把学习当作个人成长成材的终南捷径。在学习内容上,既要学习专业化知识,也要学习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更要学习法律知识,社会公德,政治理论知识。在学习目标上,既要立足岗位成才,也要努力做一个好公民,社会典范,成为新时代新风尚的践行者。在学习的方法上,既要注重自学,也要参与到集体的学习中,互动提升。既要注重书本学习,更要注重实践中的传帮带。既要注重掌握工作业务的一般知识,更要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是无论企业与员工,要认清知识时代的形势特点,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人人学习,终生学习。

  2、培训经常化

  培训是企业提升员工素质的最佳途径。通过集中培训,职工成材不仅速度快,而且数量大,质量高。作为企业,必须围绕生产经营与管理目标,采取既集中又分散,既注重一般,更加强针对性的办法,分门别类,对各个层次与岗位的员工予以培训。培训既可以短期,也可以长期,既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也可以业余时间;既可以外聘教师,也可以名师带徒;既可以项目培训,也可以全面培训。总之要有规划,有方案,有措施,有场地,有人员,有经费,有组织,有考核。实践证明,企业优秀的团队是靠严密科学的培训而制造出来的,而优秀的团队一定会支撑与保障企业成为市场中的通吃者。我们看到,无论是海尔,还 是华为,他们之所以成长为世界 500强,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善于打造优秀的员工队伍,靠几十年如一日地全面而扎实的培训,一个员工一个员工地提高,年年月月不断进步,终于使企业成为市场海浪中的打不垮的战舰。而许多昙花一现的企业,表面上是倒在资金短缺或一项错误决策上,实质上是缺乏一支在生产经营中敢打胜仗硬仗的核心员工队伍,是缺乏对员工扎实而有效的培训。因此一切有作为的企业,一方面要谋求有个好班子,好产品,另一方面更要努力培训出一支各项素质全面而过硬的职工队伍,这才是企业致胜之本。 

  3、工作事业化

  员工在工作中有无理想、雄心、志向、远大目标,往往结果大不相同。有的员工,把工作岗位仅仅当作挣钱的地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结果别说成才进步,就是保住岗位,也难上加难。多年来许多员工之所以下岗失业,不无这样的原因。大多数员工,把工作岗位当作成才成业的战场,从进入工作那一天起,便有计划、有目标、有决心、有行动,学一样,看三样,会多样。既善于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化学起,更善于从宏观与整体角度来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特别是在对工作充满了热爱,充满了一种敬仰,充满了一种不成专家不罢休的奋斗精神,结果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利,越干越提高。如今许多企业中的明星员工,行家里手,业务技能尖子几乎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必须站在时代与企业发展的高度,必须遵循员工成才成长的规律,去引导和激励员工,努力把职业当作事业去干。首先要热爱,其次要刻苦钻研,第三要持之以恒。一个员工一旦树立职业就是事业,工作就是奋斗的现代理念,那么,其成才的速度与质量肯定会胜人一筹。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都树立职业就是事业,勇于去终生不懈热爱与奋斗,那么激发的发展与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无与伦比的。作为企业,要善于运用理想和激情,点燃职工干事业的雄心。作为员工,唯有职业事业化,才能超越各种思想与行动的障碍,快速度、高质量的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金牌员工,高薪员工。

  4、技能精益化

  与其说这是一个学历至上的时代,不如说这是一个能力至上的时代。人的能力被市场分解为三六九等,而结果却差之无地。有的人,只能是普遍劳动者,有的人却可以成为富过百亿的大亨。人与人的能力差异,既有天生的因素,但更被实践分化到了极致。能力至上,能者通吃,几乎成为一项市场规则。作为工会组织,虽说要扶贫帮困,恪尽平等关爱之职能。但作为企业,必须倡导技能精益化的文化。作为职工,更要勇于修炼自己的业务技能,熟能生巧,巧能生华,直到在本单位、本行业,甚至全国范围内,无人可比,无法替代,为此唯大、唯精、唯绝、唯优。这才是企业最理想和珍爱的员工,也是员工事业的辉煌境界。我们痛心地看到,许多职工由于平时懒于学习,疏于修炼,怯于奋斗,结果几十年如一日只能干一个重复性的工作,结果企业随时可以炒鱿鱼,个人境况越来越差。我们又欣喜地看到,企业中许多职工紧紧抓住时代的主潮,在岗位中苦练基本功,既学理论,掌握原理,又重实践,千方百计提高操作技能,结果越干越精,岗位成才,领导欣赏,个人收入猛增。我们更兴奋地看到,有一部分职工,学业基础雄厚,业务技能卓越,善于不断改进工艺,创造性工作,不仅为企业节约大量材料费用,而且个人也被提拔重用,逐步走向了技术高管、企业主管、高层主管岗位。企业与社会对能力至上的导向和职工以技能精益化为成才目标的氛围与文化,不仅能大大加快提升职工整体队伍素质,也会使企业与社会充满一种创业、创造、创新的力量。

  5、追求全面化

   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党的干部政策是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品德上群众信得过的人才。作为现代企业,对员工的需求目标也应是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业务素质全面提升的人才 群体。唯全面才能素质过硬,唯过硬才能体现全面。实践证明,职工素质是个集合体。只有各项要素都过硬,才能成就为一个优秀人才。否则,任何一项要素不过硬,不是难以成大才,便是难以胜大任。有人尖锐指出,思想有问题是危险品,身体有问题是废品,能力有问题是次品。企业大量实践证明,既然称人才,必须是全面发展者。唯全面发展,才能担当企业的各项重任。尤其在这个人才济济,能力至上,竞争激烈的时代面前,企业唯才是举是必然选择,而员工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努力成才,才是唯一出路。要重视思想的培养,自觉接受党的先进正确理论的武装,特别要坚定人生的远大志向,自觉与时代、企业的发展相协调;要注重品德的养成,不被各种错误的思潮所诱惑,勤奋苦干,自觉学习,为人忠诚,热爱本职;要勇于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头脑,雄厚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把职业当作事业干,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师傅学,向先进人物学,苦练基本功,努力做本岗位、本专业、本行业的技能高手;要加强体能锻炼,强健体魄。尤其要修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中多流汗,多出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且有能力干好。以过硬的素质接受企业交给的各项艰巨任务的考验。总之员工素质全面才叫人才,企业唯拥有素质全面的职工才能立足市场,才有抗击各种挑战的人力资本。 

  6、典型示范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过去我们在共和国工业发展历程中,树立了王进喜、吴桂贤等一大批光彩夺目的先进典型,产生了巨大的带动示范力量。现代我们推进工业化建设,涌现出了许振超、李斌、包启凡、窦铁成等一大批知识型员工,他们用鲜活的业绩激励一大批青年在本职岗位上奋进。作为各个企业,要充分运用典型示范的管理手段,随时随地抓取企业各项工作中的先进人物予以树立。用宣传来弘扬其榜样的精神;用奖励来示范广大员工学习;用教育来达到一种“一花引来百花开”的典型带动效应。作为员工,要自觉寻找身边的先进典型,要虚心向先进典型学习,更要在思想上、技能上、实践中向先进典型看齐。这样才能充满职业的动力与明确的目标。市总工会每年都要通过建功立业与劳动竞赛等形式,选树一大批岗位成才的优秀职工,这对企业职工队伍与素质提升作用极大。希望我们的职工、企业、社会能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巨大威力,把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百年工程,人人得实惠,企业享利益,社会得发展。

  7、身心健康化

  身体是工作的本钱。面对广大年轻职工身体在弱化的现实,作为企业,要有加强体育运动、增强员工身体与素质的计划安排、可以发扬光大优良传统,做工间操,开展职工越野赛,开展职工运动会,提倡业余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加大投入,兴建健身房,配备现代化的健身设施;可以开展健康生活知识专题讲座,教育引导职工科学生活,注意营养,减食垃圾食品;可以坚持经常性体检,及时发现职工身体上的各种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健康;可以开展拓展培训,利用先进的设备与场地,对职工的身体与意志力以强化训练;可以开展远游活动,爬山涉水,也强化职工体能。当然特别重要的是在工作场地与岗位进行身体安全保护与各项基础能力的培训。提倡吃苦耐劳,提高生产劳动的耐力和韧力。

  与此同时,也要对职工的心理素质予以高度关注。随着职场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职工的心理难以承受,或多或少出现了问题。轻到烦躁、苦恼、郁闷,情绪极不稳定,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冷若冰霜;重到有厌世、轻生、自杀倾向。心理问题一旦出现,轻到影响班组团结,家庭生活,重到影响劳动质量,职工生命安全。因此,许多城市与企业已经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设立心理咨询师,随时对员工的心理素质以断、救治、引导、健全。作为内陆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尽其所能地予以切实行动。一旦发现职工有心理问题,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予以救治。作为员工,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要善于入乎职场去巧妙竞争,又要勇于出乎职 场以休闲心身。劳逸结合,动静自如,淡薄名利,笑对人生。如此健康心态,才能将职业与人生两大责任尽善尽美完成。

  8、提升制度化

  全面提升职工素质工程是一项百年大计,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一年半载可以完成的。既要长时间扎扎实实地努力,也要各个企业都集合配置各方面的能力与要素去工作,特别要全社会营造氛围,形成制度,以法律化的手段去强力推进,那么,我们企业提升职工素质的目标才有希望,我们全民社会素质提高才有保障,我们做负责任大国、能干大事的国家、说话起作用的民族的目标才能实现。万丈高楼平地起。万里长城是靠一砖一石垒起来的。作为我国工业现代化中最基础的企业,要既有提升职工素质的宏图远志与卓越计划,更要有一系列规章制度支撑计划与保障目标的实施。制度最具持久性,稳定性,权威性。一旦提升职工素质形成制度,就会保证执行,更会保证效果。当然这个制度要具体,要全面,要过硬。所谓具体,要对提升职工素质的时间、场地,人员,经费、目标、内容、方式,效果等予以规定和安排。所谓全面,即对职工素质既要基础培训,也要专业培训,既要一般培训,也要创新培训,培训要针对具体岗位与任务,也要保证全面到位。管理中短板原理告诫我们,木桶中的水高度往往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因此提升素质培训也要从员工最薄弱的环节抓起,从影响企业加快发展的要素抓起,提高针对性,加强时效性。所谓过硬,就是培训不能走过场,要实打实,在过程中严密,从结果中追求。务求企业培训与职工成才、企业成长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相得益彰。共存共荣。作为职工,要从提升素质的制度化中感到力量、希望。所谓力量,就是企业素质提升是一项大事,一项责任,一项目标。员工不能采取可有可无,于己无关的态度,而是要与自己的职业、岗位生涯、企业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去服从,积极去行动。所谓希望就是企业将整体命运与职工个人职业生涯联系起来,致力于做大做强,这是企业负责任的表现,也是职工很幸运的事业。希望就在那企业与职工的双向互动之中。企业需要日益增多的高素质的职工来创新发展,员工依靠良好发展的企业而实现个人价值。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一旦企业与职工结成命运共同体,利益联合体,那么,企业素质提升工程的制度化才能收获到最大成效。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也必然如此。公民生长力量,国家才有希望。国家谋求强大,靠的是公民的素质高强。

  9、配置市场化

  过去企业录用员工是政府下指标,企业来实施。员工一旦进入企业,便成为“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这种僵化机制,严重束缚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现在企业都是进行大刀阔斧的人事制度改革,尤其是全社会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更给企业以用工自主权。作为企业,应当紧紧抓住目前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充足和几近过剩的优势资源状况,结合内部生产与长远发展目标,积极招聘一大批素质过硬的人才,尤其是大学生,既储备人才,更对内部人才结构予以优化配置。胜任工作的继续留用;不胜任工作的,果断淘汰;企业急需要的,立即招聘。用良好的优胜劣汰机制达到对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笔者所在企业是国企改制为民营企业的,私人老板采取一种全国范围内招聘配置员工,其整体质量远远优于国企时死水一潭的状况,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就是卓越,明显显现出一种奋发创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国企那种用人上的僵化机制被打破是势所必然。企业要提高员工素质,走市场化配置与建立竞争机制是一条必胜之路。企业只有做到员工有进有出,不断优化结构,补充新鲜血液,才能保持员工队伍素质的稳步提升。这种机制运作比内部培训成本低,见效快,质量优。因此,作为员工,要时刻树立危机意识,市场观念,要想达到职业生涯的平稳与长久,要想实现职业理想与价值,必须加速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与忠诚企业、奉献岗位的优秀人才。

[时间:2009-07-14  作者:李润林  来源:油墨资讯]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