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2008年以来走访了一些印刷企业,所到之处总会听到一些怨言,反映了当前印刷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1. 印刷工价越来越低,利润微乎其微。
翻开北京市1994年制订的工价本,以单张纸胶印印刷工价为例,其每色令的工价为40多元;但10多年以后,不升反降,在实际印刷市场交易中,印刷工价已降到每色令18元;商业轮转胶印印刷的工价甚至降到每色令13元的低价,据说还有更低的。这与以前的单色黑白印刷工价几乎等同,这是1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低价。更有甚者,据说印刷工价还有下滑的趋势。面对如此低的工价,印刷厂不干又不行,干了又要赔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出现了书价年年涨,印刷工价年年降的怪现象。难怪有人说出版社是坐着挣钱,书店是站着挣钱,印刷厂是跪着要钱。
2. 企业竞争激烈,互相压价两败俱伤。
十五计划以来,我国的印刷企业又得到新的发展。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2年全国共有印刷企业162 527家;到了2007年底全国印刷企业发展到187 875家;净增25 000多家。同时原有的印刷厂总是千方百计地扩大再生产,导致总的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僧多粥少,加剧了互相竞争,有的企业往往不遵守行业自律公约,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结果造成两败俱伤,印刷工价被压得越来越低。
3. 客户拖欠款严重,印刷厂叫苦连天。
印刷工价不断走低巳经给印刷厂带来严重困难,而客户拖欠印刷厂的印刷加工费越来越严重,使印刷厂雪上加霜。许多客户拖上一年、两年是普遍现象。过去一向信誉较好的出版社、杂志社现在拖欠现象也比较普遍,企业往往敢怒而不敢言。有的印刷厂特别是包装装潢印刷厂因为印前投入纸张、原辅材料花费很大,印后又收不回钱,生产周转的流动资金很快耗尽,因此印刷厂往往很快被拖得被迫停产,有的甚至破产。目前,拖欠款已成为一种顽症,危害着出版印刷秩序。
4. 企业负担沉重,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近几年来,印刷业遭遇通货膨胀的影响,大大加重企业的负担,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利润大幅度下滑。如纸张上涨了30%左右;油墨、PS版等印刷原辅材料也大幅度上涨;水、电、煤、燃气等价格上调;进口印刷设备除了极少数印刷厂以外,绝大多数印刷厂都不能享受免税的优惠,而且征税额度高达30%左右;职工工资需要不断增长……上述因素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负担,许多印刷厂甚至是亏损,经营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上述问题目前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由于印刷业不景气,国内外印刷设备在国内的销售也大幅度下降。据了解,2008年以来国外 6 大著名品牌的胶印机销售量下降幅度大大超过2007年;国内印机制造业也不景气,销售量也大幅度下降。这将对我国印刷业的持续、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造成上述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刷生产能力过剩。因此,有关部门特别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部门要认真把好关,做好总量控制,力求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并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干扰。
关于印刷工价问题,要发挥出版协会、印刷协会的作用,结合现阶段实际,组织出版社、印刷厂专家共同研究,反复论证修订印刷工价。江西省印刷复制协会组织出版、印刷单位专家对省内外书刊印刷工价进行调研和论证,制订《江西省书刊行业指导工价》对规范江西省印刷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双赢,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各地学习推广。但它还不是强制执行的行政文件,要让出版部门接受,成为印刷厂自律公约,尚须各方作出很大努力,特别需要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关于客户拖欠印刷款问题,这是一个提高社会诚信的问题。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进行诚信道德的教育,提高企事业负责人的诚信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要采取自律公约以及行政手段等形式加以规范。要像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那样来处理一些部门拖欠印刷费的问题。要把拖欠印刷费的问题作为年终考核出版社的一个条件。这就需要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了。
关于印刷原材料、水、电、燃气等生产资料涨价问题,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要想缓解矛盾,降低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损失,只有通过增产节约、开源节流的办法来减少损失,从多方面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寻求、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广东一些民营印刷企业尝试到国外办厂接外单,国外印刷工价比国内高,诚信好、法律健全、回款快,能取得良好效果。
至于争取优惠政策问题,我觉得一方面要继续争取,另一方面不要抱太大的期望。书刊印刷厂要求享受13%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反映、交涉了10几年,批准后执行起来十分艰难。可见要争取这一优惠政策阻力有多大。
[时间:2009-04-03 作者:杨方明 来源:印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