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型、粗放型、加工型——这是过去人们对浙江省广大企业群特点的普遍印象。然而,就是这三类企业,在当前经济运行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倒逼”之下,都纷纷创新,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突围与生存模式:市场多元化、管理精益化、产业下游化。
出口型企业:鸡蛋放多个篮子里
浙江是一个出口型省份,据介绍,全省经济出口依存度已达52%。现在工业经济中最困难的就是外贸出口企业,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税率下调、国际贸易壁垒等多重因素影响,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浙江出口型企业开始走出一条市场多元化的路子,学会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企业原来的市场结构里欧美占了80%。而近一段时间,由于企业大力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欧美市场的比例下调到60%左右,同时扩大在香港的销售。2007年香港本港销售仅1000万港币,现在已经扩大到3000万港币,同时面向内地的内销也开始启动,开一些门面店,主做国内的批发与零售。
浙江不少服装、丝绸生产企业,都纷纷开始选择从出口转向内销。年产值2.6亿元人民币的浙江多蒙佳乐服饰有限公司主要以出口为主,外销70%以欧元结算,30%以美元结算,他们算过一笔账:人民币每升值1%,本行业利润就下降6%。为此,公司开始准备开发国内市场。此外对于欧洲的一些订单,也尽可能往亚洲转移。
多年以来,浙江外贸企业普遍重外销,轻内销,进出口结构长期失衡。出口不仅成为不少企业的偏好,甚至产生路径依赖,不少企业只会做出口,而且不少出口以美元作为结算币种。以浙江省天台县为例,2007年全年合计收汇2.95亿美元,其中用美元作结算币种的2.85亿美元,占96.6%
出口市场多元化,外销转内销,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多条腿走路,分散风险。美国与欧盟等传统贸易伙伴占浙江省市场份额比例在逐年降低,南美、东南亚及国内等新兴市场的比重在上升,从本身上就消化了不少汇率带来的市场风险,同时企业也会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粗放型企业:精打细算减“内耗”
上游原材料涨价,在下游环节释放不出的情况下,如何在企业内部生产环节中降低成本?在当前形势下,这已成为浙江省一些习惯于粗放生产的企业必须思考的话题,在管理上精打细算,力求精益化,已成为不少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浙江长兴县,上游钢材的涨价,一直是困扰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难题。为此,企业对生产进行精益化管理,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比如从烧油改为烧天然气,就为企业每年节省200万元的成本;再比如企业年产80万台运输机械车,把车子的活动推杆改为固定推杆一项,每车就可节省 5 元成本。
为实现精益化管理,浙江省不少企业花重金从外面聘请管理专家,对生产流程进行改造。天能国际集团引进国际上知名管理机构台湾健峰集团,对企业生产现场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2008年 1 月到 7 月实施,预计可为企业产生2000多万元的效益。生产厨具的温岭市的爱仕达公司吸收国外优秀管理经验,实施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4700多万元。
加工型企业:往产业链下游走
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是浙江省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不少企业主认识到,在国际性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引发通胀的背景下,省内以加工型为主的企业本身产能过大,又处于生产链条的中游,产品如果没有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上游产品的提价相当部分很难传递到下游。
如在浙江珍珠之乡诸暨市山下湖镇生产的珍珠一年有150亿元产值,占据全球80%的市场,可原先90%出口的都是初级产品,国外拿到初级产品加工后可以升值近10倍。生产成本提价后,因为是处在中间的加工环节,生产价格提不起来。摆脱困境的办法是,自己做国际市场的终端,而不仅仅是半成品或原料提供商。据介绍,本地有的企业开发了纳米珍珠粉,一公斤卖到2000元;有的开发了珍珠纤维,在内衣、衬衣与床上用品中使用,附加值都得到极大提高,销售压力也明显减轻。
在80%以上产品出口的浙江车头制药有限公司,受上游化工原料涨价影响,部分药业企业销售压力加大。为此,公司已定下来产品生产的方向,准备向下游制剂、成品药方向发展。还有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结构也已经有所调整,制剂与成品药占据了将近一半左右。据统计2008年 1 - 5 月,上游原辅料价格提高20%-25%,公司对部分药品也进行比例大致相当的提价,整个销售额与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18%和23%,这部分得益于下游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时间:2009-04-02 来源:印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