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币制发展
香港是中国大陆南方边陲的一个小岛,因历史的问题,清朝政府签下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及九龙半岛部分土地割让给英国,英政府自1841年起在香港实施殖民统治,在开埠初期,香港并无本身的钱币,除仍沿用大陆通用的银元和铜钱外,也流通外商用以交易的银币,当时颇为流行的通用货币有西班牙银元和墨西哥银元,其他国家的货币如印度卢比、英国、日本和美国银元也可用作交易,币制颇为混乱。1845年5月,港英政府颁令将本洋( 西班牙八雷尔银元) Carolus dollars、鹰洋(墨西哥八雷尔银元) Maxican 8 reales silver coin、其他南美国家的银元及中国的制钱并列为法偿货币,但是港府征收的税收及英藉僱员的薪金却以英镑为计算单位,在港府当年的岁收之中却只有约六十份之一,即1,600镑以英镑收取,而采用银元作交易用途却大幅增加,逐渐银元取代了英镑及印度卢比的流通地位。
1863年港督罗便臣拟铸造香港发行的货币包括银元及铜质辅币,乃委托英国伦敦皇家铸币厂Royal Mint铸造了首批英皇头像钱币,并稍后在港自行成立香港造币厂,该厂于1866年5月正式投产,为银行及商家提供铸币服务,所铸钱币包括一元、半元、二毛、一毛及五仙银币,又铸造了一文及一仙之铜币。1867年曾铸造上海银币One tael pattern coin,造币厂经营两年之后,因为管理不善,产量下降,连年亏损,于1868年4月倒闭,令港府损失了资本34万元。有说当年香港自行铸造的银币成色不足,比起外地银元,含银量偏低,商人交易时不愿收取港元,是香港铸币厂失败的一个原因。
1872年之后,港府再委托英国铸币厂铸造银币及铜币。直至1913年港英政府禁止在本港使用外国银元及辅币,只容许政府铸造之钱币及在孟买铸造的英国贸易银元British Trade Dollar为法价货币,至此香港货币才被规范下来。
纸币的发行
香港的钞票(纸币)是由私营银行发行的,首间发钞银行是印度孟买的东藩汇理银行,于1851年获得英皇特许状,发行总值五万六千元的纸钞,成为香港第一批法定纸币,并获港府库房接纳用以缴纳税款。1864年底已有四家银行在港共发行总值二百三十七万元纸钞,但是大部分不获港府接纳作缴纳税款,只能在商业交易上应用。
186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成立,随即发行钞票,同年8月获政府库房接纳。当年五间获库房接纳发钞银行分别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东藩汇理银行(The Bank of Hindustan, China & Japan)、印度伦敦中国三处汇理银行、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渣打银行前身)、阿加剌与马士打文银行(Agra & United Service Bank)。
1866年香港受印度的金融危机影响,也发生了银行挤提事件,在港有业务之银行近一半倒闭,包括了一家发钞银行,东藩汇理银行结业之后,造成了汇丰银行一行独大,至1866年底汇丰纸币占全港流通量一半以上,汇丰以外便只有渣打银行发钞,而港币不单在港流通,也流通于广东省及澳门等邻近地区,因为港币发行数额受法例规限,逐渐形成供不应求。港币的发行规例和监管乃依据英国法例,监管颇为严格,逐渐取代流通银元,受香港和内地商人的信任,甚至存入银元换取港币有贴水(差额达13%)的现象,所有外汇报价也以港币舍弃银元,而当年银元仍是港府法偿货币,由此可见港币的发行对香港及整个华南地区金融及商贸的影响至巨。
当年汇丰银行发钞之条件为例,以银行实收资本额为发钞限额,银行必须承诺在任何英国属地兑现所发出之港钞,银行股东对已发行钞票负上无限责任,并须作出等值1/3的银块或硬币(实银)作为储备,1899年又增补1/3的硬币或证?储备,虽然1924年放宽发行额的限制及撤销上限,但仍须有100%的银元及银块作储备。
1935年之前港币跟内地货币仍是银本位制, 即是港币与银价挂?, 但是1935年世界银价上扬,引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于是中国内地率先放弃银本位制,香港受到内地影响,也于是年11月9日宣布放弃银本位制,同年12月港府颁布《1935年货币条例》,确定以英镑作为汇兑本位,也称为镑汇制。
日治时期的港币
1941年或因纸币供不应求,港府曾将国内发行五元纸币加印为港币一元应用。日军攻占香港后,沦陷期长达3年零8个月,期间日军以日本军用手票作为流通货币,强迫香港居民以二元港币兑换一元军票,翌年更将兑换率提升至四元港币兑换一元军票。在沦陷期间汇丰银行仍库存未签署之港钞1.2亿元,日军强迫汇丰银行签发该批钞票,用以向澳门及内地购买物资,这批受迫签发的钞票,占战前港元发行额之一半,虽然英国政府曾通过国民政府电台公开宣布不会承认这批受迫签发港元,并公布钞票编号,但是已实际广泛流通于香港以外。当年日军政府因钞票短缺,也有以中国钞票加印「港元」字样供应流通。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中英两国政府同时派军进驻香港,经外交交涉之后,中国军队撤出香港,英军政府宣布日本军票无效,恢复行使港币,汇丰银行也运来大批新钞备用。原本英政府不承认10元面额以上的迫签汇丰钞票,但是该批钞票已在全国各地流通多时。于1946年4月2日又宣布承认所有受迫签港币可合法使用,虽然曾造成若干不便和民间损失,但亦在全国范围内挽回港元的信用,也使其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人民信任港币,促进资金流入香港。
1972年6月英镑采取自由浮动及将英镑区限制在英伦三岛范围,港府于7月6日宣布港币与英镑脱?,改以美元联系浮动兑换,1美元兑5.65港元,其后美元持续贬值,港府于1974年11月取消美元挂?,宣布港元自由浮动。但是浮动汇率受到了空前严峻的考验,1982年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前途展开谈判,就各种渠道泄出来的风声,谈判并不顺利,港元市场开始剧烈波动,由1982年7月至1983年9月港元由1美元兑5.91港元急跌至1美元兑7.89 港元,1983年底中英两国政府草签协议,港元更跌至1美元兑9.6 港元,港人呈恐慌性抛售港元转为吸纳持有美元,港元汇价及资金市场濒临崩溃边沿。
当年港英政府的财金官员决定实施联系汇率制度,固定一美元兑7.8港元的保証汇率,所有发钞银行必须以等值之美元向外汇基金换取负债证明书,作为发行港币之储备,又同时取消港元之存款利息税,使港元得以稳定下来。
现在三间发钞银行包括:汇丰、渣打和中银香港发行的新钞都必须以1美元兑7.8港元向外汇基金换取「负债証明书」,同样发钞银行也可以以等值港元或以负债证明书向外汇基金赎回美元,至此港元便必须随美元浮动来兑换其他主要外币。
香港的印钞发展
香港从银元转为纸币发钞早期,全由商营银行委托英伦的印钞厂代为印制,从钞业正面银行徽号之下端,可见大多有承印厂号之名字,相信当年英伦不少于九家印钞厂曾经印制港钞。
从香港收藏家所提供之资料,当年英国着名印钞公司有:? Ashby & Co. London? Barclay & Fry, London? Wilkinson & Co. Ltd.? Batho & Co. London? Perkins Bacon & Co. Ltd.? Bathos Sprague & Co.? W.W. Sprague & Co. London? Waterlow & Sons Ltd.? Thomas De La Rue Ltd.
这些印钞厂除承印英镑纸币之外,也须代英属土各殖民地及其他国家印制纸币,英属土遍布全球,当然是生意滔滔。而所用的保安钞票用纸及油墨也是在欧洲特别订制或由印钞厂自行研制,而今天收藏家们包括了香港历史博物馆的港币藏品,都保持着非常良好的状态,因为钞票用纸含棉量非常高,可经久耐用,而采用的油墨也不容易褪色脱落。
事实上香港于1930年代已有印制钞票,当时国内多家银行已委托中华书局及商务印书馆印制国内流通的钞票。商务印书馆相信是国内民营印企最先为清政府印制钞票,1906年(光绪二十二年)已为大清户部银行印制第一批纸币。中华书局印刷厂也在解放前为中央银行及其他地方银行印制国内通用钞票。
因为国内政治动荡,商务印书馆于1924年率先在香港坚尼地城吉直街设立分厂,又于1934年在北角自建厂房。中华书局印刷厂于1933年在香港九龙建立印刷厂,将国内业务和先进印刷技术引进香港,包括了印钞技术,当年这两间书局的印刷厂都可以处理凹版、平胶及凸版印刷,这三种印刷技术,便是钞票印刷的技术核心。据说当年除商务及中华之外,仍有两家国内资本印刷厂有印制钞票,即是大东和世界并合称为香港四大书局。
据中华书局的老工人忆述,直至1949年解放之前,两间印刷厂都有为国内银行印制钞票,当年国民政府委托所印制的国内流通钞票,都派有监察人员驻厂监印。当年的防伪要求并未如今天严格,但仍然要订制有水印的钞票纸,及从美国及日本进口油墨。据说钞票背面多采用平胶印但正面则采用雕凹版印刷,再以凸版机加印编号,印成钞票通过人手检查、裁切、数纸、捆扎及贴上封条之后便以飞机空运回国,整个过程监控严密,甚至印刷废料也不容许流出厂外。这些资料在其他有关钞票及货币着作中鲜见提及,这段文字也可以作一补遗。
[时间:2009-03-19 作者:余鸿建 来源:印艺学会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