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很多业界朋友对「分色」这行业的认知很少,似乎「分色」这专业已被DTP这浪潮淹没,被数码摄影这猛兽吞噬了!导致大多数人认为再没有「分色」这需要了,为甚么他们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过往「分色」的定义是将原稿如幻灯片或画稿?上电子分色机的玻璃滚筒,通过分色师傅的细心设定,用滚筒扫描器的光电倍增管(PMT)高解像度一点一点将光转化成电的讯息传到电脑中计算,然后输出印刷网点菲林。既然数码摄影没有了菲林底片,何必需要电子分色机这设备;而有了PhotoShop的软件,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将RGB的档案转成CMYK输出,那又何需分色的技术呢?因此电子分色机便陆续停产,而分色制版行业则面临淘汰。以上的问题引起香港印艺学会的关注,于是笔者决定就这些情况作出探讨,与读者一起研究印刷图片质素与分色的关系。
笔者喜欢蹓涟书店,某天到九龙又一城的「页一堂PAGEONE」书店浏览, 见到一本名为《HONG KONG & MACAU Through the Panoramic Eye III》的风景图片集, 打开细看,只见一页页孖页长条的图片,视觉效果震撼,内容丰富,色彩饱和,层次细致,再看原来是一位名为Fumio Okada的日本摄影师作品集。
两天之后印艺学会主席谭丽转来电说:「下星期一需要做一个专访,对像是第一分色公司(DAI ICHI ),希望从他们的发展看看香港分色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子分色机70年代于香港出现,使印刷图片的色彩表现及清晰度有明显的改进,但整个分色制版技术尚停滞于50至60年代由上海带来的阶段,而由日本引进的分色制版技术可以说是始于第一分色公司。
这次访问的主角原来正是上述的摄影师,他是第一分色集团的社长冈田文夫先生(Mr. Fumio Okada),他于1969年由日本到香港考察,发现当时香港的分色行业尚未成型,于是只身留在香港发展。他在日本是从事摄影及传统分色工作,已有15年的经验。而当时他任职的第一分色公司于日本已有一定的规模,而公司内他是少数有英语能力的日本人,所以他被派到香港考察,因为他们想借用香港的经验作为进军美国纽约的踏脚石。
60年代日本两大有名的印刷企业「大日本印刷」及「凸版印刷」都已进军香港,而当时广告业界找不到很好的分色服务,这正好是给第一分色理想的切入点。当时冈田文夫先生招聘到来自政府印务局及油墨公司的营业员作为开业的班底,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懂英语及熟悉印刷行业。由这小组骨干成员为基础,开始大量招聘新血,高峰期有多达600人轮侯申请。经过一年半的发展,他们已增至60人工作,拥有当时先进的PDI电子分色机,将原稿分色曝光于连续色调的底片上,再通过大日本网屏(Dainippon Screen)横式照相影版机进行上网成分色网点阳片,并利用四部大日本网屏打稿机打湿稿。
经过十年的发展,于1980年已增至100人,产量高达每天3000页。1987年更投资450万港元引入大日本网屏的分色组页系统(SigmaGraph System),但数年之后,即1990年被桌面排版(DTP)的浪潮盖过,他们也顺应时势,采用苹果电脑(Macintosh)的桌面系统,但很快分色的价格受这浪潮影响下大幅下降。
在降价的冲击下,他们利用经营图片供应社的经验启发,向欧洲方面的图片供应社找出新的生意方向。他们集合了摄影、图片供应、分色制版及对香港印刷厂的关系网,提供了一条龙的服务方案,为欧洲的图片供应社印制厚达300页的图片目录,每本图片多达4,000张,而印刷数量高达10万本,平均每年出版10次。
第一分色集团之一的东方风韵有限公司(Oriental Touch Ltd.)成立于1971年,据称当时是第一间于香港成立的图片供应社,发展到今天,他们的网站上已拥有150万张庞大的图片库。
今天第一分色公司有四台大日本网屏的电子分色机日夜不停在运作中,每台机平均的日产量是300张80mb大小的图像扫描。他们的业务来源是一些图片供应者将库存大量的幻灯片或底片经扫描存成数码档案,方便储存及运用。
冈田文夫先生仍然使用大底片拍摄(6cmx17cm)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数码相机未能提供如此高解像度的效果,就算有,其投资亦非常昂贵。所以高解像度的电子分色机便派上用场,大至1000mb的图片扫描档案也没有问题,因此电子分色机仍然是他们的主要生产设备。
由第一分色集团的发展及经验引发我们陆续探讨「印刷是否不需要分色技术」及「图片的供应与使用」这两个话题,下两期月刊再为大家送上。
[时间:2009-03-16 作者:锺锦荣 来源:印艺学会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