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环保理念的提升体现在印刷工业上即为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这让我们有法律法规的依据直面印刷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包括研制各种新的符合环境保护的印刷耗材;对原有不符合环保理念的的工艺及材料进行改造;对噪音污染进行根本性的控制等等。有多少人在被绚丽色彩吸引的同时想过这个包装印品可能对人体有害?又有多少印刷厂意识到他们使用的某些印刷材料会对操作工人的健康带来隐患?而又有多少工人能意识到他自己每天身置的噪音环境和接触的刺鼻物质可能是造成他们某些慢性疾病的隐形杀手?
在监督管理还算先进的北京某区,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在对一些印刷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大部分企业在印刷过程中都要使用汽油和甲苯等化工产品做有机溶剂,但一些印刷、覆膜车间无机械通风设施,劳动者也不戴个人防护用品。个别场点甲苯浓度竟超过国家标准30倍之多。另外,粉尘、噪声等也构成印刷业职业危害因素,长时间接触较强的噪声首先会感觉耳鸣、听力下降,时间长了会出现听力明显下降,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恢复。如若再继续在噪音环境下工作,就会形成不能完全恢复的听力障碍。长期接触较强的噪声,还会有头痛、头晕、乏力、烦躁、失眠消瘦、消化不良等症状。
某印刷企业退休职工凌师傅深有体会地说,企业应对工人健康生命负责,按期检测生产场所毒物浓度是否超标,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健康体检。但不少企业对这项工作不重视。印刷工人有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个人防护知识,长期在有危害的环境中工作,也不戴防护用品,于是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至于噪音造成的影响,凌师傅说,她工作所在的排版车间与印刷车间只隔一堵墙,她自己已经有轻微耳聋的症状,长期工作在印刷车间的工人情况会更糟。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但有的印刷企业,明知道一些化学用品有毒性或辐射性,却对新进的员工故意保密,不讲解芳香烃类、酯类、异丙醇、银离子、甲苯的危害。《今日早报》曾经报道,一家小型民营电子彩色印刷厂建厂后业务量一直持续上升。两年前,这家厂中有 3 名工人乙烷重度中毒,导致全身瘫痪,事故原因是使用了“三无”的化学品。由于一切责任由厂方负责,而巨额医疗费厂方无力支付。就是因为不注意对工人的职业保护,这家印厂很快就倒闭了。由此可见,职业保护工作是关系到企业存亡的大事。
我国印后装订专家王淮珠就曾多次呼吁:现在全国有30%在用甲苯溶剂型的覆膜,这种溶剂型的覆膜一定不能用了,希望现在有关包装装潢方面的主管部门一定要卡住。
印刷业的职业病的发生发展,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决定从2006 年12 月至2007 年12月首次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普查。普查对象是北京市内作业场所存在或产生粉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其中,新闻出版与印刷行业被列为普查重点。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安全处贾处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把印刷行业作为此次普查的重点,是因为印刷行业本身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甲醛、苯中毒、粉尘、放射污染和有毒、有害作业等,近几年直接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人数不断增加,其危害程度远远高于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以往,建筑行业的职业病位居榜首,但是随着经济和印刷行业的发展,印刷行业的职业病也日益凸显。有人说,当市场对印刷产品的要求不仅停留在印刷品质上,还对其安全性有严格要求时,那么环保印刷也就随之来临。当然这一过程在我国可能还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但可以相信,它终究是会来到的。我们的法规和良心都再不允许企业的负责人对职工的环境安全问题熟视无睹。
[时间:2009-03-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