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下的生存

  drupa  2008开幕在即。今天的drupa离不开过去的drupa。让我们回顾一下20多年来数字技术对传统

  印刷的巨大推动和融合过程。数字化潮流势不可挡。英国的印刷和纸张相关的调研机构PIRA认为,数字技术取得了“爆炸性的进步。”

  1 数字技术15年及2000年后的工厂时代

  1)1985-1989年

  1974年赛天使公司发表综合功能的电分机。进入80年代后直接扫描式电分机得到普及,综合性电分系统取得进展,即所谓的CEPS(Color E1,Prepress System)时代的到来。

  由此,CEPS厂商赛天使、克劳斯菲尔德在这个领域持续活跃了近十年。从1985年起,在欧美被称为文字和图像综合处理的技术在drupa 86上取得进展,1986年可称为综合处理技术的元年。

  旨在与CEPS联接的彩色DTP技术在80年代后期取得高速发展而遍地开花。此外,利用Mac设计也得以风行。

  2)1990-1994年

  这一时期印前电子化取得高速进展。在drupa 90上各CEPS厂商通过文字和图像的综合化处理,使整页图文拼版系统接近完成。此外,包括设计工作在内的工序综合化也取得进展。

  数字技术发展到了打样阶段,成为了直接数字式彩色打样(DDCP)的元年。

  美国等国的彩色DTP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与CEPS的连接数量,向具有高度图像处理功能的高档
终端DTP发展。

  使用Mac的设计界开始加入到平面图像行业中来,DTP软件的应用从上流工序扩展到下流工序。

  1993年,期盼已久的数码印刷机Indigo和XEIKON等问世。而在这前不久,DI机(机上数字直接咸像)作为介于数码印刷机和传统胶印机两者之间的”中间机型”而现身。另外,从1993年起,CEPS被DTP彻底地取代。

  3)1995—2000年

  1996-1997年,具有重要意义的兼并重组相继出现。海德堡并购连诺海尔、Pump与Eskolot合并,富土胶片对克劳斯菲尔德的收购等等。

  通过DTP所带来的数字化、数字来稿的普及,使CEPS消亡。数字化的进展招致了无软片化现象的出现。

  1995年的drupa上,各厂商纷纷展出各自的CTP系统。尤以克里奥、连诺海尔和Krause公司为代表。进入到了无软片工艺终成现实的时代。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Compute-to-press的数码印刷机,其印刷质量好,承印物除了纸张外,还扩大到塑膜。[next]

  这一时期,数字化逐渐成为包装领域的重心。巴可、连诺海尔、赛天使、Artwork  Systems等公司的高级终端系统或者Mac及其应用软件构成的系统在包装领域的应用引人注目。不仅使用传统的凹印雕刻装置,在激光凹版雕刻机、激光柔性版雕刻装置上,数据直接流动,新的工作流程方案被提了出来。

  这个时期对印刷界来讲,可以说是向数字化快速转换的时期。数字化进展大大超出预期。对于包装业而言,  已经有必要闯出一条新的技术路子,而不再仅局限于采用传统的凹印、柔印和胶印等方式来印刷。

  尤其值得一提的也许就是赛天使公司的喷墨打印最先应用于打样和印刷用途。1995年以后,主要在传统设计和展板行业普及的喷墨打印,进一步在印刷业作为宽幅面小批量印刷生产设备使用,从而扩大了用途。

  4)进入drupa 2000的IT时代

  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流导致了信息的共享化。其结果,一呜惊人的新商品或产品变得不太常见。再加上技术的深化,可以说,我们的世界已经变成了预先掌握信息的世界。

  Drupa 2000上推出了许多的数码印刷机。印刷质量提升级按需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所带来的One to One市场之路的打开,也是在与小批量胶印的竞争过程中同时出现的。

  在这一过程中,施乐公司的出现,对海德堡形成了挑战,这也可以说是业余水平对专业水平的挑战。

  当然,海德堡一柯达的产品Nexpress也首次露面。

  胶印CTP终于进入到了正式应用的时代。随着印前、打样和印刷机的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技术有了提高,在CIP3(印前、印刷和印后)以及从工作文档的制作到整个工程的自动化方面的标准格式JDF也得以发布。

  喷墨印刷方式的加入,使得数码打样在胶印领域和凹印、报纸印刷领域扎下根来,至今仍起着中
档终端的作用。

  在实现数字化的同时,在印前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的以海德堡为代表的设备厂商开始从印前领域撤退。总之,从市场来看,印前属于正在收缩的领域。

  文档业界的领军企业施乐公司进一步渗入到商业印刷领域,这是在drupa 2004上发生的事。展会预计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可变的印刷通过数码印刷机的普及将扩大其市场。[next]

  在胶印界,在CIP3中加入”工艺控制”一项即成为CIP4,从而将生产管理和业务管理综合在一
起。JDF成为了工作流程的标准格式。

  另外作为面向印刷行业的生产型设备,喷墨系统的参与已进入到正式阶段。

  以drupa为中心来看几十年行业的趋势说工序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处理时间减少了,而且胶印技术仍然起着领头作用,引领着其它方式如凹印、柔印等,也就是说,在以凹印和柔印唱主角的包装行业,正是采用了胶印领域多年来积累的印前技术才得以不断往前发展的。

  胶印技术从印前、打样到印刷的数字数据的管理甚至可使MIS(经营信息)管理成为可能。今后将有可能以传统印刷机+印后加工设备或者数码印刷机+印后加工设备的连线生产作为发展目标。

  2 新技术的开发

  快速发展的数字化进程还不断地冲击传统胶印的经营业务。互联网使得传统的杂志和报纸等的业务量减少。免费报纸、广告插页等与卷筒纸胶轮机关联的产品情况尚可,在单张纸胶印方面除了与包装相关产品外,其它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小批量多品种化。

  传统复印和文档行业对胶印业务的蚕食正在进行。可以预测,小批量多品种的印刷晶将突破传统胶印的架构而导致行业形态发生变化。

  在基于电子写真印刷方式的数码印刷机普及的同时,意识到目录产品的商机或者以DAM(数字资产管理)为基础的Web to print(网络到印刷)商机等,的确正在具体地变为现实。

  在上述市场发生变化的同时,胶印领域伴随着CTP化和FM加网技术的普及,色彩管理的必要性
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要使这种色彩管理能适用于凹印、柔印的色彩管理。不仅如此,HiFi Color、HexaColor等胶印的多色化技术(包括包装用途)也由数字技术派生出来,古老的技术以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眼前。

  窄幅的喷墨印刷机在高速化、再现性方面尚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但其在实现印刷彩色化的同时已作为生产设备来使用。从个人用户使用的小型喷墨打印机到展板喷绘用中型和大型喷墨装置,以及打样用中型喷墨装置等等,喷墨系统正在当今的印刷领域中扎根。

  3 包装印刷与数字化

  前面已经说过,凹印印前基本上是由胶印印前移植过去的。与引进了很长时间的滚筒雕刻装置的
对接形成的CTP(Computer tO cylinder)虽然不如胶印CTP那样普及,但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next]

  柔印的数字化与其它.版式相比虽然起步晚,但在欧美,柔印的CTP化正在取得进展。在取代传的制版方式的过程中,全球的柔印CTP化率据称达到10—15%。

  在上述各种数字化的过程中,王作流程的自动化取得了进展,同时,  印前领域的Certified P1)F(经过认证的PDF)的动向在欧洲包装业引起关注。对于顾主而言,能够进行稿件数据的过程管理,通过其路径还能够进行质量管理,因此看来在安全管理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当承印物为塑膜等非吸收性材料时,色粉或者喷墨方式的数码印刷机尽管有一部分是作为打样而存在,但一直存在着速度低以及热量对承印材料的影响,因此作为针对非吸收性材料的生产用的产品目前尚未问世。UV油墨方面也存在臭气的问题,希望今后能推出适用于高速打印而且运转成本便宜的喷墨用墨水(以及UV油墨)。

  针对纸张或瓦楞纸板承印物的喷墨打印机已经实现了部分实用化,这个领域正期待生产型设备的推出。据美国一家名为In~oTrends调研公司统计,用于瓦楞纸产品的喷墨系统(硬件)的销售额2006年为200亿日元左右,而2010年预计将达到将近8120十乙日元。

  在电子写真数码印刷设备领域,针对卡纸、标签等包装用途的产品的开发,以及利用UV色粉在塑膜上印刷的可能性等方面,可能会实现在高速化的同时适用于种类广泛的承印材料的要求。可以期待,数字包装将得到大的增长。

  4 柔印的影响

  柔印近10年的技术进步包括自动化、套简化、陶瓷网纹辊高线数化、CTP化、无齿轮系统的采用、UV柔印;由墨等等。

  对于容易伸缩的塑膜、无纺布以及收缩膜等材料的印刷柔印比凹印更适合。以柔印完成卡纸印刷可使印刷一上光一模压模切一次完成,与传统的胶印相比能减少加-VT序,单价也降低了。

  海德堡公司采用柔印给墨方式的胶印机在IPEX2006上发表。该方式具有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工作转换时间缩短、材料损耗减少等优点,今后在其4色机上采用颇引人注目。

  从环境角度讲,特别应指出的是,纸张柔印可以使用全水性油墨。关于塑膜印刷则可使用以醇类为主要成分的油墨。由于印刷在印刷面上的油墨量比凹印要少,可减少气体VOC的排放量。

  1986年在德国制定了环境法规TA-Lufi。从那时起欧洲的柔印走向了正规化发展之路。美国则已经构筑了柔印的架构。欧洲的柔印化程度处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位置。其软包装印刷可能有接近70%的采用柔印。而在日本,从某种角度讲,迫于环境法规的柔印化不得不以牺牲质量作为代价。

[时间:2008-07-22  作者:杨志钢  来源:印刷世界/zi]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