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
印章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十七世纪的殷商时期,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当时已有成熟的文字,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收藏了不少我国殷商年代刻有文字的甲骨,将当时的文字统称为「甲骨文」,先民有了文字又具备雕刻技巧和工具,便刻印私章以表示身份及作为传讯的印记。像手写署名一样,刻印亦有其独特的难以模仿的特征,可用以发报政府命令和军事用途,所以相信是安全印刷的始祖。千多年来每位皇帝当权都有
一个印玺以发布皇命,印章也成为了权力的象征,西方的艺术家大多只在作品上签署,但是中国历代的艺术书画家除署名之外,亦会钤印私刻印章,以保证作品之真实性和增加仿冒者的难度。这一工艺一直留存至今,仍广受欢迎,亦被公认为印刷术的源头。为了尊重和不忘印刷之源,香港印艺学会创会的首个会徽,便是中环荷李活道集大庄刻印师傅的杰作。
中上环的印章市场
老香港们都清楚记得港岛中上环区曾是中港货物运输的集散地,也是商贸批发和金融中心,因市场需要,中上环区的印章店和小型印刷所也非常蓬勃,由海旁至半山区的印章店可说是成行成市,当年上环南北行邻近的文咸东街,沿鸭巴甸街至中环半山区荷李活道的横街窄巷,也包括了中区地标的兰桂坊和附近的伊利近街,都满布了大小印章店和印刷所。现在该地区虽然已面目全非,但鸿爪留痕,街头巷尾仍可找到一些历史遗迹。印章的材料各式各样,有廉宜的木章、普通的骨章和石章以至价格昂贵的象牙章、上品的寿山石章和玉石印章,亦有金属印章以及近代的橡皮图章。所以刻印私章不单只是一个个人印记,也是一种文化艺术,个人品味和可供收藏珍玩,有历史价值的印章玉玺,更是收藏家和博物馆之至爱,因此由鸭巴甸街至荷李活道一带也同时成为一个书画、文物及古玩店集中地区。追源溯始,印章可以说是安全印刷的始祖了。
纸币
所谓安全印刷,包罗广泛,其中一个要素,便是所印制的成品,有一定的交换价值,无论其表面价值如钞票、股票、债券、礼券、邮票、各种交通工具的乘券、或具有隐藏价值如支票、信用卡、提款卡、搏彩票甚至是慈善抽奖券等都属于安全印刷范畴。除此之外,身份证、护照、工作证、委任证、驾驶执照等,也因牵涉保安和特别责任而需加密、防冒,同归入安全印刷类别。
众所周知纸币( 钞票)
是必须高度保安的印刷制品, 史书记载始于北宋时期已有私人发行的纸币「交子」类似现代的银行支票, 凭票付银。由官方发行的「关子」和「会子」便是世界上最早由官府发行的纸币。
香港于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割让给英国,初期民间仍沿用国内货币和实金实银,1845年香港第一间银行「东方银行」开业,1866年香港铸钱局成立,自行铸造香港银元,但却于1868年因亏蚀过巨而宣布结束,此后香港货币全由英国铸制,而一元以上纸币则交由银行发行,在英伦印制,一元以下之纸币仍由港府自行印发。直至1980年代末期,香港政府才停止印发相信当时是世界上面值最细小的一仙纸币,这纸币在停印前是非交易性质的法定货币,即市面不会流通,却可用以缴纳税款和水电杂费之找续尾数。
香港为国民政府承印纸币之历史可追溯至1930年代,香港印艺学会月刊曾访问已退休之中华书局及大东书局职工(见印艺学会月刊244期),根据他们的见证,国民政府于1930年代至太平洋战争之前,因日军侵华,国内局势紧张,曾委托香港四大书局(中华、商务、世界、大东)印刷厂印制国内发行之纸币。四大书局的总公司在国内,国内政治紧张动荡,香港局势相对较为稳定,在英国殖民地政府庇荫下,委托香港分公司印刷纸币是有脉可循的。
那时印制的钞票比较粗糙,但也采用由美国订回来的特制钞票纸。这种纸价钱比一般纸张贵几倍,但质地却较坚硬,不易破损,制纸时混入颜色纤维,以防伪冒。印好的钞票,每张也有孙中山先生头像的水印。所采用的油墨与一般有异, 早期由美国、日本进口,后期则全部改用日本进口油墨。 初期以人手操作小型凹版机印刷,生产量不大。后期则由德国入口半自动大型凹版机,生产量及技术性均大大提高。根据老职工的忆述,当时印制的纸币采用了三种工艺印刷, 即平胶印「柯式」,凹版印刷和凸印,一般是纸币的背面采用平胶印,正面采用凹版印刷,图像由人手雕刻在铜版上,再用腐蚀液令图案的明暗线条更清晰,然后才交凸印机压印编号,完成后才人手每张检查,防止错印、漏印和编号不对。
据说中华书局曾经发生了一宗事故:一天日更员工将凹版印刷部已印好正面的钞票送去平胶印刷部反印背面,当时国内通货膨胀,钞票面值下降,所印新钞都是万位及十万位钞票,凹版部在正面已改印十万位,曾出现过正面面额十万元,背面却是一万元的钞票。因为正面是用凹版印的,凹版部门印好后,便会送到平胶印部印背面。当时平胶印部门分两更,日更下班前,会将夜更要用的印版一早准备好,但有一次他们却交代得不清楚,令夜更误将一万元面值钞票的印版安装上机印刷。钞票印好后,由几百个女工负责检查,其中一个女工却发现钞票正反两面的面额有别,直接告诉部长转告厂长,结果全厂震惊,惟恐被国民党政府指为蓄意捣乱,于是他们立即将已装箱的钞票翻出来检查,甚至有些已运到机场的,也追回来逐一检查。女工因为发现错误有功,便获厂长奖赏三千元,当时三千元可以买半幢楼,但错印钞票的机长却被罚一个月工资。
大牛、青蟹、红衫鱼、花蟹
相对于国内货币,港币一直都有稳定的价值,在太平洋战争期间至解放前后,国民政府滥发金圆券,后来已印制的银圆券,来不及发行已全国解放,最后钞票的面值竟不及其制作价值,币值破产的政府那得不倒台!
港币多年来由商营银行发行,香港政府有效地藉银行提交之外汇储备而监控其发行量,所以香港一个小小商埠,其币值信用比起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要高,这是值得香港人自豪的。
早期的港币并没有复杂的图案设计,正面多印上发钞银行的名称、面值、发行日期和打印编号,背部则有银行的徽章饰纹、银行名称及面值等,1860年发行之钞票已由银行司库和经理签署承担兑换之责任,后来发行量增加,签名亦改由制版印刷。为了保安及种种原因,港币一直由英国印钞公司负责,完成后再秘密运送到港,英国最具历史和规模的印钞厂 Thomas De La Rue 于1984年在香港设立分厂,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之后,香港政府于1996年提出收购全资拥有,1997年分别向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和香港三家发钞银行出售部分股权,现今港币已全部在港印制,也为澳门银行印制钞票,据悉印刷母版仍须委托 Thomas De La Rue 雕制。
早期的港币颜色亦无特别规限,多由各发钞银行自选颜色,而钞票大小亦无规范,从收藏品所见实物尺寸,一百年前之港币有大至12公分x 18公分,相比于今天的钞票大小,就像小巫见大巫,难怪有人戏称之为「大棉胎」,昔日之五百元钞(最大面值钞票)又称为「大牛」,1925年汇丰银行所发行之五百元钞图案中亦真有一只水牛,可见当年香港仍是半农牧经济。当年印制之港币正反两面不同颜色,而由多间银行发钞,相同面值的港币,不同的发钞银行竟以不同颜色印制,颇为混乱,一些外地来客更真假难分。港币的购买能力相对国内货币高和稳定,为防假冒,逐渐增加防伪措施。在设计上将印刷图像精细雕刻,订购特制有水印之纸张,并每张钞票打印编号,都是早期的防伪措施,今天的防伪措施愈加复杂及采用了高科技多种特殊效果的油墨、特制内藏金属线和开窗式保安线的全棉纸张,采用不同版式的印刷方法和加工材料,让市民更容易分辨出真假钞票和难以仿冒,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多年来伪钞案件仍是时有发生,不能杜绝。
1970年港币之颜色开始规律化,虽然每间银行可自行设计图案,但纸币面值依颜色划分为十元用绿色、一百元用红色及五百元用啡色,不知由哪一位开始的创意,市井中竟以「青蟹」、「红衫鱼」、「大牛」作流行交易用代名词。若有人说这件衣物要一张「红衫鱼」,便是说其价值是一百元。而后来推出之二十元用蓝色、五十元用紫色、一千元用金黄色印制之港币,亦只听闻有人以「金牛」称之,因伪钞令商贩招致严重损失,竟有商贩拒绝收取和兑换「金牛」,一种法定货币因而失去市面交易功能,亦可见伪钞对社会和金融之影响。坊间亦未闻二十元及五十元钞之通用代名词。现今港币的统一规格大小是于1985年实行。香港97回归之前,金管局有意以十元硬币代替「青蟹」,但是很不受市民欢迎。硬币增加了钱包的重量,亦很难分辨真伪,据说有教士在教堂呼吁教友不要捐献硬币,因为存款进银行,总发现了百分之十以上为伪币。最主要一点是农历年间竟有主妇以高出面值代价兑换「青蟹」作封「利是」之用。2002年金融管理局发行全新的十元纸币,市民对新钞毁誉参半,但立即多了一个代名词:「花蟹」又有人谑称之为「公仔纸」。
2004年十月香港三家发钞银行同时发行三种面额的新钞,面值分别为20元、50元、1000元,但原是浅紫色的50元却改为青绿色印制,原来俗称青蟹的10元旧钞仍流通市面,市民恐怕在交替使用期间会产生混淆,交易时难免小心奕奕,以防鱼目混珠,招致损失。新钞增加了四种防伪特征:新钞正面加印可由机器阅读的荧光条形码和银码、显示面值的银码以渐变混色并有反光效果、在强光照射下可见隐藏洋紫荆图案、钞票背面之开窗式激光保安线镂空显示银码。
声明:「香港印刷典故」大部份文字内容由余鸿建先生执笔撰写,并经由各位顾问校阅及补充资料,其中部份内容有案可稽,部份内容乃道听途说。欢迎读者提供补充数据及指正,请与本会编委会或直接与余鸿建先生联络。
[时间:2007-07-03 来源:印艺2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