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丰兄、政雄兄:
执笔时正是农历新年之后,香港这个正月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先向两位报告一个香港市民的好消息: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先生刚于月初公布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鉴于上一财政年度政府收支有大幅盈余,因此宣布了多项减税和退税措施,香港人特别是中产阶层受惠较多,市民对新公布的税务宽减措施,仍是大致满意的。坏消息是差不多同一时间内,国内股票市场暴泻,引致港股和世界主要股票市场也随之下跌,一星期内香港恒生指数下剉共一千多点,香港人一年之内才获得约二百多亿的减税和退税,但是股票市场却可以在一星期之内蒸发掉数以千亿的财富,对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得不偿失。由此可知,股票金融不一定带来富贵,也可能使投资者瞬间蒙受巨大损失,一些曾在股票市场获利的投资者,若不知适时进退,便可能连老本也亏掉了,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用心经营自己熟悉的本业来得可靠。
香港印刷业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根基,多年来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客户基础和声誉,从最简单的文件印刷以至最复杂的多种类加工印件,都能够处理得很妥当,令客户感到满意,这数十年来,借着优秀的技术劳工,勇于试验改革创新的管理阶层,将许多原本只是客户的一个意念,成功落实为精美的印刷制品,无论是印前、印刷及印后加工,香港厂商都成功掌握技术的演进和以最快的速度引进最新的物料和器材,不单如此,最近的二十年更将技术转移往国内,使国内的印刷及印后加工水平大大提高。
小弟于二十多年前首次前往东京大日本印刷公司参观,在大堂接待处观赏了一些制成品展览,一些制品左看右看也看不出用甚么方法印制出来,接待员也无法清楚说明印制方法,在东京大日本的朋友告知笔者,某些展品其实是客户提出的一个意念,要求大日本将之设计出来,再研究是否有市场价值,才正式进行投产。要提供这样的服务,必须要有实力强大的设计及产品开发部门,而且一些产品又必须另行设计或改装加工器材和生产线,当年只有像大日本及凸版这类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才可提供这种为客户度身定制的服务。
最近这二十多年来,台湾、香港和内地都陆续开发和产品设计有关的服务,一般印刷之外,将产品加工提升其附加值,例如在纸品内加入电子和声光配件,也有加装塑料、金属、布料和木质组件,确实因此成功吸纳了不少订单,使印刷业更兴旺发达。这类产品开发有赖产品设计师的创意和识得应用各种生产物料和特殊组件。
众所周知印刷是综合科学,善用新科技和开发新的应用材料都是印刷业界的强项,一般经营者大都将焦点集中于印前和印刷方面,虽属无可厚非,但是印后加工却有最多变化,可塑性更高,资金投入也不如印前和印刷器材般高,是值得鼓励提升这方面的发展。问题是设计与生产配套仍是不足够,除了一些市面上已存在的不同生产商销售的加工器材,如何有效地按产品设计组装生产线,开发新机种以配合需要,仍是很多印刷企业和加工生产商所面对的难题。在日本这方面的能力很强,大的印刷厂有庞大的技术研究部,将生产部门提交的各种难题或者要求改善目标进行研究,可以有能力全新组装生产线,甚至研发新物料和新机器来配合生产需要和提升生产力。若大家往日本参观IGAS,不知有没有留意在会场隅有多个小型参展摊位,都是日本多所大学的机械和电子工程学系在推介大学的研发成果,希望器材制造商会选用他们的研究成果,这种将学术研究转为商业用途,香港也有类似例子,但是与印刷及印后加工的相关研究却不多见。
香港这方面是明显地非常落后,特别是生产机器和技术研发,香港厂商是缺乏支持的,廿多年前仍有三数家机器厂在港生产印后加工设施,现在已全部结业或转型为进口机器及物料代理。小弟于十年前曾建议印艺联合印刷商会向政府的工业支持资助基金(现已易名为创新科技基金)申请拨款成立一个「印刷业生产技术中心」,希望聘请合资格的技师和工程师,为厂商设计及改善原有生产线及流程,也可以将各厂淘汰的旧式机器例如平版胶印机、活版印刷机,改装为印后加工机,例如改装为针孔机、烫电化铝机、局部UV上光机;也可以将旧折书机改装为邮件打印或其它加工用途,但是很可惜当年的申请书被政府否决了。现在厂商所淘汰的机器大多以贱价沽出,甚或将之当废铁出售,事实上旧机器的一些部件仍是很有利用价值,稍作改装已可用作某些特定生产用途,废物利用是符合世界环保潮流,是值得检讨的。
台湾和大陆比起香港有更佳的条件,多年来两岸的印前、印刷及加工器材制造已很有成绩,台湾产制的冲版机、上光机、裱胶机、模切机、烫电化铝机、糊盒机……等等一向以价廉物美见称。自开放改革以来,内地的印刷相关机器设备,也很快速地进行现代化改革,引进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器材生产商合作,对这些新开发的国产器材设备,两位比起小弟有更多的认识,还是留给两位详细介绍罢。现在世界各地的印刷品买家,面对市场环境的改变,多媒体的竞争,对印刷品的设计和制作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印后加工方面,有需要开发更多更新的物料和技术,要配合这方面的要求,三地政府应要投入更多资源,鼓励及支持学界加强研究,配合商用发展而增加印刷品的销售及其附加价值。香港政府所持有的大量盈余,是否也应对这方面的发展给与一些实际支持?
[时间:2007-07-03 来源:印艺2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