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05 运筹06—2005年我国印机行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分析
2005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机械工业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发展较好的时期。印机行业经济运行也体现了平稳增长、理性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汇总了57家企业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如下:
一、2005年印机行业经济指标完成概况
(一)、印机行业经济走势平稳,增速减缓
(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与上年同比持平
2005年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完成175.3,与去年同期相等,超过国家标准值75.3个百分点。其中7项指数值中除全员劳产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略有提高外,其余5项指数值都略有下降,但仍保持经济运行质量。
(三)、亏损企业不变,亏损额大幅度下降
2005年亏损企业6家,与上年同期相等;亏损额为2221万元,同期比减亏1868万元,下降45.7%。在6家亏损企业中有3家正在大幅度减亏,尤其咸阳印刷包装机械厂2005年比上年同期减亏2241万元;另有2家还在增亏,其中平凉普业同比增亏185万元,该企业目前正在进行重组改制。
(四)、出口再创新成绩
2005年出口交货值完成65757.8万元,出口创汇额完成7621.7万美元,同期比分别提高43.9%和65.7%,创造了五年连续增长的水平。
二、2006年印机行业发展规划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在认真总结2005年工作基础上,做好2006年的计划安排,运筹得当,脚踏实地地迈向“十一•五”开局之路。
第一、 关注宏观经济,谨防大起大落
从对2005年57家印机行业骨干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中可以看到,主要经济指标较前四年发生了较大变动。表现为高档产品产能不足,而技术含量较低产品产能过剩,需引发我们企业的主要经营者认真思索回味,谨慎运筹2006年的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6年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平稳较快的增长,意味着2006年经济发展速度,既不过低,也不过高,防止经济大的起落。众所周知,我国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投资的拉动。五年间投资20万亿,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产能,由于部分投资项目的盲目性所致,许多项目开工不足或生产同类产品过剩,产生价格上恶性竞争,效益低下。印机行业也存在这类问题,在某些产品、某些项目上,表现为低水平的无序竞争,产品同质化继续扩大,酿成了印机行业利润水平增速渐缓。目前,国内大市场的消费力不足,造成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要想解决国内市场供求问题,尚有一个较长过程,也是一个较难的课题。故2006年印机企业的主要经营者一定要将宏观经济上的问题,放在重要战略地位,结合企业实际认真研讨。行业产能过剩要研究分析;影响企业的价格因素要研究分析;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经政策要研究分析;其目的就是谨防大起大落!
第二、 坚持自主创新,增强综合实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竞争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和争夺的战略制高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综合实力强与弱的决定性因素。
2005年北人股份、上海光华、中景集团等九家主要胶印机生产企业共销售各类规格的多色胶印机764台,较2004年增加20%;上海高斯、北人集团、北人股份、陕西北人、上海亚华、上海申威达、上海新星、潍坊华光精工、营口冠华、青岛瑞普等企业,产品适合国际市场要求,出口增幅较大。这些企业的技术功底深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因此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一定的实力,保持了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005年印机行业的发展,注重专利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少企业在开发新产品中拥有更多的创新点和自主知识产权。上海亚华公司在专利管理条例中提出新产品开发中的“三不原则”值得各个企业推广和借鉴。但是,从根本上讲,印机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新颖性、创新性不高,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对外技术的依赖,甚至极个别企业,窃取别人技术,翻版别人产品的事端还时有发生。坚持科技创新要搬掉创新工作中的种种障碍。2006年,科技投入多少才适合企业发展要研究分析;科技体制、机制弊端要研究分析;科技创新中怎样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要研究分析;科技创新怎样利用合资平台培养人才要研究分析;科技战略规划要研究制定等等。
第三、 扩大产品出口,缩小贸易逆差
2005年产品出口指标,是完成最出色的一项,57家骨干企业产品出口较2004年增长43%,而且出口产品
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卷筒纸胶印机、平张纸胶印机、柔版印刷机和凹版印刷机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30%。出口国别不单单是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也正在稳步扩大中,取得良好的业绩。据海关总署2005年出口统计,全国印刷机械出口总量为3.8亿美元,其中印前设备3791万美元,占9.9%;印刷设备3亿美元,占79.6%;印后设备3985万美元,占10.5%。但是,印刷机进出口的逆差还是十分突出的。据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印刷设备(含零配件)总共进口16.5亿美元,其中印前设备为5310万美元,占3.2%;印刷设备为14.6亿美元,占88.1%;印后设备为1.4亿美元,占8.7%。贸易逆差为12.7亿美元。特别是高档胶印机仍占据主要位置,卷筒纸胶印机进口1.02亿美元/69台,平张纸胶印机7.08亿美元/1135台。这些胶印机主要从日本、德国进口,占总量95.6%。上面数据,主要说明我国印机企业经过几年奋斗,产品已经逐步取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高档产品上与国际水平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所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印机行业长期面临的态势。
2006 年印机行业的任务是,研究分析怎样继续扩大出口,缩小贸易上的逆差;怎样提高竞争力,缩小高档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怎样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培养一支国际化外贸队伍等等。
第四、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近年印机行业涌现出一大批像上海紫宏、上海高斯、江西中景、天津长荣等综合效益优秀的企业,他们在投入上,从依靠资金和物质资源支撑增长向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在产品结构上,由依靠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创收向主要靠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在市场上,由主要靠国内市场向靠国内外两个市场实现“双赢”转变。印机行业多年坚持经济效益综合指标的考核比较,其根本目的是不能简单看绝对数的大小而论高低,最主要的是看我们投入之后产生的综合效益如何。总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产率和产品销售率等等,这些统计数字实际上是投入、产出、消耗、效率的具体体现。从2005年印机行业57家统计情况看,上述七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应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把我国建成“全球重要印刷基地”的目标而努力!
[时间:2007-01-29 来源:印刷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