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28字印刷技术发展方针 促进印刷工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1982年原国家经委成立了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在范慕韩同志的领导下制定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16字发展方针,对我国印刷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起了重大指导作用。这一发展方针从“六五”后三年开始实施,20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基本完成了。范老还健在时就提出要根据国际印刷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的实际需要,提出新的发展方针。1998年4月受国家经贸委委托,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研究论证印刷专项产品结构调整方向及重点”课题讨论会,这次会议是一次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印刷工业技术发展方向和重点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各方面的专家,对国家经贸委提出的涉及我国印刷工业发展方向的六个课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并初步提出了新的“28字”发展方针,经过一年的征求意见,于1999年4月召开的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会上最后确定为“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28字方针。2005年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28字方针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28字方针是符合国际印刷技术发展方向和我国印刷工业的实际情况的。对我国印刷工业发展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协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5年10月在南宁认真总结了28字方针实施的成果和基本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实施的措施和建议,以指导我国印刷工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按新型工业化要求,实施28字方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一五”规划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创名牌的能力。

  观念要创新。以科学发展观研究确定企业战略和发展目标,视野要扩大,观念要创新。要掌握大量相关信息,正确决策,提高管理水平,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企业生产方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规律办好企业,企业间不搞无序竞争,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体制、机制要创新。打破单一的所有制,促进多元化所有制的形成,把各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企业以资产为纽带,按专业化分工进行重组,组建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或中小型专业化生产企业,不搞小而全、大而全且不强的企业,目的是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物资消耗,建立环境友好和安全生产的生产方式。

  技术要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创新当然好,不过对企业来说主要还是应用性创新。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把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搞好。创新的内容应该是新技术但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最领先的产品,而是指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对一个国家或企业研发机构而言是新内容,要有组织地推动和培育技术创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要有效的开发资源,要将新开发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软件和新方法,使用多项相关技术,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争创名牌产品,对引进的新设备或新技术要在使用过程中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更大效益。

  制度要创新。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制度是企业完成战略任务的保证,随着整个印刷业的发展,难免制度不健全,有的制度存在局限性,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创新就是用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新的、可以更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从而使效率更高、效益更好制度替代旧的制度、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管理要创新。管理是领导和控制企业的协调活动,是发展的、动态的。管理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既能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又能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出最大的效益。

  总之,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实施创新。不创新,企业只能维持,甚至破产,创新企业才能发展,才能更好地实施28字印刷技术发展方针。

  从信息源(实物原稿或数字原稿)演化为印刷品涉及到28字方针的全部内涵,要认真学习相关的科学
技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印刷工业,全面实施28字方针、避免走弯路。印刷工业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层出不穷。对于印刷工艺来说主要是由模拟向数字转化,逐步形成印刷过程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如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数字打样、数字拼版、数字化色彩控制、工作流程及调频(FM)加网、数字加网、高保真印刷、高精细印刷等。这些新技术涉及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两者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在我国无论是软件开发还是印刷厂的软件应用,都需要时间,去了解、掌握、熟练和再创新。对印刷设备(包括印前、印刷和印后设备)来说,要有适应印刷全过程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接口和执行自动化运行和自动调整的机构和执行元件。印刷印后设备要能够接收和执行CIP3/CIP4组织制定的PPF和JDF标准文件,否则没有这个接口,印前采集的数据就无法与机器衔接,无法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多次应用。如果机器有接口,数据流可以进行,但无执行数据的机构和执行元件,同样也达不到目的。我国的印刷机械,大部分还没有JDF接口。印刷机械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还不够高。如印刷机的墨色预置和自动控制、闭环色彩控制系统、印刷故障的诊断、显示和自动调整、印刷纸张变化的自动调整等基本上没有成熟的产品。印后设备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差距更大。需要下大工夫解决以适应数字化工作流程发展的需要。全面实施28字方针,需要做好各方面工作。横向上,涉及到全过程设备的功能、规格的要求、运作的方针、过程的接口、能力的配套等;涉及到材料的性能、采购的选择(性能与成本)、运输的方法、保管的条件、操作的态度等;涉及到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各环节的工艺要求与质量要求,应该是根据工艺加工的通用要求,结合本企业的设备情况、材料供应、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在保证产品质量与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工艺路线越简化,越符合实际越好;涉及到生产的环境(温湿度、防尘、照明光源)和三废的排放,工艺的规范和产品的标准,相关法规和供方关系,客户要求和员工素质,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等。纵向上,从承揽业务就要明确客户要求,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承诺;工艺设计明确加工过程与方法,使用的设备、物料的准备、人员的安排、规定完成时限、提出产品质量要求,确保交货时间;印前制版要分析原稿特点,理解客户要求,按工艺设计的内容,实施规范化数字化操作,制作出符合印刷与印后加工的印版,为印刷与印后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印刷要根据印刷适性(纸张、油墨、印版、润版液、橡皮布、印刷过程与印刷环境的综合应用)的条件,客户在质量、数量、周期的要求、产品质量标准,按时保质印出半成品供印后加工;印后加工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的要求按相关标准或要求实施,包括表面整饰、书刊装订、模切成型、票卡加工等;检查质量、核对数量、规范发送、兑现承诺、收回货款,确保企业经营与发展。所有工作要从最先工作抓起,一环扣一环,上工序的问题不允许流向下工序,更不允许不合格产品流向社会,万一流向社会,产品必须实行三包,保企业信誉,对社会负责。知识范畴:机(精密机械与仪器的制造和使用)、光(精密光学仪器、光导纤维、激光的应用)、电(强弱电学、设备的动力与控制、计算机在信息分解、转换、传输、合成与管理的应用)、化(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的材料与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美(原稿摄取、颜色分解与合成,既用到光度学、色度学、色彩学,又涉及到产品质量的评价方法)、环(复制的全过程都与温湿度有关,必须配备符合的温湿度)、标(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质量标准,执行相关法规)、艺(建立科学工艺路线、加工方法与工作步骤、实施标准化、数据化运作)。以上内容应该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由相关的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联合攻关解决。任何方面、任何环节出问题或违背规律都会影响印刷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学习28字方针的内涵,了解相关信息,掌握相关知识。

  规章制度、管理方式不仅要创新,更要认真实施落实。信息十分重要,经营者要有足够的相关信息,以此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方向;市场是前提,要分析市场需求并占领市场;技术是关键,选择适合的设备,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提高综合效率;资金是核心,要积极筹措资金,合理使用资金,按需分配资金,加快资金周转;人才是保证,要重视人才培训与使用,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经营要盈利,盈利靠管理。管理就是将掌握的相关信息变成想法,根据想法制定实施计划,采用相关设备、技术与管理,实施相关计划;要有精减、统一、高效、指挥畅通、责任明确的组织;要有善于管理的人才;要能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矛盾,确保生产过程畅通;所有工作在控制之中。目标是企业能盈利并发展。印刷企业具体管什么:

  要选择先进实用设备,要货比三家,性能价格比符合要求的设备,要重视设备能力的配套,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保证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综合效率。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要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保证供给的前提下,减少库存,杜绝积压,防止变性,定额供应,实行严格配制,严格工艺,严格操作,达到减少消耗,降低成本的目的。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要按工艺设计的内容合理配置资源,强化调度,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服务,确保生产过程顺通,按期保质完成计划,提高综合效率。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按ISO9000:2000版的模式,贯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正确理解80条术语的内涵和12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实施预防性、指导性的前管理:明确要求、规范工艺、制定标准、落实责任、照章操作;加强过程管理:将原稿演化为印刷品视为全过程,明确全过程与各个子过程的任务和相互关系,保证各项工作有人做、有人管,不漏项;实行全人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明确产品要求,处好相互关系,运作有序进行,落实岗位责任。把质量问题解决在制作之前或过程之中,达到提高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环境要按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印刷企业要配备符合生产要求的环境,贯彻预防为主,节约能源的方针,要治理好三废。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行为、安全道德、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超前教育的方针,使各生产企业都有良好的环境,防止出各类事故,确保企业正常运转。以上方面及其他管理可通过现场管理,以人为本、明确任务、统一要求、进行系统管理。主要目标:整治现场环境、规范劳动组织、优化工艺路线,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基层建设,体现整体优势,实施清洁生产,确保安全健康,实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完好、信息准确、生产均衡、队伍优化的目的。

  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设备利用率,达到高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高效益;减少物资消耗,降低成本;规范财会管理,促进资金周转;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重视环境管理,保证正常生产;全面安全管理,确保不出事故;实施标准管理,操作有依有据。总之企业管理要在符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要满足市场,达到盈利和发展。

  实施28字方针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最高管理者及管理层是企业的核心。他们掌握着企业的资源,决定着企业的宗旨,调控着企业发展方向。应该及时了解市场的动向和要求,有足够的信息进行战略策划,制定企业经营方针和发展目标,营造良好生产环境,明确各部门任务,落实岗位责任,培养一批懂法规,能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克服知识上的局限性,指挥上的盲目性。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关键。这层人既要了解、掌握企业全局性的方针、任务和目标,明确本部门的岗位责任;又要指导或亲自实施本部门的任务,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将客户要求演化成产品全过程的保证力量,其素质和业务水平很关键,应加强培训,科学使用。

  实际操作者是提高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基础。必须重视第一线人员的培训与使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要按《规程》的要求,结合相关岗位责任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责任感,克服知识的不够和操作上的随意性,实施科学指导、规范化、标准化运作。三个层次的人才要配套解决好,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才能用好资源。同时印刷企业的发展需要相关方面的发展与支持,相关的人才作保证。如印刷适性的研究与应用就需要印刷设备,器材制造业与印刷企业相结合。需要相关院校,研发单位与印刷企业相结合,整体印刷工业才能盈利和发展。

  从统计数字看,在我国不管管是印机制造业,原辅材料生产业,还是印刷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具备了相当规模。但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比如某些高精设备还需进口,配套功能还有差距;原辅材料在性能稳定性,一致性上还有不足,有些新型材料的质量还不过关,有的还是空白;印刷产品质量从总体上看还不稳定;部分企业逐步实施制度化、规范化、数据化的科学管理,但是相当数量的企业还是凭经验管理,方法也比较落后;普遍存在知识不够,指挥不当,操作随意和盲目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是是实施28字方针的重要内容。企业应以人为本,依法为据、靠设备更新、材料换代、工艺改革、实施差别化印刷、科学管理、减少或杜绝无序竞争,提高科研质量,来解决当前存在的科技投入不足,投入产出比低,效益不高,竞争力低的问题。28字印刷技术发展方针,较全面系统的提出印刷工业发展的技术政策与实施内容,本文就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28字方针”谈了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时间:2007-01-24  来源:印刷工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