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没有“模仿秀”:成功的模式不可简单复制

  每一个企业都有成功的梦想,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成功的模式,但并非每一个成功的模式都可以简单复制。

  新近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推出封面文章《韩国的LG》,介绍LG试图效仿三星公司而在两年内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的勃勃雄心。对于LG能否成功复制三星,文章并没有给出定论,给人留下了悬念。且不管LG到底能否成功复制三星,成功的模式决不能简单地复制却是定论。大凡企业的成功本身并不简单,如果成功的模式能够被复制的话,任何一个新办的企业或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只要复制那些成功的企业模式不就行了吗?那这世上又怎会有失败的企业!

  成功的模式不可简单地复制,这既是经验之谈也是英雄之识。纵观全球500强企业,没有几个是靠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来安身立命的。全球第一CEO、GE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去年6月在上海与中国企业家对话时坦言:GE的模式非常成功,举世公认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与个人创业英雄李嘉诚的模式也非常成功,但是任何一个成功的模式都可以被学习却不能被完全复制。无独有偶,在去年9月份的首届跨国企业高层论坛戴尔峰会上,戴尔中国区总裁符标榜率领他的精英团队把戴尔在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运营架构和竞争策略等方面的经验“和盘托出”,以供中国企业分享和借鉴。戴尔如此不顾忌地进行“自我解剖”甚至“自我暴露”,是因为戴尔相信,戴尔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迈克尔•戴尔所言“戴尔的企业运营其实非常复杂,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容易复制”。

  然而,很多企业却热衷于复制,创新机制缺失的国内企业尤其如此。君不见,戴尔直销模式成功了,我们的IT企业也纷纷效仿;有的企业在此领域领略了成功的滋味,却硬要在彼领域进行多元化复制;有的企业热衷于跟随,视名企的营销策略或管理理念为圣经,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复制,仿佛不这样不够时髦,凡此种种“模仿秀”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还可能拖累了主业、搞乱了阵脚、贻误了战机、稀释了品牌,结果令几多企业折戟沉沙。例如,曾经让中国商界为之动容的郑州“亚细亚模式”,引来众多商家争相复制,而亚细亚本身却在复制的冲动之下走上了不归之路。时任总裁王遂舟带着成功的亢奋,在全国大势开店,并涉足房地产等多个行业,不断复制亚细亚模式,可惜被复制的成功模式并不总是显灵,亚细亚连锁店最终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全部倒闭,一个企图复制成功的神话就此破灭。

  成功的模式不可简单地复制,但可以分享,可以创造性地加以复制。在这个竞争手段、管理方法愈来愈同质化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体现在何处?企业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除了创新还是创新。创造性地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是企业成功的一条捷径。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明智之举。

  LG欲复制三星的成功,但LG并没有全盘复制三星的模式,而是在复制中有所放弃、有所超越。比如,三星拥有自己的芯片部门,是推动三星赢利的增长点,而LG则在5年前分拆了其芯片部门。LG还通过两个策略超越三星。一个策略是速度:在美国市场LG的数码手机和MP3手机推出速度要快于三星;另一个策略是推行产品差异化,高端产品是以LG品牌进行销售,而低端产品则以其1996年收购的另一品牌名义进行销售,此外LG还将推出第三个品牌,这使得LG能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市场,同时并不损害LG这一品牌。

  国内顶尖级企业海尔集团去年底推出“速启”电脑,重燃PC业激情。人们可能会对海尔PC能否复制家电模式,延续家电的成功表示担心。有幸的是海尔能清楚认识,做PC需要运用家电领域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简单复制,需要利用海尔的品牌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尊重IT业的发展规律。海尔不愧是海尔,既有着复制成功的理想,也有着成功复制的策略。


 

[时间:2006-11-22  来源:包装印刷在线]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