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以来,国内大中型印刷企业,根据发展积累的经济实力情况和国家鼓励引进高新技术给予减免税政策机遇,相应引进了成套排印装设备。做好这些设备外文技术资料的翻译与整编工作,对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技术开发应用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进口印刷设备外文资料特点和本人几年来从事外文翻译及外文资料整编工作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印刷企业进口设备配置与相关外文技术资料的特性
从印刷企业设备技术规范化管理和提高对进口高新技术设备开发应用水平的角度,做好相应的外文资料翻译与整编,是当前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以进口生产线为骨干生产设备的印刷企业技术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做好这一工作,有必要对当前印刷企业的进口设备配置及相关外文资料特性加以认识。
1.系统化引人先进技术设备,是近几年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印刷企业设备技术升级改造的主要途径。由于技术因素和资金积累情况,加上投人产出比的综合分析,近几年大中型印刷企业实施技术更新改造,很多采用了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方式,从配置情况看,印前的高精度输出,数码打样、直接制版等多采用克里奥赛天使等系列设备;平版印刷引进海德堡、罗兰等代CP窗功能或CP24色彩监控技术的四色印刷机;印后配置较多的是瑞士马天尼、德国柯尔布斯以及一些功能多样自动化程度高的胶订、精装生产线。这些生产线设备,技术性能先进,可选装配,运行模式多样,相应地要求用户对设备功能认知程序和操作熟练程度有较高水平,但是印刷企业多数操作和维修人员不能直接看懂外文,操作、维修机器有障碍,一套翻译准确、完整的技术资料对于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必要的技术保障。
2.目前的印刷技术设备外文资料具有技术含量大、汉化程度低、专业表述变化快的特点。以我厂为例,1995——2003年相继投人1亿多元资金购人进口设备十八台套,涵盖印刷排印装整个工艺流程的高新技术印制设备,技术含量高,但是汉化程度低,仅海德堡SM74四开四色机为中文汉化版,其他设备资料均为英文原版,需翻译文字近二百万字,占进口总设备数的95%。另外,由于计算通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传统印刷工艺发生了巨大变革,印刷的科学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扩展和延伸,印刷专业术语的表述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对于印刷这个术语的表述,英文中除了原有的Printing(印刷)外,又出现了Graphic Art(图像艺术)或Graphic Communictaion(图像通讯)等名称,美国国家印刷杂志《美国印刷月刊》一《American Printing Monthly》已更名为《图像艺术月刊》一《Graphic Arts Monthly》。又如无版印刷出现以后,Prepress Department译为制版部门就不够科学、准确,新的科学表述应改为印前。
二、印刷外文技术资料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从上述印刷企业应用进口设备和外文技术资料的特性可以看到,用科学的方法做好翻译工作是必要也是需要加以分析研究的,这样才可能收到充分运用新技术的效果。
1.采用“自翻为主,外翻为辅”的方法有利于做好印刷技术资料翻译工作。通过实践,我们感到本着有效、快速、节约的原则,印制设备外文技术资料的翻译应以本企业专业技术力量翻译为主,翻译公司翻译为辅。可以选拔具备相当外语水平、汉语功底,并有印刷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实际上印刷或者理工科专业并具有大学英语水平的人员,笔译技术资料是能够胜任的,以我厂为例,经验证这些人员翻译资料的准确性达到了科技翻译的常规标准。利用本厂技术力量翻译优势在于:
第一,提高翻译准确性,
第二,加快翻译速度,
第三,节约翻译经费。
外翻资料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由于印刷技术专业性强,而“准确性”是科技翻译的灵魂,实际上翻译公司多数翻译人员并不具备印刷专业知识,很难达到译文准确性。以印刷机的FEEDER为例,标准译法应为:自动给纸装置,音译为:飞达,而缺乏印刷常识的译者将其译为加料器、喂食器等,类似这样的译文不能忠实、准确地还原其科学内涵,给阅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需专业人员二校。
第二,对翻译公司按字数计费可能出现译文文字的冗长、繁琐,需注意检查译文的简洁性。
2.把握进口设备技术基本功能的同时,翻译人员要注意辅助功能内容。目前印刷设备制造的工艺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以完成设备运行多功能、多模式的需要。一般情况是主要功能操作简便直观,而有不少其他功能和不同运行模式,是通过改变系统参数和编程来实现的。另外,进口设备电器部分往往是大型集成块的组合,设备的调试、维修已不再是简单的仪表测量、焊接或更换故障零件,而是通过改变软硬件跳线及参数程序设置,完成机器调整与维修。这样对电器维修人员要求比较高,如果是简单故障由于看不懂故障显示、检修调试信息,请外方维修,不但造成维修费用高额支出,而且由于外方维修时间的不可选择性延误生产,造成浪费。因此,这里有一个翻译人员与操作技术人员的配合问题,一方面翻译人员应当注意设备辅助功能模式资料的翻译,另一方面通过操作技术人员得到应用性的验证,以达到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掌握先进技术的目的。
3.把握外文资料印刷专业表述的准确性和本土化。翻译界老前辈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一是要忠实原文,表达其真实内涵、特征;二是要明白通晓,符合汉语规范;三是要平直、简练,体现中英文的对应与还原性。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印刷科技专业翻译,翻译资料要保持理论书面术语与操作人员口头术语协调一致。有些新技术、新名词的出现,现有工具书中无法查到,另外也不易理解其科学内涵,如果勉强翻译,不但翻译不准确,造成概念模糊,导致阅读者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和困惑,甚至有可能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错误。科技专业词汇翻译是一项客观而严肃的工作。牵强附会地译文不能做到译文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还原性。我认为可用拿来主义。例如pagemaker,photoshop, freehand等桌面出版术语中出现的一些新词汇就是作为一种外来词直接使用。另外,还有一个外文本土化问题,有许多印刷专业术语的表述,中外有差异,国内不同地区甚至不同企业也有差异,如印前的胶片名称,有的叫“菲林”,有的直接叫做胶片;复制软片有的叫拷贝,有的叫翻拷;印刷工艺流程的水墨平衡、前规侧规、橡皮包衬等;印后的配页闯齐,挤邹打折、裁切上下刀等;这些印刷工艺词汇的表述均有差异,这就要求翻译人员一是要了解工艺知识,二是要译文表述的本地化,译文要体现本地区、本行业及本企业的特点,使阅读者一看就懂,这样才能增强翻译资料的实用性。
4.印刷设备外文技术资料翻译的步骤和方法。
(1)前期准备
第一,做好专业背景知识准备。首先了解引进设备所属的印制环节。有针对性地查找准备资料。
第二,工具书选择。笔者结合近几年翻译经验,推荐一本印刷专业英语辞典,1993年6月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英汉、汉英印刷科技词汇》。这是一本对于阅读印刷专业资料及翻译印刷专业文献的读者和译者非常有用的工具书。
基础准备工作完成以后,便进人科技资料翻译过程。
(2)步骤和方法
进口设备外文技术资料翻译往往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译制时间紧;二是译制量大。因此根据其特点注意翻译的步骤和方法。
①查看整理随机外文技术资料。为保证进口设备随机外文技术资料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首先应查看整理资料。进口印制设备随机技术资料主要有:操作手册、备件手册、购件手册、电路图册、电气件手册、电气说明书、机械说明书等,另外大型生产线,按其各部位功能特点又分为不同子手册。
②选择重点技术资料翻泽。为保证新设备尽快投入运行,翻译人员需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完成重点技术资料的翻译工作。根据经验,首先是设备操作说明书翻译。其次选取重点章节翻译。技术规格、操作使用(控制元件)二章节作为操作说明书重点章节。
③其余技术资料的翻译及注意事项。机器运行以后,第二阶段应对设备操作说明书全章节详细翻译。最后完成电器、机械说明及相关手册翻译。注意事项:第一,操作说明书运输及安装章节可不译。此章节内容已由厂家完成。第二要查查证设备某些功能、程序板块有无选购,进口设备往往是同一机型多种型号一使用同版本说明书,对某些不具备的功能、程序板块资料翻译可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注意设备电器集成块配置情况。例如,以往翻译八色机电机驱动器,许多功能块翻译完成,电器维修工程师才发现并未配备这些功能块,耗月余,事倍功半。
三、印刷外文资料整编工作的必要性及方式
目前印刷企业进口设备的品牌、功能选型、时间产地不同,翻泽过程中有自翻、外翻,从内容和文本格式上存有差异,一方面使用卜不便利,另一方面技术资料文档不完整,不利于查阅、比较分析,因此,有必要对外文资料整编。
1.对印刷技术翻译资料内容进行文字修订。一套进口设备外文资料由不同译者共同完成,不同翻译人员所具备的外语水平、汉语功底、科技背景知识及翻译技巧方面的小同,导致译文遣词造句、修辞、逻辑方面有差异,因而有必要对译文作规范统一,对文宇内容进行编校、整理,以达到译文准确流畅、简洁和谐的效果。
2.做到文本格式的规范化。进口设备技术资料的时效性、针对性导致手写译稿分阶段交付不同对象使用,有必要对手写译稿整编成书,进行文本格式的规范化,并根据内容不同交付不同对象使用。机台、车间、设备各一份,档案室存档一份,以备保存查阅。以我厂为例,利用印刷企业的技术优势,手写译稿的录人、扫图、排版、出清样由制版车间完成,装订车间装订成书,1995-2003年共计对十七套进口印制设备的外文技术资料进行文本格式规范化整理,装订成书七十多册,为操作和维修工作提供了便利。
3.利用设备计算机终端配置电子化帮助文件。有些进口印制设备已经配置了计算机终端,用于显示设备运行参数、状态、故障信息等内容。随着信息管理工作的深人,生产车间的各个工作中心也将配备用于录入基础业务信息的计算机工作终端,如果将技术资料电子文档作为帮助文件装入于计算机终端,可以使操作和维修人员在生产现场调用、查看技术资料,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4.关于建立技术资料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议和认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所引进设备的功能、品牌具有一定共性,目前的情况大多是各企业自行安排翻译,设备资料重复翻译,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笔者建议,为了减少或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可以借助各地印刷技术协会、印刷工委等社会组织或相关印艺网站,建立技术资料信息平台,通过有偿或义务方式对技术资料公布交流,使不同地区印刷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公共窗口使用这些技术资料,实现印刷技术信息的资源共享。
以上是对印刷企业进口设备与外文技术资料的特性、翻泽的原则方法、整编过程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总体上应该把进口设备外文资料的翻译与整编作为印刷企业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合理开发、利用设备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引进先进高新技术的综合效益,促使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时间:2003-11-11 作者:陈丽 来源:中国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