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总署力推报刊末位淘汰制

  报刊的“死亡证明”——行政力推下的市场化

  接受记者采访的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说,报刊退出机制最早由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几年前开始酝酿。2007年他们曾拿出一个方案,但因以“行政退出”为主被署长柳斌杰否定。

  报刊退出并非新鲜事,但“死法”却有不同。此次退出机制试点强调“市场机制”,而在前几轮的报刊整顿中,基本是因为某种行政化目标——或是要治理报刊的散乱,或解决报刊摊派问题,而手段基本是一纸政令,某一类报刊(比如县级报纸)便被宣布“集体死亡”。

  最后,总署确定了新一轮报刊退出的思路。其简单直白的说法,就是对报刊按照标准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从而使得该死亡的报刊死去,以“止损”;同时将回收的刊号分配给有能力的单位,比如大的传媒集团,以便其可以被更好地利用。

  政府“过于操心”的一个理由是,目前的报刊社尚未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一方面是,市场淘汰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比如全国的体育类报纸经过多轮洗牌之后,基本仅存《体坛周报》等寥寥几家;另外一面,则是那些几乎没有市场化的报纸,市场机制对它们不起任何作用,无论好坏,只生不死。

  一切源于报刊的身份太特殊。王国庆说,“比如,事业单位不能破产(报刊基本上都是事业单位),报刊社不像一个企业,赔钱了想停就停。”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努力后,总署下了决心:让报刊更像一个企业,那些严重赔钱的报社,要停。

  手段也是反复衡量,最后规定报刊退出要“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不过行政手段显然是最重要的推手。

  “按理说市场化的退出,连标准都不会制定。”王国庆说,中国实行出版许可制度,“报刊一诞生,就需要‘准生证’,不是一个‘市场的诞生’。”同样道理,它的死亡也要有一个部门宣布,给一个“死亡证明”。

  “生死线”——哪些报刊必须死掉

  报刊退出,此前并非无据。

  在2005年和2007年出台的报纸和期刊的管理办法已有规定,其中,年检未通过者,将被注销。《中华新闻报》就因未通过年检被停刊。

  改革者从旧有规定中寻找依据,以前“吓唬吓唬人”的年检开始“发威”。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河北省报刊退出试点经验材料中的一条就是将年检作为报刊退出的重要手段。

  2009年该省对25种报纸和17种期刊给予“缓检”,为历年“缓检范围最大、工作力度最大的一次”。最终退出的3家报刊,便在其中之列。而辽宁在试点结束后,将试点期间制定的报刊退出标准在报刊年度核验工作中予以检验,又淘汰了5家报刊。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那道“生死线”,也就是报刊是否要退出的评估标准。

  王国庆说,以前年检是常规的核验,“主要看你作了哪些变更,出版内容是否合法和出版状况是否正常,至于说你的经营状况怎么样,那不是我关心的,是你报社自己的事情。”

  这次退出原因就被归结成几类,分别是: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负债严重的都市类报纸;市场生存能力弱化、质量差、发行量很少的专业类报纸;发展空间狭小、经济效益逐年下滑的广播电视类报纸;此外还有已不具备继续出版资质条件、存在严重出版安全隐患的报刊等。

  人和债务——“谁的孩子谁抱走”

  王国庆说,总署与试点省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沟通,“他们首先是希望署里能够减轻他们的压力”,而她的态度是“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最值得总结的经验,是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否则不可能办成。”谌纪平说。辽宁成立报刊退出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四位领导任组长副组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准生证”——围绕刊号的新一轮洗牌

  按照总署规划,今年开始,随着报刊退出工作的全面启动,将会有一系列报刊的退出。而封闭了十多年的刊号之门,将再次开启。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新刊号的批准,而是固有刊号的再分配。

  目前的刊号,多为计划经济时代按照行政层级和部门条块所分配。而上世纪90年代,随着晚报、都市报的兴起,刊号审批曾一度剧增,短短四五年增加了近一倍。自1996年,国家原则上不再批准报纸刊号,每年因“确有需要”适当批准几十个期刊刊号。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报纸有1937种,期刊9851种。这些数字是指正在出版的报刊实际数量。而2009年退出的刊号资源,则以“虚拟的数字”,留在各省手中。这种情况以前是不存在的,以往报刊整顿之后,刊号随即消亡。

  王国庆表示,他们还将对这些指标再细化,另一项正在进行的“基础性工作”是,对报刊进行细化分类。

  今年报刊退出机制从试点到推广,资源的调整将扩大至整个全国市场。新闻出版总署即将发布的《报刊评估实施办法》提出,报刊评估工作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实行末位淘汰,退出比例不低于本区域(省市区)报刊总数的3%。这就意味着,每三年,将会有三百多家报刊“死亡”。

  王国庆说,报纸原则上以区域性评估为主——也就是说报纸刊号的流动将会在一个区域内进行,或者说一个省内进行;而期刊,将进行全国性的分类评估。“期刊专业性强,不再搞平均化、特意照顾某些区域了,就是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这将使得期刊的刊号资源能跨省市流动。

  但是想办一家新媒体并不容易,自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开始要求报刊创办或重要事项变更,须提供可行性论证报告,加大市场资源配置力度。报刊单位的定位和实际能力,都要被主管部门严格审查。

  从新闻出版总署的角度,倾向于提高准入门槛。“以后不会再发展单体的一些出版单位,也就是不会再给你某个机关办一个,我们更鼓励让有实力的报刊出版单位及传媒集团来主办,一定是朝着有利于集约化、集团化和品牌化的方向进行资源整合。”王国庆说。

[时间:2010-06-12  作者:苏永通  来源:南方周末]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