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出版时代正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商机

  去年共有77万本书通过个人出版者或者小众出版商出版,而传统出版物仅为30万册,这表明书籍的自我出版时代已经到来。自我出版的书籍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也逐渐成为了优良品质的保证—不要忘记,格鲁泰德·斯泰因、安娜利斯·宁和爱伦·坡等都是通过自我出版而享誉全球的。

  在这个茫茫的世界里,一定存在着许多未知的事物正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外有未知”理论如此迷人,它和那些被它俘获的人们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

  这也许正是我热爱网络的原因。然而,即使是像我一样对此从不怀疑并因此感到自豪的人,有时似乎也来到了十字路口。我真的应该花生命中的20分钟去听一场关于谷歌、奥巴马或美联储的疯狂演说吗?还是礼貌地从演讲者面前默默离开?

  在模拟时代,你可能会听到一些吹牛爱好者声称他们出版了属于自己的图书。但那些书实在有些缺乏“书样”。或许翻动它的书页时会带起一阵复写纸的香气,又或许你对这本关于复活节岛的册子怎么会如此令人爱不释手感到惊奇:精雕细琢的字体、硬皮书面、一尘不染的封套,一点儿也不像流水线的作品。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你小心翼翼地检查了一下书脊或者首页,然后恍然大悟:自我出版。

  满眼都是“作家”

  在这个个人可以订阅推特消息、在线数码照片冲印和YouTube频道的时代,很难想象自我出版业曾一度背负着骂名。但那确确实实存在过。

  在20世纪,拥有一本属于你自己的“合法出版物”不仅意味着将你的作品送进印刷厂,给它装上好看的封面那么简单。你必须首先被别人选择,让你的编辑对你有透彻的了解,与他或者她保持和谐的相处,并最终感谢他或者她让你有资格把一沓厚厚的手稿化成白纸铅字,让你的作品有了成为不朽名著的可能。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过程。你再也不是那个拿着线装本、写着关于第六大道的十四行诗的小屁孩了。你是一名作家。就算你从未见到过一分钱版税,再也没有人会把你当作默默无闻之辈而排斥你。

  然而,新世纪的门已经打开。根据鲍克出版公司统计,去年共有77万项出版物通过个人出版者或者小众出版商出版,这个数字比上年增长了惊人的181%。相较之下,传统出版物——由兰登书屋这样具有出版许可的出版商出版的作品——在同样的时间内仅为30万册,比前一年减少了1374册。

  书籍的自我出版时代已经到来。自我出版的书籍并不仅仅在数量上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同时也逐渐成为了优良品质的保证。这是一个用户生成内容占媒介主流的时期,小而精致的产品完全可以将大品牌打个措手不及。正如一家在线自主图书出版网站“IndieReader”所说的那样:把你的书当成是小批量生产的手工制品,而不是摆在大型超市货架上量贩的商品。

  独一无二的书籍

  低成本、数字化的印刷技术,尤其是它人性化的自主印刷选择,让每一个购书者都能拥有一本按照自己意愿设计、并且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书籍。上述这些新技术使自我出版成了那些没有代理人、或者在传统出版社中难觅一席之地的作家的天赐良机;它也是文艺史上一枚轻轻吹落的风信子。一种挑战传统的书籍开始出版,并且和传统书籍相比获得了更高的重印率。

   一些自我出版网站或网络书店已将自己定位成具有公众公信力的形象。比如致力于“找回全球绝版古籍”的BiblioBazaar公司、“出版和保护珍稀文献”的Kessinger公司、“出版并配送属于你自己的图书”的CreateSpace公司。“让你获得更多读者”的Lulu.com和Author  Solutions等一些出版印刷网站和公司更愿意将自己视作为草根英雄伸张正义的地方,以及一股资金独立的出版力量。打开“IndieReader”的页面,你会不由联想起格鲁泰德·斯泰因、安娜利斯·宁和爱伦·坡等一系列通过自我出版享誉全球的作者。

  如今,自我出版书籍的包装也变得越来越细致,基本上和传统出版商出版的书没有太大差别。这些是很多人非常在乎的事情。“Create Space”向它的用户保证,经过该网站出版的每一本书都会带有全彩的封面、专业水准的装订和一个I.S.B.N.国际标准图书编号。

  在上个世纪,人们认为书籍是一个作家自身的另类之处与大众可接受范围的交集点。这样的理念在这个自我出版崛起的时代已经过时了。在今天,书籍或许仅仅代表着一系列被印刷装订的符号。你可以不在意自己是否另类,更不必在意是否一定会被接受。

  不过,假如人人都拿着看上去以假乱真的、署着他们的名字的册子,我要如何找到那些珍贵的“狂想家”?我是这么干的:当我搜索独立出版网站的时候,我通常会输入一些类似的关键词,它们是:“培根的莎士比亚”、“吉姆·莫里森的传说”之类。经典书系依然深受人们爱戴。

[时间:2010-05-31  来源:优印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