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印刷厂纸张管理工作推向新高度

  人民日报印刷厂召开“如何深入挖潜、增强节约意识”主题座谈会

  花絮之一:小小一笔帐——带来节纸增效的新飞跃

人民日报社印刷厂的程海清同志在自动接纸、自动排报这一环节上算了一笔帐:以前,自动排出的接头报为了图省事都当废报丢弃了,如果我们能在每次接报中,挑出十张八张的好报,那么一个月千余件纸累计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开车管纸的同志提出的口号是:少断一次纸,多出一包纸。要认真检查每一件纸,在挑残白上,要在保证纸张要求的前提下,能少挑就少挑,有小破边的能用刀子挖的就不挑,减少残白。现在,我们的残白数量比以前大大降低。另外对剩下的小纸头也做了要求:以前剩下的纸头,由于不能用于自动穿纸和接纸就都退库或给别的机台了,现在我们要求,如果有纸头在印一个前就要先上一个,虽然这样做非常麻烦:要先用大纸把纸穿上,再将小纸头粘上,但为了节约,开车的同志们都这样做了,现在我们的小纸头都在内部解决了。套版放墨岗提出的口号是:提前一分钟,多出500对开报。在这里我们也算了一笔帐:如果按15000转/小时计算,每提前一分钟出成品,就是500对开张,我们每天要印近10种活,一天就是5000对开,一个月下来就是15万对开。这样一算,套版放墨的同志也意识到时间的价值,在操作时都是争分夺秒。另外,我们在机器的维护保养上,也加大了管理力度,保证机器的油路、水路、气路,路路畅通。

小小一笔帐,使我们在节纸增效上有了新的飞跃。

花絮之二:节约纸张,从点滴做起

节约纸张,应从平时工作中的点滴做起。如:减少断纸及穿纸次数。开车同志在开印前要确定报纸的印数、种类,准备好合适的纸张并检查卷筒纸是否有水残、撞伤等问题,如发现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避免在印刷过程中因断纸造成纸张的浪费。在做纸过程中,一定按操作,三角要做准,防止在接纸时出现断纸情况,减少停车次数;合压后尽快达到水量平衡,其次做好对废报的挑选工作。

放墨的同志在开印前要检查水路、墨路是否通畅。上版时一定要上到位、上到家,并擦除版面划伤。彩色印刷套版时做到“精”、“准”、“快”、“稳”,这样既能提高时效又能少出废报,从而达到节约纸张的目的。

对于开机的报纸都要进行认真挑选,比如印四版对开的报,有时因某种原因一张好一张坏,要把好报一张张抽出来,插好后重发,挑选报纸时要认真仔细避免把废报发出。

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海,让我们大家珍惜节约每一张纸!

花絮之三:节纸“四点经”

纸张节约要再创佳绩,做好“四点”十分重要。第一点,加强设备维护。对机器墨路、水路、气路、电路、纸架、折服机和堆集机认真地检查调试,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防止因印刷设备出问题产生大量的废报,造成浪费。第二点,努力提高操作水平。从上版、套版、放墨抓起,要求操作人员做到“精、快、准”。上版或套版时,要摸准机器和纸张的特性,尽量做到一次准确成功,减少多次停车造成浪费;在放墨操作上,要快速调整墨量,用最快的速度使产品达到质量要求的标准。第三点,加强印刷中的巡视检查。第四点,加强挑报工作。对每次开车报、换纸接头等有问题的报纸进行认真挑选,把白报、废报和好报严格地分类处理。

[时间:2004-02-09  作者:北京印刷信息  来源:北京印刷信息]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