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文化贸易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工作的几个方向,包括对产业趋势的调查性报告、搭建文化和金融对接的平台以及制定文化行业内对优秀出口项目的评审标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鼓励文化出口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国家提供了政策、资金等大力扶持,但夸报、瞎报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个标准可说是业内对文化出口自发形成的一个自律性标准。
为政府评审做参考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文化贸易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其总经理张宇说,作为国家文化贸易的专业组织,专委会自成立起,就一直关注政府及政策、产业的发展趋势,以行业的专业力量,为各会员单位提供各种经验意见和分析参考,使其在文化贸易中更有效科学。
在日前刊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为了便利文化企业的跨境投资,满足文化企业对外贸易、跨境融资和投资等合理用汇需求,要提高外汇管理效率,简化优化外汇管理业务流程,促进文化企业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提高我国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针对文化出口企业的保险服务,对于符合《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条件,特别是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目录》的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保险机构应积极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鼓励和促进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国家对文化出口的推动力度是很大的。”张宇说。近日,商务部等十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部门将研究制定财政支持文化出口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奖励、保费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文化出口,支持文化企业在境外参展、宣传推广、培训研讨和境外投标等市场开拓活动,另外对出口项目还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国家对文化出口有各种奖项,但都是政府奖项,比如文化部就有“年度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奖励名单”等奖励支持。
“怎么叫成功地走出去?什么是优秀的文化外贸企业?我们试图确立一种行业标准,为政府评奖做参考。”张宇解释道,这个文化出口行业标准首先要立足于用数据说话,接下去会制定演出、影视、出版等不同行业的细分出口标准,因为每个行业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不以行业力量推动文化进出口贸易科学健康发展,就会发展成‘混战’、‘游击战’。”据悉,文化贸易专委会将和美国最大的票务公司Ticketmaster达成长期合作,掌握一些演出数据。通过调研之后,会在适当时候对媒体和社会公布这些数据和观点,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为评奖“夸报”“瞎报”成风
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政府的优秀出口企业、出口项目等奖项评奖基本都是企业自己申报,中间没有行业组织把关,政府相关部门人力有限,所以会给一些企业可乘之机。个别企业出去做一点事情就夸大其词,在报审或者宣传上,“在核心城市、主流剧场引起轰动”等词汇被普遍应用,给政府部门和媒体瞎报成绩。其实就出口讲,效果好坏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看票房,要说创造多少外汇,看中国银行的外汇结汇单就能知道。在文化进口上,不正之风也盛行,有的完全是拼凑的水团却号称世界名团,对不知情的观众来说,这是极不负责任。
“国外一些国家的行业协会,甚至拥有处罚违规企业的权力。中国首次诞生了文化贸易专委会,首先就是为了确立一种健康的市场秩序,建立行业自律,杜绝败坏自己和行业商誉的行为。”该人士说。
加强文化贸易话语权
2009年1月,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文化贸易专业委员会在京正式成立。文化贸易专委会由中国电影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组成委员单位,目前已有三四十家文化单位成为其会员。
从2007年11月成立至今,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已发展为由物流、金融、文化、通信等服务贸易各大领域龙头企业、机构共130多家所组成的行业组织。与国际服务贸易机构建立起广泛联系,提升了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借力于这平台的文化贸易专委会的工作重点是为文化贸易企业搭建行业自律、发展创新的平台,并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从而提升文化贸易行业在整个社会层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将其延伸到世界范围,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推动和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据悉,接下去几个月时间,文化贸易专委会将对上百家重点文化企业进行调研,形成数据统计和科学分析,为行业提供产业趋势分析。另外,紧跟国家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的步伐,他们也将举办一个文化金融论坛,促进双方互相学习、跨界合作。
[时间:2010-04-14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