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执行精品策略?还是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在选择发展道路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印刷企业老板决策的心结。在必胜印刷网和北京印刷协会共同组织的《印刷企业创新思维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这个议题也成为论坛“头脑风暴”环节中最受大家关注的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印刷企业发展应该走规模化的道路,原因在于精品印刷的市场需求有限。在本次论坛,来自北京银牡丹安全印务有限公司的代表就认为,讨论企业的发展,应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同时,对于中国的印刷企业而言,还要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国13亿人口,但是到书店、书市买书,只关注精品图书的人毕竟是少数。作为普通消费者,我经常会上书市去逛、去淘,为什么?因为书市上的书便宜,花不了多少钱可以买回来一大堆,这里面或许也有精品书,但我不是专门瞄准这些精品书去的。我需要的是,首先是书里面的东西是不是能够满足我的阅读需求,而不是它的装帧有多华丽。正常情况下,进书店买书,我是不会买那些精装书的,因为我买不起。”他表示,这样讲并不是否定印刷企业的精品化路线,但是他建议企业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都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必须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而不应该盲目决策。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精品化和规模化这两种发展战略适用于印刷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北京印刷协会的任玉成理事长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任理事长表示,现在印刷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前提下,规模较大的企业抗风险能力也较强。“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印刷企业,希望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沿着这条路继续发展下去。对于大企业的要求,就是必须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优质品率,保证印刷装订好的书刊拿到读者手中,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就需要在精品化是下功夫。中小企业需要发展精品,需要拥有自己的特色,需要为市场提供别人无法提供的产品,这样你的生存环境才会比较宽松。”
任理事长还特别建议,那些发展形势较好而且资金比较雄厚、有条件扩张的中型企业,一定要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通过投资、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逐步做大、形成规模,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这次论坛上,任玉成理事长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印刷企业负责人的赞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印刷企业选择发展战略时的主流方向。
对于精品化与规模化的问题,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的河北正元国际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有着自己的理解。正元国际的彭承发总经理表示,对于正元国际来说,精品化与规模化并不冲突。“目前,正元国际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而且每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扩张。与此同时,我们也提出了走精品化的战略。当然,对于规模化生产来说,全面实现精品化的确存在非常大的难度,但是在某些品种或者是某个业务部门推行精品化战略是可行的。比如正元国际的瓦楞纸箱生产注重规模化,而礼品盒生产则更强调精品化。因此,精品化与规模化并不是对立的,如果企业有能力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国邦印刷有限公司的万红元总经理的观点,与彭承发总经理的观点在大方向一致的基础上略有不同。他认为,如果印刷企业能够同时具备精品与规模两大优势,才可以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在他看来,“所有的商业发展模式,最终目标都是希望走向垄断的。因为只有做大规模才能降低管理的成本,只有发展精品才能够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与特色,因此最后只有那些既有规模、产品质量又很精良的企业才能生存。”
[next] 本次论坛上,也有一些企业家认为,无论是精品化还是规模化,都只是发展的不同途径,而在规模化与精品化之外,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要素。
北京今日风景印刷有限公司的沈黎阳总经理曾经仔细研究过在行业中知名度非常高的深圳雅昌和杭州影天的发展模式。在外人看来,无论是雅昌还是影天,无疑都是精品化路线的典范。但沈总认为,真正帮助雅昌和影天走向成功的,是精品背后的产业链延伸。“像雅昌,现在的企业发展口号是印刷加IT。他们通过网络数据化的形式,构筑了一个艺术家的网络,其核心就是雅昌艺术网。雅昌做印刷奉行的是精品路线没有错,但是雅昌艺术网其实才是雅昌发展中真正的产业链重头。虽然雅昌尚无法做到左右艺术品市场格局的程度,但是对于拍卖行、画家这些群体,要想进行推广,是需要借助雅昌艺术网这个平台的。因此雅昌也是目前印刷行业为数不多的拥有定价权的印刷企业。从这一点讲,雅昌的产业链延伸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别人是很难学的,因此雅昌的模式几乎无法复制,更难超越。杭州影天的发展模式与雅昌类似,只不过发展领域略有不同,他们的产业链集中在摄影艺术领域。影天的老板是做摄影起家的,在相关行业拥有丰富的人脉,而在设备投入方面也是惊人的,比如他们拥有的2.8亿像素的翻拍设备,是很多印刷企业不敢想象的。在产业链控制方面,影天也是大的了非常强的地步。”沈总特别强调,印刷企业做精品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是,仅仅做精品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能做到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印刷企业永远上不了真正的规模;只有当印刷企业找到了实现突破的产业链延伸方向的时候,企业的规模或者说企业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做大。
MBO是印后设备制造企业,MBO(北京)有限公司的何勇总经理表示自己对印刷行业的情况不是非常了解,但他认为精品和规模更像两条线,这两条线不是平行线,肯定是会相交的。“有的人看得远,他能看未来发展中的这个相交点;有的人看得近,只能看到了自己的起点。更多的时候,人们是站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左顾右盼,就像关于精品与规模的讨论。其实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德国一些企业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大家都知道MBO的折页机做得非常好,但是大家关心的是MBO折页机的整体,却没有注意到其实MBO的每个零件可能都是非常精良的。以MBP的导纸轮为例,这个零件并不是MBO自己生产的,它来自德国的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企业。这个小企业不仅给MBO供应导纸轮,也给海德堡供应导纸轮。如果中国生产折页机的企业也去买这种配件,至少在这个环节上中国的设备也可以获得提高。德国90%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做得非常突出,这需要长时间的专注于此。我觉得这种高度的专业化,是印刷企业在谈论精品与规模之外需要重视的。我们所说的精品是否能够达到德国企业这样的程度呢?如果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你一定是可以有自己的市场空间的,就怕企业的所谓精品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离真正的精品还差很远,”何勇总经理表示。
北京印刷学院的郑家农教授则认为,无论是做精品还是做规模,都不失为企业生存的战略,就好像法式大餐和麦当劳都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一样。“无论是法式大餐还是麦当劳,他们更加专注于将自己的经营模式做到极致。麦当劳不会在自己的二层开个小餐厅卖什么精品麦当劳,法式大餐也不会在地下室开个窗口卖低价套餐。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无论你选择做精品还是做规模,都没有错误,问题是你能不能在你选择的道路上坚持下去,做到极致。做精品的企业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要有比如模仿不了的特色;做规模的印刷企业,如果可以在印刷这个环节上不收费也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那就什么你真正做到家了。”
精品化抑或规模化,这可能是印刷企业发展战略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只要印刷业还存在,就会有做精品与做规模的分歧。这或许是一个无解的命题,但是它会激励人们不断地思考,寻找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之路。而正确的、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也可以帮助印刷企业抵御各种危机。
[时间:2010-04-08 作者:文立 来源:必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