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爆发前夜 产业链困惑待解

  元太科技总经理傅幼轩把如今的电子阅读器产业链比作一个微笑的曲线。曲线的两端分别是组件配件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中间的则是广大的终端制造商。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曲线的两端利润始终较高,而中间这一段日趋标准化的产品,利润会越来越低。

      ■ 硬件:“纸”贵

      大多数关注过电子书的人对如今市场上的产品往往有一个印象——贵。自2007年亚马逊推出Kindle至今,品牌电子阅读器终端的均价依然保持在2000元以上。对于以更新换代速度快著称的电子科技产品而言,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而让电子阅读器能保持如此长时间均价水平的“罪魁祸首”,就是屏幕。在电子阅读器的硬件成本中,电子油墨技术的屏幕所占的比例高达35%—50%。但这一张电子纸,目前主要依靠元太科技旗下的E-ink公司提供。

      事实上,市场上还有另外一家掌握电子油墨技术的厂商,即2009年被友达光电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31.58%股权的达意科技(Sipix)。与元太科技的E-ink相比,友达光电的电子油墨技术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如今市面上多数电子阅读器产品仍然使用的是元太科技的E-ink屏幕。

      尽管如此,在组件配件提供商这一端,电子阅读器的终端制造商们仍然看到了降价趋势。信号之一便是占据电子阅读器代工市场6成份额的鸿海集团日前表示,最快将在今年8月份推出自有品牌的电子阅读器产品。

      更多品牌的加入必将加剧整个市场的竞争。易观国际分析师张亚男认为,在抢占市场份额的争夺中,各个厂商很有可能使用价格战这一杀手锏,其结果必然是电子阅读器终端价格的持续走低,单纯依靠终端盈利的模式将遭遇挑战。

      这就意味着,电子阅读器的终端制造商被迫需要在另外一些方面有所突破,比如说内容。

      ■ 内容:“书”少

      内容很重要。这已是电子阅读器产业链各方的共识,但内容究竟是推销硬件的工具,还是能带来丰富的后续价值,很多终端制造商却没有最终明确这个问题。

      全球电子阅读器销量居榜首的亚马逊或许可以很好地解答这个问题。根据一些调研机构披露的数据,2009年亚马逊Kindle的销量约为300万台,以其单台均价400美元计算,总销售额大约为12亿美元,日均销售额为330万美元。

      反观其电子图书,2009年年底,亚马逊宣布其电子图书的销量在12月25日首次超过了传统纸质书籍。业内机构预测这一数字超过了950万本。以亚马逊电子图书均价9.99美元计算,其销售收入达到9500万美元,单日收入已远高于硬件。

      除了内容的定位,内容的量也是至今终端厂商没有太大起色的一面。张亚男认为,电子阅读器不同于上网本,需要大量的内容来支撑。但迄今为止,比如国内最大的电子阅读器厂商汉王自建的汉王书城,图书资源也十分有限。

      值得欣喜的是,在曲线中间的厂商,已开始尝试举全产业链之力解行业困惑。

      在日前番薯网的“云阅读”平台启动仪式上,就出现了汉王、翰林、易博士等终端厂商以及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万榕书业等出版机构的身影。对于这样一种全行业合作的平台,番薯网CEO赵舸称其会给用户带来更多选择,并意味着“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应用任何媒介阅读电子书。”

      而同时,这种平台式合作的行业意义在于,产业链的各方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利益点。用北京华旗资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TO范为的话说,“我们都可以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时间:2010-04-02  来源:北京参考]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