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造纸企业操控广西林业

  “我不办厂,你们的木头卖不出去。”

  当斯道拉恩索集团(以下简称斯道)中国区总裁宋望球撂下这句狠话时,谈判桌对面的广西方面人士对双方的合作真的有点意兴阑珊了。

  这是双方合资的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北海项目)谈判拉锯战中的一个插曲。广西方面与斯道就此项目博弈已达8年之久。斯道是全球最大的纸和纸板的生产商。

  近日,本报记者获得多份内部报告,披露纸业巨头斯道在圈占广西大片速生丰产林后,不断拖延项目开工日期,进行全球产业腾挪的诸多隐秘手法。

  原广西林业局副局长裴安道告诉记者,投资概算220亿的北海项目,早在2002年就签署框架协议书,原定2005年开工。广西林业集团所属企业提供240万亩林地,占股15%,斯道广西公司以资金技术占股85%。虽有斯道在接收林地时一再拖延,北海原料林基地目前也已到位134万亩。

  广西方面也曾试图引入竞争对手金光集团,牵制斯道。但斯道利用其注重环保的光环,不但反制成功,甚至使得广西方面取消了“2013年前不建厂就退林”的制约条款。项目控制权就此易手。

  在这场引资“相声”中,担当逗哏角色的斯道只要不出场,作为捧哏的广西方面就无可奈何。北海项目博弈的背后,时刻闪现出外资巨头全球产业布局的鬼魅身影。

  截至本报发稿时,斯道广西公司对上述问题均不予置评。

  争执焦点:林地移交

  斯道与广西方面拉锯多年,主要卡在林地移交上。

  业内人士最初对双方合作抱有良好期待。斯道是全球最大的纸和纸板生产商;广西林业集团前身广西高峰林浆纸业集团(以下简称高峰集团)则是广西最大国有林场,拥有商品林145万亩。

  孰料,最迟到2005年,双方在林地移交问题上就开始摩擦不断。

  据记者获得的相关文件披露,北海项目配套原料林最初定为225万亩。2004年3月,高峰集团与广西斯道签订首批65万亩林地承包合同,约定2009年完成交地。但到2005年,斯道陡然将移交面积增加到101万亩。

  广西方面快马加鞭,2005年11月将一期71万亩移交完毕,比外方要求提前一年多。斯道见状,2006年又提出新要求,将原101万亩的交地面积调增到151万亩。这使得第二期交地任务高达80万亩,且交地时间提前到2006年底。

  不但在交地时间上,在交地标准上双方也出现重大分歧。以2005年11月移交的71万亩为例,广西斯道对无林地弃而不顾,验收有林地时,又采用苛刻的国际标准,结果仅有48.7万亩获签确认书;同样,在第二期80万亩林地移交问题上,双方就移交标准谈判三次,拖延两年才达成初步一致,外方进而“搭车要求”,将配套原料林总面积由225万亩增加到240万亩。

  外方屡屡挥动标准大棒,导致广西方所移交的林地,从来未能一次性达标。广西斯道则以此为由,林木款一律六折支付,直到一两年检查达标后才把余款付清。而此间林木价格飞涨,外方等于以一两年前的价格买地,导致移交林业主的反弹,其中又以国营钦廉林场职工9万亩承包林的抵抗情绪为烈。

  广西斯道还在出资方式上改变承诺。近日,本报记者获得高峰集团一份内部报告,这份名为《关于向斯道拉恩索移交林地工作汇报》的材料披露,按照2002年和2003年双方协议,广西斯道明确承诺以现金出资。但2006年6月再签协议时,外方却修改这一条款,改为以现金、林地和林木资产出资,随后又以获得林权证作为项目开工的先决条件。

  业内人士分析,斯道此举可谓一石二鸟:既可以用合作林地折算股权注资,也可以用林权证抵押信贷充当资金投入。中方认为,斯道难免“空手套白狼”的嫌疑。

  记者掌握的资料表明,今年广西森林蓄积量净增预计超过4000万方,而全区木材消费却难超1500万方。看到市场供过于求,广西斯道对移交林地再次大幅度杀价。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北海项目原料林基地已到位134万亩,但双方对这一资产估价存在严重分歧。以50年试用期为限,广西方面估价20亿-24亿元;但外方估价却低至10.6亿元,每亩林地每年价值仅为15.8元。照外方估价,中方总共需要提供林地400多万亩,远高于240万亩的合同约定。

  “在谈判桌上,外方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裴安道称,“我们反复磨锯,算是见识了西方商业谈判的残酷性。”

  广西反击:金光牵制

  为何广西总是处在谈判桌的下风向?

  裴安道称,他们碰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商业博弈模式,那就是政界、商界、舆论“三合一”立体作战,“可以作为研究外资竞争力的一个范本”。

  裴安道告诉记者,在广西人眼中,北海项目素有“总统工程”之称。因为在2002年北海项目签约后,芬兰总统访问中国时曾大力推销其林木产品。

  “本来是纯商业项目,但由于总统力撑,我们把它理解为外交概念,一开始就落了下风。”裴安道回顾。

  广西地方政府也曾引入金光集团,期望以此牵制斯道。

  按照时任广西区高层的说法,必须把握主动权,不能让外商牵着鼻子走。2004年底,高峰集团决定从所辖8大林场中,分出4个与金光集团合作。

  印尼金光集团是世界排名第四的造纸巨头,2003年,金光提出年产180万吨浆、310万吨纸的项目规划,工程设在广西钦州(以下简称钦州项目)。相较广西斯道60万吨浆、60万吨纸的项目规模高出不少。

  斯道反应迅速而激烈,以退出广西投资相威胁,并声称着手筹备针对中方毁约的国际性诉讼。

  压力之下,广西高层作出“暂缓签订”批示,但仍然坚持“谁上得快,就支持谁”的基本态度。广西区法制办提出法律意见认为,高峰集团2002、2003年与斯道拉恩索签订8个国有林场林地合作的5份合同文书尚未生效,法律上对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具有约束力,从中划出4个与金光集团合作,不存在违约问题。

  斯道紧急放风,称董事会将在2005年2月底确定在广西的投资决策,为便于董事会通过广西项目,建议双方签署合作备忘;然而过了2月份,斯道董事会并没有就北海项目发出明确指令。

  2005年11月,金光集团钦州项目一期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广西决定将重码放在广西斯道身上,以区党委常委会议决议方式,宣布放弃高峰林场与两家外资合作的打算,高峰集团所属8家区直国有林场的林木作为股份与斯道合资,并同意将开工时间延至2006年,建成投产定在2008年。

  广西以放弃“谁先上支持谁”承诺、与广西斯道签订排他性条款的代价表达诚意,并以人民币6.16万元/亩的价位,为其提供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园区高达3750亩的工业用地。

  但北海项目开工日期依然一拖再拖,前期工作均未到位,连合资公司这一项目平台亦未见落实。

  此时国内媒体对金光桉树种植极力抨击。斯道则加强环保形象的打造。2006年3月其入选达沃斯论坛全球100家可持续发展公司,并通过大型投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

  裴安道提请记者留意,“原料够了就建厂”,是广西斯道屡次拖延工期的一个重要理由,其一份解释材料称,斯道拉恩索坚持“先林后厂”,是“始终把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以此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2007年9月,广西高层访问芬兰赫尔辛基,并与斯道签署了北海项目合资总协议书和项目推进备忘录。但这次访问未达预期,斯道反而要求删去“2013年前不建厂则退林”这一条广西坚持数年的最后制约条款。

  至此,北海项目主导权完全易手。

  斯道算盘

  斯道一再拖延北海项目,用意何在?

  首先是圈占中国速生林核心资源。斯道从2008年开始实行产能缩减计划,关闭欧美纸浆厂,重点开拓中国、巴西造纸原材料基地。

  “广西斯道的谈判逻辑就在这里。”裴安道分析,中国速丰林资源1/3集中在广西。尤其是与斯道合作的高峰集团,其拥有的广西沿海8个区属国有林场,为广西最优质的林业资源。斯道深知,控制了广西,也就控制了中国速生林。

  其次,拖延林地移交及开工时间,斯道可以享受桉树价格飞升之利而没有任何损失。其实质相当于房地产的“捂盘”。这就是广西斯道营林进展极为缓慢,且一再对林地的数量和移交时间提出新要求的奥妙所在。

  另外,斯道董事会内部对在中国设厂意见不一。部分人认为,要占领中国市场,必须在中国设厂,目前镇江已有纸厂,则广西可作为浆厂立足点;反对的一方则指出,目前巴西桉树林产量高于广西,且人民币有升值预期,在华建厂成本走高,因此主张拖延在广西建厂。

  态度游移不定,导致斯道的不作为。广西方面一份2004年的内部文件披露,双方签约后,斯道除在3个林场选用少量平坦林地外,两年来对其他林地不闻不问,“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高峰集团宝贵的林地只有坐以待毙的份”;另外,广西斯道拿到了林地,却低价雇用林区外社会劳动力,高峰集团员工1.7万人面临全体失业。

  广西速生丰产林资源就这样白白冻结了8年,而斯道不但毫发未伤,且为其全球纸业布局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这是一场典型的国际商业狙击!”裴安道如是评价。

  “北海项目的问题,如同插在广西林业身上的一把刀。”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司长肖兴威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称,问题没解决好就实施项目,“林业将永无宁日”。

[时间:2010-03-19  作者:罗文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