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迅速普及的今天,印刷企业几乎都实现了印前系统的计算机化和数字化。所有的印刷企业都运用计算机,许多企业还配备了印前桌面系统。只是规模较大的印刷企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相对比较充足,管理比较完善和规范,而一般的中小印刷企业中,对印前工序的管理相对不够规范和完善。桌面系统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可能会将桌面系统和激光照排系统分开管理,但一般的还是合为印前系统来统一管理。
1.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在印刷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再好的设备和环境也无法生产出优质的印刷品。“印前工序是一流的设备,二三流的技术水平,末流的产品”这在中小印刷企业中尤为多见。在当前的状况下,中小印刷企业要切实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在培训中,不仅要使他们掌握本工序的专业技术,还要了解相关工序乃至整个印刷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和基本知识及技能,提高操作人员的审美观。这对搞好本职工作以及提高竞争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在印前系统中,纯文字类的排版,比如书刊排版,对开本、字体字号、表格的排法、图片的排法等都有统一的规定,操作人员只要照章办事就可以。但在排版时注意全书格式的统一,要注意排版中应避免的错误,如标题的背题、表格的拆页等,特别要强调的是差错率的问题,尤其在改校稿时,要保证百分之百正确,有造字的要注意造字文件与排版文件的对应,不可有差错,在输出胶片时还要仔细核红和校核版心等。对于图像(尤其是彩色图像)的制作,由于一般中小企业的印前系统都没有专门的设计人员,许多制作的技巧和细节都要靠桌面系统制作人员来发挥和完善,所以,操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制作出好的印品。
又如杂志上的图片经常出现偏色,尤其是以人物为主的图片出现偏色就特别明显。对于人物照片,一般可以考虑这样处理:如为正常人物特写(尤其是人物脸部),应特别注意脸部(五官)的颜色及线条的效果,人物脸部最后印刷的效果应以红润、白皙、光高为好,切忌偏青绿(菜色)和灰白、灰黑。另外,五官的线条(尤其是眼睛、鼻子、嘴)也要清晰,这样就会使整个人物凸显出来,使人物显得健康、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看上去比较舒服。如果照片的色彩不太理想,在印前桌面系统操作平衡、调校色彩时,要以此为标准。至于衣服、背景等应在人物调整好的情况下再调整它们的色彩,若人物的脸部调整较为理想,而衣服颜色略偏差一点,一般影响不会太大,要保证其色彩纯正,清晰亮丽,远景则为次要。
对于产品的广告,除了照片本身的颜色处理之外,还要根据广告物品的色彩来配置相应的底色和饰纹,一般来说,应以颜色鲜艳、亮丽为好,不要选择与广告物品相近的颜色,这样会使广告表现效果不好。例如,有一个陶瓷和玻璃品之类的广告,拍摄照片时用的背景就比较浅,而在桌面系统制作时没有将其纠正过来,照片之外也不用任何底色,印刷出来之后看上去整个广告就显得淡白无物,不能给人以亮丽透明的感觉。若在印前制作时将照片背景改成红色,照片之外的底色用蓝或绿色,则整个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总之,在印前制作时,要根据照片的内容及拍摄效果来进行制作,平衡颜色。此外,印前制作人员对于整个印刷过程(尤其是印刷工序)要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己审美观和对色彩的敏感性,这样在制作时就会与印刷联系起来,考虑颜色的调校与平衡。
2.提高服务质量
这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员管理中,要特别强调劳动纪律,奖罚分明。完善的印前管理要各个岗位都有严格的定员定岗,各司其责。在中小印刷企业中,受人力、资金等多种限制,无法做到这样的配置,但并不意味着在这些企业中,印前工序就可以无人管理或互相推诿了。借鉴比较成功的企业的管理办法,可以设置各个岗位,并且制定出各个岗位合理的责任和报酬,竞争上岗,鼓励有能力和有技术的人可以一人多岗,也就可以多劳多得。这样既可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使人才有充分的用武之地,也可有效地留住人才。
[时间:2010-03-08 来源:中国标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