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提升切纸机制造标准

  利通公司简介:

  德阳市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是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中高档切纸机系列产品的专业公司。
利通公司具有50年机械设计制造的历史

  1998年由国营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民营企业----中江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2005年因企业发展扩建 搬迁至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重大装备基地)---德阳市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创 新 与 标 准

  切纸机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生产历史,但由于受国内制造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产品技术发展缓慢,一直处于中低端的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宣传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和带动了印刷机械行业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切纸机制造工业成为了世界切纸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主体上看,我国切纸机制造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仿造和引进技术,很多产品的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

  我国印刷机械制造水平提高不快,一是因为前期的标准落后;二是因为行业无准入门槛和严格的监管机制,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 。

  为了提高我国印刷机械产品的整体水平,近几年,印机标委会加快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008年印机标委会颁布了新的切纸机制造标准和切纸机安全标准。

  由于印机行业中的很多国家行业标准只是推荐标准,是否执行标准由企业自身决定。但由于市场不规范,行业没有准入门槛,导致一些不具备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的企业进入印机行业,以低价劣质产品抢占市场。这些不规范企业的存在,国家行业标准很难贯彻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我国印刷机械向高端市场发展的步伐。

  由于这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存在,对正规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企业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按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的企业,生产制造成本和技术开发成本肯定要高一些。标准的执行、制造技术的提高,完全依赖企业自身的需求和努力。

  国家标准,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作为行业骨干企业,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所驱驶,要盯着企业的长远目标,盯着客户不断增涨的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不仅要自觉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而且要不断地提高标准水平。

  执行国家标准难,要做到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企业要做出一流产品,就必须要打破传统、敢于创新,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标准,即“标准创新”。

  标准创新,不是口号,是需要企业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踏踏实实地干出来。

  利 通 创 新 之 路
 
  利通公司从八十年代初进入切纸机制造行列起,就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并对传统的切纸机进行了不断的技术革新。

  利通公司在1996年就开始关注切纸机安全标准,引进了欧洲切纸机安全标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设计生产适合中国国情的高安全系数切纸机。

  80年代初---开始设计制造切纸机;

  1986年---研发首创出第一台液压数显切纸机;

  利用光电技术,在屏幕上用数码直接显示裁切尺寸,解决了传统切纸机用尺子或投影查看裁切尺寸的问题;极大提高了裁切效率和精度;

  1988年---研发液压双数显切纸机;

  1992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将程控技术应用于切纸机产品,研发出液压程控切纸机;

  1994年---研发出第一台双导轨无槽工作台切纸机 (利通申请第一项专利);

  该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切纸机推纸器冲撞后变位的难题,其抗冲撞能力比国家行业标准提高了8倍以上

  1996年---开始研究欧洲CE安全标准; 对其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对传统的切纸机制造技术和工艺进行改造;

  1998年---研发出无气隙电磁离合器(专利)

  强大恒定的吸合力和制动力,速度快、制动迅速。为达到CE标准中制动时间不超过160毫秒的要求,提供了保证。

  1998年---平衡式压纸机构(专利);

  解决了传统切纸机压纸器压力不均衡问题; 使压纸器在全行程内压力均衡稳定不变,且不需调整和更换。达到了压纸器全行程内压力不超过300N的欧洲CE标准要求。

  2000年---一种牵引式阀(专利);

  2000年---切纸机压纸器安全装置(专利)

  2000年---有过载保护和防断开机构的连杆(专利)

  以上专利技术解决传统切纸机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2002年---红外光波漏检光栅网保护系统 (发明专利)

  提高光电保护的反应速度和稳定性,增强机器安全性能; 为达到CE标准中整机安全响应时间不超过160毫秒的要求,提供了保证。

  2003年---研发出模块化推纸器自动定位控制系统(专利);

  解决单板机不稳定、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人机界面直接显示机器运行状态,并能对裁切、安全保护等实施自动监控,还可实现远程监控和服务。

  2004年---研发出整体式主机架的切纸机(专利)

  大幅度增加了切纸机主机的刚性,解决主机架长期使用后的变形问题,提高了裁切精度和精度保持性。

  2004年---连体式压纸装置(专利);

  2005年---后置安装刀床滑块装置(专利)

  2005年---集成叠加组合式双作用油缸(专利);

  2006年---切纸机推纸器调整装置(专利)

  以上专利技术增强切纸机工作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2007年---研发出不用调整的整体式推纸器(发明专利) ;

  大幅度提高切纸机的各项裁切精度指标,解决了切纸机的裁切方正度问题和推纸器精度保持性问题;省去调整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008年---研发出新一代的离合制动器  (发明专利);
[next]
  在欧洲切纸机CE安全标准中,切纸机整机安全响应时间≤160毫秒的技术指标,是关系到人身安全最重要的指标,这项安全指标一直制约着我国大多数切纸机生产商,成为了很难逾越的门栏。

  切纸机整机安全响应时间中,离合制动器响应时间所占比例大多都在50%以上 。如何降低离合制动器的响应时间,是达到切纸机整机安全响应时间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切纸机的离合制动器,体积大,精度低,离合、制动转换时间长,反应速度慢。

  利通新型离合制动器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响应速度快、传动效率高,制动迅速,具有良好的离合制动性能,将离合制动器响应时间提高到60毫秒以内,大幅度提高切纸机的安全性能指标。

  金属摩擦片,提高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减少维护。

  利通的发展之路就是创新之路 客户的需求是我们创新的动力!

  利通公司一直在探索一条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坚持自主创新,打造中国印机民族品牌。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的战略方针,提高切纸机制造技术水平,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切纸机产品。

  利通专利和品牌战略

  利通公司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精度、高安全系数的切纸机,获得了20多项国家专利,成为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机程控切纸机制造商。

  利通公司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也同时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和品牌建设工作。

  在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及时申请专利,对新技术加以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仿冒,以维护企业的利益,使企业得以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

  利通公司的创新得到了政府、行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公司被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企业”、“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品牌建设也是利通非常注重的一项长期战略。在1992年,公司就注册了“利通”商标,并开始“利通”品牌的宣传。现已获得了“知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称号。

  利通一直在探索一条走自我发展的道路,坚持不仿冒、不侵权、自主创新,打造中国印机民族品牌的原则。紧紧依靠科技创新,狠抓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及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对国际先进技术采用“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来提高切纸机制造技术水平,努力打造切纸机民族品牌。

  在出口方面,从2000年开始,利通拒绝出口空壳机和贴牌,坚持出口整机,并且一定要打“利通”的品牌。虽然前期出口量有所减少,但并不影响利通坚持在国际市场上竖立“利通”品牌的决心。

  通过多年的努力,“利通”切纸机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且成为中国高质量切纸机产品的代表品牌。

  近日,有个热门新闻: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播出一则30秒的商业广告,这则广告的主题是“中国制造,世界合作”。这段广告是四家中国行业协会(中国广告协会商会、中国商务部机械和电子产品进出口商会、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共同委托制作,商务部购买了为期六周的广告时段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投放,目的在于宣传“中国制造”,提高中国产品的全球认知度。

  该广告的主要诉求是竭力在海外宣传中国品牌,提升外国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认知度,使他们不再仅仅将中国看成一个成本低廉的市场。广告能够启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和全球贸易的重新思考,从而逐渐抛弃对“中国制造”的偏见。

  这次的“国家形象广告”,也是全球化的一 个必然结果。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而要顺应这个潮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就必须擦亮“中国制造”这个招牌。

  “中国制造”品牌的叫响,不是仅靠一系列“国家形象广告”就能实现的。

  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制造”总体上仍然处于国际市场产业链的底层,得到的利润少,回报少,甚至一度被贴上“质量差”的标签。而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固然需要“国家形象广告”的“自证清白”,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要为了质量打拼,为了国际市场信用打拼,以“中国制造”响当当的产品质量,来占领国际市场,打造“中国制造”的良好口碑和良好的市场形象。

  一次成功的国际宣传能为中国制造换来品牌的关注度,然而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树立和培养是长期的。也许靠无数次宣传所积聚的外部形象,可能通过一次事件就能毁坏殆尽。
因此,我们克服“中国制造”在海外遇到的信任危机,最重要的是从质量做起,靠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价值。

  利通公司在贯彻切纸机欧洲CE安全标准上获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贯标切纸机产品的全面升级换代工作,淘汰了传统分体式机架切纸机、数显切纸机; 推出了以整体机架、模块化控制系统、整体式推纸器等专利技术为代表的微机程控切纸机产品。新系列微机程控切纸机产品在精度保持性、质量稳定性、安全性等重要技术指标都有新的飞跃。

  利通的切纸机全系列产品通过欧洲CE安全认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切纸机制造水平,缩小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利通公司在不断创新中加大了创新项目的科技含量,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不断扩展中,重点加大了发明专利技术的研究,提高创新水平和能力。

  专利技术促进标准创新

  通过二十多年不断的技术创新,在切纸机制造技术方面,利通不仅走“中国制造”的道路,还要走“中国创造”的道路。

  利通切纸机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已经远远超过切纸机行业标准,现有行业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公司切纸机制造技术的需求。

  例如:切纸机的裁切精度保持性一直是考核切纸机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其中裁切方正度指标更是体现切纸机制造水平的试金石,由于受制造技术的影响,以至于切纸机裁切方正度至今未纳入切纸机制造标准和检验标准。 

  国产切纸机的方正度指标一直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而国际先进切纸机的方正度的精度也是靠不断调整推纸器的精度来保证。前几年,利通公司的双导轨工作台及推纸器调整机构、整体式机架、内置式刀床等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切纸机推纸器的抗冲撞能力,提高了切纸机的裁切精度保持性,但切纸机的裁切方正度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提高切纸机裁切方正度技术指标及其精度保持性,一直是切纸机行业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利通公司针对切纸机推纸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原来双导轨工作台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思维,革命性的将推纸器设计为以双导轨为基础的整体式推纸器,推纸器不设计调整装置,推纸横梁的受力面直接与双导轨的滑块安装座进行刚性连接,推纸器承受的外力直接传递给滑块安装座,没有可变位点,受外力冲撞后不会变位,推纸器的精度将可以永久保持。

  新型整体式不需调整的推纸器

  利通研制的整体式推纸器新结构(发明专利),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切纸机的各项裁切精度指标,同时解决了切纸机的裁切方正度问题和推纸器精度保持性问题。

  利通已将裁切方正度列入企业标准。

  利通公司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方针,在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大幅度提高,有力的推进了公司产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提高。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各项标准的更新,以适应产品发展的需要,将片面的标准贯彻工作变成了公司标准自身变革提高的自觉行动。

  贯彻标准 → 标准创新

  现利通企业标准中大幅度提高了行业标准中部分要求过低的技术指标。增加了方正度检验、连续裁切最小尺寸、最大制动角度等原行业标准中没有要求的检验项目。

  利通将进一步加大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切纸机制造标准的力度,逐步建立新的切纸机制造企业标准,以创新标准指导企业规范化生产,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以上重大举措的实施,利通公司的产品标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提高我国切纸机制造技术,落实印机协会推进《中国印刷工业名牌战略》,争创民族名牌,提升民族工业的整体水平,培植“中国创造”型企业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贯彻标准--技术创新--达到标准--提升创新水平--超越标准--标准创新--中国制造

  让“中国制造”的标准成为世界的标准,到那个时候,“中国制造”这张标签就足以成为我们最好的宣传品。

  利通公司将继续坚持不断的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切纸机中国名牌产品,为用户提供高品质、高安全、高性价比的切纸机产品。

  

[时间:2009-12-28  作者:德阳市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熊乙蓉  来源:中印网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