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书店生存答案与时而变是秘诀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首《再别康桥》,勾画了曾经一代中国人对剑桥大学的最初印象。伴随着《剑桥国际英语教程》、《剑桥国际儿童英语》在中国的畅销,剑桥大学出版社也被更多中国读者熟知,记者采访了剑桥大学出版社大中华区总裁袁江,听她向我们娓娓道来这座古老神秘出版社背后的故事。

  出版社历经400多个春夏秋冬,将剑桥大学“启蒙之所,智识之源”的校训从“剑河”带到了全世界。他们的出版物既有爱因斯坦这样大师级曲高和寡的学术著作,也有《剑桥商务英语》等大众英文学习教材,而这些读物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古老的出版制度只为追求品质

  剑桥大学出版社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出版社,数百年来出版的读物涵盖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几乎所有学科领域。它出版的英皇钦定本圣经,在全球累计销售达数十亿,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的英国医生威廉·哈维,每一位作者都对全人类的认知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此外剑桥大学出版社还在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5万名作者,以及剑桥大学81位诺贝尔奖得主。

  高品质学术化出版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不懈追求。袁江对剑桥学术的执着态度深有感触。她说:“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古老的童话。剑桥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的近2000种新书,每一本都要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学术委员会定期的严谨讨论后批准,委员会由18位富有学识、不同学术领域的教授组成。由于出版的图书大多很专业化,又横跨几乎所有自然及人文科学,教授们的敬业、专业和投入令人十分钦佩。”

  剑桥出版社出版的书定价比其他出版社要低15%-20%,分给作者的提成也相对更低,但依然有很多知名作者前来出版,他们看重的就是剑桥大学出版社数百年来形成的金字招牌,能在这里出版的书代表了它本身的学术价值。剑桥大学出版社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出版社之一。

  百年老店也需解决生存难题

  虽然是蜚声世界的出版社,但是在现实中也不得不面对经营上的压力。因为剑桥大学出版社坚持学术化出版,造成图书销售多是小众之间的,某些书能卖1000册已经是很好的销量,1963年出版的《新石器时代南印度的畜牧人》一书,全球读者只有10个人。

  近100年间剑桥大学出版社经历了三次经营危机,一次是1911年,在承印《大英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一版重新编写和印刷的业务时,总量29大册的这部百科全书,几乎相当于英国当时全部印刷产能,所有印刷商都在等出版社付钱给他们。出版社却必须等每一页都印好、书装订好,才能将钱装进口袋,这让它几近破产。 另一次是1970年,由于剑桥出版社50年来,都未曾调整过书价,再度出现经营不善,于是通过涨价一倍的方法渡过难关。最近一次发生在2003年,当时出现了1100万英镑的亏损。漫长的坚持与探索,在学术和盈利之间,剑桥选择了前者。袁江说,我们不以盈利为目标,但并不代表出版社不需要利润,尤其是对新产品的研发和出版,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目前,经过有效改革及全球同仁的努力,今天的剑桥已经能够在追求卓越的学术价值的同时很好地经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不变革,就死亡。”袁江说,回头看历史,出版业的每一次大跃进,背后都有科技变革。 每一次危机都是变革的最佳时机。对这个古老的出版社来说,“与时而变”是它百年不衰的秘诀。

  数字出版年增一个百分点

  “数字出版的先驱之一”是英国《金融时报》对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称赞。剑桥大学出版社充分挖掘内容优势,在出版形态上扩展,已经开始利用了剑桥大学图书馆600余万册的藏书,扫描成电子书,与微软、Google、日立公司等合作电子书出版业务,这是学术图书这一条线上的突破;袁江说,剑桥已将旗下的230多种学术期刊全部数字化并在全球销售,在中国与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及国家图书馆等展开合作;在英语学习图书方面,剑桥也已经构架了与教材搭配的英语在线学习系统和电子互动白板等最新教学软件,这些都是在为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未来“打地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剑桥大学出版社经营结构也得到了改变,“5年前,数字化出版物约占出版社销售额的12%,现在接近18%,并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增长”。

  另一方面剑桥大学出版社构建起了复杂精妙的数字控制平台,其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了:作者资料数据库、作者合同数据库、市场销售预测数据库、电子内容数据库、库存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和销售跟踪系统等197种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有效和准确地帮助了出版社管理所有的公司数据。(如电子出版ERP系统VISTA、数据库OracleMySQL、制作流程管理系统File Maker、网络系统JBOSSApacheJava,剑桥网上文献系统JBSSJava和网上邮件系统IBM Lotus Notes等等。)

  袁江起初也很惊讶剑桥大学出版社会有如此复杂的系统,她感叹道:“我们没有意识到,看似如此传统古老的出版行业,竟有这么深厚精湛的技术背景。通过这些系统我们深刻体会到,利用这些系统可以认识公司其他机构同事,可以出版公司内部的电子杂志,增加企业全球凝聚力,可以提高出版周期。这些技术已经在不经意间流露在了办公中的每一点。”

  ELT图书抢占国内英语教材市场

  剑桥大学出版社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今年,甚至把自己425周年的生日庆典从剑桥延伸到了北京君悦酒店举行。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委员会主席和7位全球董事第一次全体齐聚北京,共庆华诞并亲自感谢在中国区的所有重要合作伙伴和客户。

  袁江形象地比喻剑桥大学出版社在中国的业务构成像是一个“金字塔形”,最上端是学术和专业学术图书出版,与学术期刊交相辉映服务于最尖端的高校和研究人员,比如今年新出的1000多种学术图书,几乎每本都会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中间是质量优秀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为广大师生的学习服务;巨大的基础部分是ELT图书出版,为从学龄前儿童到上班族提供学习英语的众多教材。

  ELT图书出版是支持出版社经营的支柱,目前剑桥品牌的教程产品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和成人的“一条龙”系列教程,这其中最新的产品就包括了广受欢迎的《剑桥国际英语教程》和《剑桥国际儿童英语》。袁江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ELT市场,这也是他们在中国最重要的业务构成,占到出版社50%以上的营业收入。仅《剑桥国际英语教程》出版以来就卖出了500万册。

  如此优秀的业绩来源于剑桥大学对卓越品质的要求和对教学培训的巨大支持,正是对于细节的把握、精耕细作、最终得到了读者的认同。袁江说,剑桥大学在出版ELT图书方面,不论是作者的挑选、内容的编写,还是编排结构等历来是精益求精。《剑桥国际英语教程》邀请的作者JackC.Richards是国际知名教授,在英语语言习惯、教师培训、教材设计领域享有盛誉,这本书磨砺了七八年才最终出版完成,比起现在一些出版社三五个月就能出一本而言,很不可思议。

  三部曲叩开中国文化输出大门

  温家宝总理在访问剑桥大学时曾说道:“抚今追昔,我想起对中英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剑桥校友李约瑟博士。他的鸿篇巨著《中国科学文明史》,在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作为诞生《中国科学文明史》、《剑桥中国史》的“母亲”,剑桥大学出版社对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介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袁江对此深有感触,“一个国家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我们不能再做制造工厂了。中国有那么多的优秀文明,应该被不断传播到全世界。剑桥大学出版社就是要在东西方之间搭建起桥梁,因为中国和世界太需要交流和沟通了”。

  袁江依然记得今年剑桥大学副校长艾莉森·理查德女士访问北京时谈到的:“大学的目的是教育公民,培养社会的领导者,在创造经济财富的同时,也创造文化财富,提升人们的精神。为了这些目的,你不仅需要科学和技术,也需要艺术和人文,因为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长期的价值。”

  这一年,他们在付出艰巨努力下,终于获得了北京大学和剑桥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同意,出版了袁行霈等四位教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的英文版。今年已经成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年”。袁江介绍,剑桥大学即将在国外出版三套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版图书。

  首先是和中国五洲出版社合作出版《人文中国系列丛书》,这套30册的丛书,涵盖了中国哲学思想、中国民间美术、中国传统医药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内容。其次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北京大学文人学科36位教授历时7年编撰的《中华文明史》四卷本。

  最后是出版中国知名学者专著,将涵盖经济、物理、政治等学科,数学家华罗庚的著作英文版合作工作已经开始。袁江说,其实中国有许多一流的学者和科研人员,他们的成就和著作应该被全球更多的学者和读者认识和认可。就拿华罗庚的研究来说,在高等数学的贡献完全可以永留史册。我们应该将这些珍贵遗产重新挖掘并介绍到国际市场,为人类文明的互动和传承做出应有的努力。

[时间:2009-12-22  来源:北京商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