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色标与数字成像过程结合起来
数字预打样、数字打样、激光照排以及数字印刷机在印刷出版行业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给色标的应用带来了新问题。对这些电子印前(EPP)工艺过程的客观测量数据和传统成像过程中的数据测量同样重要,同样需要利用这些测量数据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监控。事实上,电子印前工艺中出现了许多使彩色复制发生变化的新原因,必须对每项因素进行量化才能优化EPP(电子印前)的输出质量。
对所有数字输出来说,使用电子印前系统创造一个电子或数字的页面是在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如果将创建电子页面的过程看作是起始点,将数字页面的硬拷贝输出看作最终的处理结果,那么对于最佳的工艺过程来说,建议采用下面的方式:
1. 每个数字和电子的页面都要包含一个色标,色标上至少要包含几个必要的元素。许多电子印前应用软件都包含有缺省的色标,可以很容易加到电子页面中。同样,用户也可以选择创建自己的色标,或者购买由GCA和GATF等组织机构制作的色标的电子文件。
2. 当将电子页面输出为数字预样张、数字样张或胶片的时候,都应该伴随有数字色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个人或组织提供的电子页面和数字样张进行评价。这时应包含以下一些色标元素:
(1) 使用单色实地元素来测量实地密度、色相误差和图像色彩的灰度值。
(2) 使用双色的实地色块来测量图像色彩中双色叠印区域的表观套印和色相误差。
(3) 使用单色阶调元素来测量25%和50%色调区域的总表观网点扩大和图像的每种颜色反差。
(4) 使用灰平衡色块来确定数字输出的产品是否保持灰平衡。
(5) 使用反差色块来确定数字成像设备输出的半阶调网点是否过粗或过细。
(6) 使用色标的视觉监测元素,来确定数字输出是否已经套准。
使用这些色标元素对照排机的胶片输出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
1) 照排机、成像和胶片加工处理系统扩大或缩小半色调网点的程度;
2) 网点变化现象在整个阶调范围内是否很稳定。
分析数字成像过程建议采用以下方法:
1. 使用一个指定的软件包或计算机平台(例如苹果机、IBM Windows或Power PC)创建一个测试页面的电子文件。色标中要包含必要的几个元素(前面已提到过),并插入到页面的顶端、中央或底端。
2. 在获得了必要的信息之后,这些数字页面就可以在各种数字输出设备上输出。测量每种输出结果,并将测量结果纪录在表格中,对比原始的实地密度、色度、色彩和套准情况,这些结果代表了计算机在每个阶段的实际复制情况。
一旦获得了这些工艺信息之后,就可以在常规的条件下反复尝试,以确定这种计算机输出的变化范围,用户将从中了解到:
1. 在工艺过程的关键步骤上,某个色度值是如何改变的。
2. 要改变计算机中图像阶调复制曲线的范围,以在传统或数字印刷机上输出精确的印刷产品。
换句话说,如果使用数字输出设备,用户就可以在理想的数字输出的前提下,熟练操作输出系统以获得需要的效果。但是,行业专家建议输出设备在输出图像时要在尽可能一致的方式下进行,这样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效果,这点和传统印刷方式一样。这意味着这种复制加工过程的信息输入需要根据稳定输出系统的结果进行调整。操作者要努力创建一个数字测试表格,用来评价数字成像系统,对数字预样张、数字样张、照排机和数字印刷机的输出进行更全面的估计。
[时间:2002-11-26 作者:必胜网 来源:必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