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出版印刷五人谈》邀请出版界、印刷界、美术界的专家,围绕红楼文化和出版印刷的关系这个主题,回顾了《红楼梦》的版本发展史,探讨了印刷技术对红楼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大家认为应充分挖掘文化经典的商业价值,在印刷时应加强印前印后的沟通,并选择合适 的材料和工艺。
印刷技术推动红楼文化传播
《红楼梦》从200多年前问世以来,其传播时间之长、传播形式之多、流传版本之多、印刷方式之多、文字种类之多,恐怕没有哪一本书可以与它相比。”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林桂在座谈会上说。
《红楼梦》文化的传播和印刷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荣宝斋》期刊编辑部主任徐鼎一阐述了《红楼梦》的版本史。他说:“《红楼梦》版本非常多,最早的版本是手抄本,这是最原始的复制形态。之后有了雕版印刷、木版印刷的版本。这些版本的印刷成本高,印量少,很少有人买得起,因此现在保存下来的不是太多。《红楼梦》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传播最快、影响最大,因为当时欧洲的石印技术和铅印技术陆续传到中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印量,这才使《红楼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据资料记载,《红楼梦》手抄本现存的有8种,石刻本在清朝就有十几种。新中国成立之前印刷版本有12种,新中国成立之后有数十种。《红楼梦》翻译成20多种文字,每种文字有20多个版本。以上加起来, 《红楼梦》有100多个版本。
“就我所知,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印过《红楼梦》的平装本、简装本、图文普及本和文字普及本等很多版本。另外,《红楼梦》还有说唱本。” 张林桂说。现代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沈悦苓表示:“现在《红楼梦》的版本非常多,仅我们出版社收集的程甲本、程乙本、庚辰本、甲戌本、脂砚斋评点本等就有30多种。”
除了图书,《红楼梦》的传播载体还有什么呢?张林桂说:“以《红楼梦》为题材的绘画非常多,有年画、版画、壁画、人物绣像等。《红楼梦》电影有香港版、内地版、台湾版,电视剧拍过一次,现在的又快拍完了。与《红楼梦》有关的印刷品还有:《红楼梦》邮票、明信片和邮册,《红楼梦》扑克、彩票,以《红楼梦》里的菜做的‘红楼菜谱’等。”
《红楼梦》的传播确实是和印刷分不开的。张林桂认为,各种印刷技术在《红楼梦》上应用得淋漓尽致,《红楼梦》各种版本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印刷技术的发展史。
从《红楼梦》看图书的生命力
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图书也走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道路。一个品牌图书正是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下决定去留。现代教育出版社社长宋一夫从一个出版者的角度,谈了谈《红楼梦》给当代出版人带来的启示。
图书是有生命周期的,图书所具有的创新价值,决定着它存活的生命周期。宋一夫认为:“图书的生命周期是以其不断地被人们出版印刷,或将其内容通过其他媒介来传播,来显示其生命的存在。也有的图书,刚刚问世就行之不远、流之不广,失去被使用的可能。这样的图书,就是‘死的图书’。”
宋一夫说,按照时空与价值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古今的品牌图书,大致可分为这样4类。
第一,各领风骚一两年的热销图书。这类图书其兴也速,其衰也快,每年都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这类图书一旦出现,便脱颖而出,其代表有《廊桥遗梦》、《谁动了我的奶酪》、《细节决定成败》、《狼图腾》、《忏悔无门》等。
第二,独树一帜的长销图书。这类图书引领社会潮流,成为各学科、各领域的权威著作,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会达10年或数十年之久。这类图书的代表有《阿Q正传》、《家》、《围城》等。
第三,经久不衰的百年图书。这类图书在百年或几百年的时空中广泛流传,大多是在一个非常大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一定是对以前的历史的清算与总结,对以后的历史起引导和预示的作用。它们阐述的和解决的不是社会一个热点或一个时期的问题,而是对人性的揭示和对非人性的鞭笞,是可以超越时空的。这类图书代表作品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巴黎圣母院》、《复活》等。
第四,千年不竭的经典图书。这类图书有这些特点:一是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是包含着部分相对真理和部分普通真理,三是揭示了人生的真善美。这类图书的代表有《老子》、《论语》、《孙子兵法》、《易经》等。
《红楼梦》商业价值值得挖掘
《红楼梦》通过众多的传播形式传播了200多年,成为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奇迹。张林桂谈道:“在学术研究方面,研究《红楼梦》的各种文章、论文、学说相继产生,形成‘红学’。此外,《红楼梦》的商业价值也无可限量。”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2008年11月11日,当时被称为《红楼梦》印刷体祖本的程甲本,在拍卖会上以212.8万元成交。程甲本系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面世。这本书以这么高的价格成交,一方面是‘红学’热托起了它的价值,另一方面说明《红楼梦》早期印刷本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张林桂说。
看到《红楼梦》商机的不单是出版商、收藏家和书画投资商,还有印刷设备的供应商。据悉,惠普公司在国内新发布一款A3+的打印机,也借助正在热拍的电视剧《红楼梦》,将发布会选在《红楼梦》拍摄基地。张林桂认为:“惠普公司的行为,本身就是挖掘《红楼梦》商业价值的一种有益尝试。谁对《红楼梦》真正有感觉,谁就可以充分运用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资源。”
在发言中,嘉宾们表示,对于出版印刷人来说,《红楼梦》有很多潜在的商业价值需要去挖掘。以《红楼梦》为题材的产品有明信片、邮票、手绢、杯子等,如果认真去做,《红楼梦》题材就可以开一个专卖店。比如说,《红楼梦》中的3700个人物,能不能做成笔记本,将这些人物做成封面。挖掘《红楼梦》的商业价值,还要出版印刷人不断创新,产生更多的创意,这样,出版印刷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嘉宾们一致认为,以《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在现代社会不但具有文学艺术价值,也有着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为了更好地出版印刷与之相关的产品,我们还要研究一些新的印刷技术,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做精品要加强印前印后的沟通
纸印刷的未来是精品印刷。谁对纸品设计有更好的理解,谁就掌握了纸印刷的未来。同时,这种设计要有强大的印后工艺来支持,而不是单纯的印刷。现在印刷业的普遍现象是,印刷环节很少产生附加值,真正的附加值在印后环节产生。在印刷《红楼梦》等文化精品时,更需要加强印前设计与印后装订的沟通。
著名印后专家、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王淮珠从事图书装订工作近60年,她举例说明了印前设计与印后装订沟通对精品图书出版的重要性。浙江有人投资1.2亿元印刷宋代字画,在印前设计时欠缺考虑,居然把一幅完整的画分印在正反面4页纸上,中间的文字生生被裁开了。她忍不住感叹:“这么多的投资,就这么编排?这是外行啊!这说明印前设计的人不懂印后工艺,不知道可以用蝴蝶装和经折装,或者拉印。就这样印在正反面4页纸上,一幅画就全完蛋了,我看了以后直喊可惜。这么好的纸,印出来东西却没法看。看起来印前印后还真得两头多碰碰。”
搞装帧设计的人必须得懂印后装订技术。王淮珠说:“你最初设计的和印出来的效果不一致,那是最伤心的。设计师在设计时不仅要根据内容和价值进行设计,还要看加工工艺的可行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没法这么加工,你偏要这么加工,人家说没法弄,你怎么办?”
印后加工在出版印刷整个流程中往往不受重视。其实要印刷精品图书,印前设计和印后装订的沟通非常重要。王淮珠说:“印前做得再好,印后装订给你砸了,你也没辄。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当时张慈中、吴寿松等一些著名的图书装帧设计师,经常和当时做装订的老师傅们一起沟通,出版高档图书时请这些老师傅给他们出主意。”
对现代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清代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王淮珠从材料选择、印后加工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关于印前设计与印后装订的关系问题,张林桂十分赞同王淮珠的看法。他认为,图书的装帧设计,单单靠装帧设计公司,不一定能完成得很好,因为他们不够了解印刷工艺和技术。把这一块放在出版社,因为同样的原因,仍有不足。印前装帧设计,这个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在了有一定规模的印刷企业身上。另外,要加强印后技术,特别是书刊的特种加工的发展。现在北京的印刷市场,大家开始重视印后装订技术,但还仅仅是起步。
要做一本很好的书,印前印后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出现了很多的印后技术,不但出版社的设计人员不能完全掌握,就是一般的印刷企业也不能掌握得很全面。张林桂说:“我曾经在北京印刷学院当老师,我常对学设计的学生说,要设计好图书,起码要到印刷企业待上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因为你不了解印刷和印后工艺,设计出来的东西有时就没法做。”
出精品书要选合适的材料和工艺
一本书质量要好,必须得纸好、胶好、油墨好。什么叫好?就是合适这本书。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纸张、材料和工艺,印成简装本、精装本、豪华本和超豪华本,满足市场需求。
在印刷加工适性问题上,纸张和油墨一定要匹配。纸张不好油墨好,或纸张好油墨不好,都不行。还有,装订时用的胶、线也不能马虎,不然就保存不了多久。张林桂说:“有的书在运出印厂的时候不错,但没有一年就都散了,原因就在于此。”
王淮珠举例说明了选材和工艺的重要性。浙江一家印刷企业复制宋代书画,用的是美国产的一级纸,书壳用的是荷兰一级纸板,封面用杭州百年老店产的画绢,单从材料上说,都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但是,封面采用了电化铝工艺。她说:“我一看就说糟了,这不是穿着皮尔·卡丹的衣服,却套着一双破鞋子吗?我建议他们用烫真金工艺。虽然烫真金比电化铝贵几倍左右,但是电化铝怕氧化,10多年后就完了,而烫真金的封面能百年不变。因为金子的延展性是最好的。”她说自己有一本在羊皮封面上烫真金的书,都出版50年了,纸都发黄了,烫的赤字还十分完好。她说,现在一些传统的印后装订工艺都快断档了,像烫真金这样的特殊工艺,只有少数大型印刷企业才能掌握,都不让人参观。
张林桂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精品图书都要用烫真金工艺,关键是我们在什么场合用它,还有就是把金箔烫在什么材料上才牢固。该讲究的不讲究就太遗憾了,不该讲究的讲究了,那是画蛇添足。
精品书在选材时还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问题。王淮珠举例说:“有一年著名装帧设计师张慈中受北京市领导委托,设计一本预备送给外国朋友的高档书。他让我帮他找漆布做封面,我说千万别使漆布,污染,我给你介绍点新材料。”
《荣宝斋》期刊编辑部主任徐鼎一举例认为,古代一些印刷品由于采取了特殊的纸张和油墨,无形中提升了它们的价值。他举例说:“《红楼梦》清朝本子中是最值钱的一种,用的是开化纸。这种纸洁白、细腻、绵软,是蚕纤维做的,一般是竖排版,拿在手里真是一种享受。另外,我有两套书是舍不得送人的,因为其中一本用的是徽墨,纸是白宣纸。还有一本是线装书,用的墨里有香料。”
徐鼎一建议,用宣纸印刷经典名著,这样不仅可以长期保存,又有我们民族的特色。比如说用宣纸印绘图本的《红楼梦》就更好了,看起来既细腻,又很逼真。因为今后的书不是完全用来读的,而是作为艺术品。张林桂认为徐鼎一的建议很好。他说,宣纸印刷由于成本高,在机器上印得非常慢,到现在仍然没有普及开来。但是现在时代变化了,人们购买力高了,需要提高纸版印刷的档次,有些高档书画可以考虑用宣纸印刷。
多印制上档次的文化精品
王淮珠曾做过很多《红楼梦》版本的装订,她认为在我们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多出版点文化精品,《红楼梦》也应该做得上档次、有保存价值。
她回忆说:“我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装订《红楼梦》,当时都是手工折印,《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我都做过。那时《红楼梦》的印刷装订非常简单,封面就是白纸做的,上面印着‘红楼梦’三个字;装订是手工锁线,平装。”她评价说,这样印出来的《红楼梦》是很结实,但这是作坊式的东西。现在装订设备智能化、工艺多样化、材料环保化、速度数字化,我们应该设计一些高档次的文化精品。
“印制这些古典作品,既要保持古典的风格,又要利用现代的印刷技术。因为民族的东西就是国际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东西。”张林桂表示。
对于出版印刷《红楼梦》、《易经》这一类的中国古典名著,张林桂认为:“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在出版印刷上的应用,中国古代的名著应该再次焕发青春。我们应该再次对它们进行包装,进行复制,这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如何把它们印成能保存更长时间的珍品,这给出版印刷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现代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沈悦苓谈道:“我们社即将在2010年元月推出清代孙温绘全本《红楼梦》,文字选用了1921年经胡适考证、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亚东本,图选用了清代著名画家孙温倾其一生绘制的230幅国画。考虑到《红楼梦》的读者不只是一个层次,我们进行了不同的装帧设计,分精装和平装两个版本。精装本采用了瑞典产的超感纸,能够产生接近于宣纸的效果,限量印刷。”据介绍,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内外场景设计、用具、服饰基本上是参照孙温画的《红楼梦》。
目前,这套书正在由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印制。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林桂说:“我们将全力以赴印制这套书,将努力把它印成精品,并希望这本书能获得国内和国际印刷界的大奖。
[时间:2009-12-1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