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开始,报刊改制已经历了6年。构建报刊业市场经营和公共服务两大主体一直是改革的重要议题。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说,今年要研究确定公益性报刊的分类标准,着力推进公益性报刊深化内部改革,剥离公益性报刊的经营性资产,实行事企分开,进一步明确国家扶持公共服务的政策,构建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公共服务产品质量和服务行为的考评制度。总署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全国报刊包括中央一级的大部分报刊转企改制已是大势所趋,现在考虑的是怎么改的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最核心的内容是文化体制改革,它有几个重要方面:所有制格局、文化市场开放、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行政职能分开。核心是所有置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所有制改革
长期以来,报刊“只生不死”,没有退出机制,是影响报刊竞争的一大痼疾。在总结辽宁、河北两省报刊退出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将在全国实施报刊质量评估和报刊退出机制。同时逐步建立主管主办单位、从业人员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施报刊资源的科学配置,使优势资源向综合性传媒集团、专业性企业传媒集团和转制后有能力的经营性报刊出版企业倾斜,推动报刊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由此可见,改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市场效率,防止资源浪费现象,将新闻传媒市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步走战略:推进兼并重组 培育传媒集团
王国庆说,虽然仍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报刊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更重要的危机还是来源于我们自身,来源于阻碍报刊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针对这些问题,今年要全面完成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新型的经营主体。按照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分三步走的部署,第一步要在今年全面启动经营性报刊的转企改制。第二步是推进报刊企业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三步是推进经营性报刊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实现集团化、专业化发展。
跨媒体传媒集团已成为传媒产业的主体
传媒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端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然而中国的传媒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传媒产业缺乏跨地域、跨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传媒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综观世界传媒产业的发展,跨媒体传媒集团已成为传媒产业的主体。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这股规模空前的并购和整合浪潮,通过强强合并形成了一批超级传媒集团,实行了跨国、跨区、跨媒体跨行业经营,实现了横向多元化,既拥有广播电视,又拥有电影音像报刊出版等系列业务。在做大规模经济进行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还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将原材料供应、销售渠道、资本营运等纵向整合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使各种媒体优势互补,信息资源多重开发、多重利用、高度共享,使传媒业的经营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目前,这种混合传媒集团成为西方传媒产业的主体,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维亚康姆、新闻集团、索尼、TCL、环球、日本广播公司等九家混合传媒集团已控制了全球50家传媒公司、95%的世界传媒市场。
国内跨媒体跨地域的传媒集团才刚刚起步
目前报业和广电合并组建跨媒体传媒集团的只有广东佛山、黑龙江牡丹江、云南红河等几个地级城市,这几个跨媒体传媒集团的影响十分有限。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广电合并成立的成都传媒集团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副省级以上的跨媒体传媒集团,但该集团要实现真正的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中国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大的跨媒体传媒集团。在一些大的传媒集团,一般都办有网站,也从事一些新媒体的业务,一些广电集团也办有报纸,但这些集团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跨媒体集团。
转企改制困难重重
改制后新舆论监管制度尚待健全
报刊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作为中央和各部委、单位所办报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舆论阵地,如果新舆论监管制度不健全,那么就难以让政府放心,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
目前不少企业看好报刊业的发展前景,参与报刊业股份制改革的积极性很高。但在投资方面还面临一些政策障碍。王国庆说,目前正在推进报刊业的联合重组、集约化发展和集团化建设,加快培育新闻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我们鼓励和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出版传媒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同时大力培育一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专、精、特、新”的现代出版传媒企业。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特别是跨地区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有企业介入报刊转制是最为现实的方案。
国企具有政府机关,事业机关相似的内部文化,因此舆论监管的风险较私企更小,同时它是企业性质,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经济历练,已经具备较强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如何平衡舆论监管和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大家研究的问题。
除解决新形势舆论监管这一前提问题外,还存在很多其他改制困难,例如:改制意味着原事业编制人员调整,《中国汽车报》向总署递交的转企申请已获通过。转企后面临着解决员工身份转换带来的成本问题。《中国汽车报》管理中心主任王天剑介绍,目前报社有66个事业编制,40多个在编人员,事业编制的员工一般参加工作的比较早,继续工作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按企业员工身份退休,养老金要低很多,如何保证这些员工转企后的退休金能与原事业单位达到平衡,是一个难点。
[时间:2009-11-18 来源:CPP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