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欧洲
1.欧洲油墨行业各大公司占有市场情况
欧洲1999年总共销售油墨大约100万吨,比前一年增长了3%。Sun Chemical公司仍占首位;而BASF公司印刷油墨(涂料)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4%,在欧洲排名第2位;Gebr.Schmidt(史密特兄弟)油墨公司占11%;Sun Chemical太阳化学公司占34%(包括Coates Lerilleux高氏劳瑞公司在内);Michael Huber麦可·琥珀公司占7%;Flint Ink富林特油墨公司占7%;Siegwerk西克威尔公司亦占7%等。总的市场占有率为84%。 各大公司在欧洲油墨市场的占有率分布情况如下:
1.Sun Chemical 34%
2.BASF 14%
3.Gebr.Schmidt 11%
4.Michael Huber 7%
5.Flint Ink 7%
6.Siegwerk 7%
2.1999年欧洲各个品种的油墨市场份额分布(即产品结构图)
整个市场的油墨产品结构为:
胶印油墨为最主要部分,占40%;
包装印刷油墨占30%;
书刊凹版印刷油墨占20%;
印刷光油占5%;
印刷助剂占4%;
丝网印刷油墨占1%。
3.包装油墨发展趋势
在世界范围内,包装油墨在各个国家中总的呈增长的发展态势,1999年在亚洲增长率为3.5-4.5%;在南美增长率为5—6%;而用于包装装潢的墙纸油墨增长率则为10%。
1999年,欧洲包装油墨总共生产250,000吨。其中仅以BASF为例,生产量已达55,000吨,占市场份额的22%,年增长率为7%;当年报表销售产值达3亿8千万马克(含194.3百万欧元),增长率为6.2%。
4.德国包装油墨发展情况
包装油墨是一种新的产品,它包括好几个品种:
①用于纸张及瓦楞纸箱的水基柔性凸版印刷油墨;
②新的彩色的液晶油墨,可用于高质量的卡纸和标签印刷;
③柔性凸版油墨系列可用于饮包装(如饮料)印刷,如不含笨类的油墨;
④UV油墨及其上光油的技术开发,可以用于UV干燥的印刷,在德国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各种UV油墨的市场增长率如下:
①用于UV轮转胶印的占有率为10—14%;
②用于包装印刷的UV单张纸胶印增长率为100——150%;
③专用于薄膜印刷的UV单张纸胶印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④用于标签的UV轮转胶印增长率为100—150%;
⑤用于UV平版标签印刷增长稳定,市场占有率较小,居中;
⑥用于薄膜印刷的UV柔性版油墨的增长率低;
⑦用于瓦楞纸板的UV柔性印刷油墨增长率低。
关于UV印刷油墨在德国主要技术方面的发展如下:
①在印刷工艺要求方面,当用于高速印刷时,要求快速干燥。
②UV轮转胶印在连续印刷时,抗拉强度要求低;而用于包装的UV单纸张胶印时,则要求增强纸张的瓦楞纸板的耐抗牢度。
③UV标签印刷油墨则要求改进油墨的附着力,而比较难的是改进印在膜材料上,如印在OPP或PA上的附着力。
全球印刷工业的品牌价值体现在产品能达到全球化的标准质量,以及能用高新技术生产的原材料、基材和油墨。而世界范围印刷油墨的质量水平则体现在欧洲最新的印刷机械水平及其质量上。
二、 亚洲
1.中国印刷和油墨工业概况
①中国油墨工业已具备相当规模。生产企业现已发展到300余家,分布于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从业人员2万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拥有30多家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重点骨干企业。油墨的综合生产能力为每年22—25万吨,占全世界油墨产量的5—6%。中国油墨行业的一些主要产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除基本上满足国内印刷及包装装潢工业需要外,产品还出口到满、澳、台、东南亚、东欧、美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②加入WTO后中国印刷业格局的变化。为促进消费、鼓励投资的一系列以税制为主的政策对印刷业有重大影响。如1999年国家放宽高速印刷机进口限制,使印刷设备整体上了一个档次,所以政策对国内印刷业的影响是重大的。
除汽车、石油外,印刷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依此推算,我国印刷业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目前正步入第二个经济高速增长期,预计8—10年间,如无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保持8%的增长率没有问题。这将使作为第三产业的印刷业有10%以上的年增长空间,使中国印刷业与时俱进。
③中国目前有各类印刷企业15万家,从业人员300多万人,每年出版印刷14万种图书,8000多种杂志,2000多种报纸以及有价证券、包装装潢等丰富多彩的印刷品,已经步入了世界印刷大国的行列。但是中国印刷业与世界印刷发达国家相比,在思想观念、整体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经营管理以及综合效益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④据有关统计,中国有关部门预测2001—2005年间,中国包装工业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2005年包装工业产值将达到3200亿元。
到2005年,纸包装制品产值预计达2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9%;塑料包装品产量504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8%;玻璃包装制品产量605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6%;金属包装制品产量288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8%;包装印刷量4940亿印,年平均增长率为9%;包装机械市场需求量将达到67万台,年平均增长率为8%。
2.日本印刷油墨生产量
日本印刷油墨1999年生产量与1998年相比再次增国。产量增加最大的是胶印市场。如以产量计算,这些印刷油墨的生产量增加了7%。但是,金属印刷油墨则减少了18%(见表1)。
3.印刷
①印刷的Hindustan油墨公司(辛特斯坦)和树脂有限公司(HIRL)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一个生产基地。为此已建立了子公司Micro Ink Corp.,其打算在印度先进行油墨的预生产(半成品),然后运到美国再加工。经营的方针是在以后可以转移到其他地方,如欧洲、亚洲的主要油墨市场。HIRL期望在2002年在国外的生产能力有一个明显的增长纪录。油墨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在Silvassa(希尔瓦沙)投产,年生产量可望达到57,450公吨。
②Coates of India Ltd.(简称IL)
高氏印刷有限公司(Coates of India Ltd.简称IL),大日本油墨化学集团公司(DIC)的日本分公司,最近在印度(Ahmedabed)阿梅大贝特建造一个油墨厂。设计方案的规模是最终生产力为12,000公吨,最后成品为印报黑墨。接着每月生产200吨,至8月底或9月份基建全部竣工,用瑞士Bühler布勒公司制造的设备对工厂进行技术装备。
印刷工序 | 1998年 | 1999年 |
胶印 | 125,536 | 134,025 |
书本印刷 | 12,219 | 11,546 |
柔版印刷 | 25,432 | 25,704 |
金属印刷 | 37,009 | 30,503 |
凹版印刷 | 26,735 | 26,074 |
包装凹版印刷 | 113,412 | 118,930 |
其他工序 | 37,298 | 38,755 |
报章印刷 | 50,973 | 51,522 |
辅助原料 | 6,550 | 6,636 |
总数 | 435,164 | 443,695 |
[时间:2002-08-01 作者:郑育英 来源:中国包装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