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兰克福书展看国际出版业的发展趋势

    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书展被公认为是全球出版业最大的盛会。各国出版商带来的不仅是当年出版的新书,还有其销售的业绩与思考。因此,法兰克福书展又有图书市场风向标的雅号。来自100个国家的7314家出版商参加了今年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展出的各类图书约为40万种,其中新书约为12.4万种。

    书展从10月14日开始,至10月18日结束。预计参观者的人数将达到30万人,其中专业参观者为18万人。参与报道的各国笔者高达1万名。仅仅是在5天会展期间举办的各种活动就有2500多场。中国是今年本届书展的主宾国。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出版社或出版商约有300家。另外还有来自台湾的出版商人20家。如果将作家、笔者和参展商加在一起,来自中国的客人有2000人。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和哲学思想,更带来了中国渴望同世界各民族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的愿望。

    笔者在展会现场强烈感受到,图书市场不会萧条,出版业大有可为,尽管图书的载体或形体会发生某种变化。这是因为人类对精神的追求、对教育的追求、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决定的。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书的传播。而另一方面,图书出版事业不仅不会萧条,反而将会更加繁荣的根据在于,图书出版事业由于语言的障碍或国别的限制而囿于国门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当然这是指那些有生命力的图书。图书走出国门,出版商自然就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据展会组织方统计,参加今年书展的出版商虽比去年减少59家,但展出的面积并没有减少。这是因为展出的图书种类与去年基本持平,新出版的图书还略有增加。图书有广阔市场的第二个证据是,今年展会上的版权交易比去年上升了11%。第三个证据是,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给德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国内生产总值有可能下降4%以上,但图书市场的零售额,今年前10个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增加了2.8%。这一反一正,恰恰体现了图书贸易和出版事业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说图书出版业有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道,不会因经济危机而放慢脚步,是本届展会向外界发出的第一个信号的话,那么图书作为文化的载体,也面临着因特网的巨大挑战。现在的年轻人,无论生活在哪个国家,没有几个能够容忍没有互联网的生活。这是世界的趋势。文化的传播,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今后都要与互联网发生联系。换言之,网上文学已经应运而生。网上文学作家的知名度甚至有时还会超过图书作家的声誉。这就是今年的出版商几乎毫无例外,都把畅销书做成电子版带到法兰克福书展上加以推销的缘由。虽然电子图书的销量占图书销售总额的比例,目前只有百分之一,但从发展趋势看,没有哪个出版商敢于无视这一市场。毕竟电子图书比纸介图书更环保,信息量更大,成本更低,更便于携带。

    由于电子图书的发行和文学作品的上网,带来一个严肃的话题,那就是在互联网上如何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在本届书展的开幕式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德国图书及出版商协会主席贺内菲尔德教授就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并许诺要加强这方面的保护。这一承诺赢得所有在场出版商的热烈掌声。这也是本届书展透露的重要信息。看来通过网络所搜索无偿享用他人精神作品和网络无序的时代即将宣告结束。

    图书销售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网上销售的兴起,传统的书店日益萎缩。

有报道称,由于经营亏损而关门的书店占全球书店总量的20%。与此相反,全球一些大的网络经销商的销售业务却红红火火,图书销售十分火爆。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这省去了去书店买书的时间。这对时间非常宝贵的学者、教授和学生而言,确实带来了便利。与普通商品和家用电器的网上销售不同,图书的网上销售基本不存在质量问题,很少出现用户和厂家的矛盾。德国一位教授告诉笔者,出现质量问题把图书退回就可以了,非常简单。这或许就是图书网上业务比普通商品火爆的缘由之一。
    对于出版商而言,出版的内容决定一切。在本届博览会上,哪些内容的书更受读者青睐呢?据笔者现场观察,有几类书籍比较受欢迎。一是教育方面的书。这是人类追求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特别是外语方面的书,比如跟我学英语、跟我学汉语等。二是儿童读物或是儿童启蒙教育方面的书。无论是中国人、德国人、英国人还是美国人,关心下一代的心是相通的。三是图文并茂的美食读物。不仅这方面的书受欢迎,而且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也很高。看来享受口福是人类的共同需要。四是历史读物。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和修正现在,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五是真实反映社会存在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大量的作者和诗人在书展期间和读者直接见面并进行对话。六是著名政治家的回忆录或传记,比如基辛格和施罗德的回忆录等。

    本届书展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翻译的文学作品特别受青睐。首先是被翻译的作品本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且在本国就属于畅销书。其次是人类交流的需要。人们渴望了解外部世界,了解其他民族包括他们的生存方式。而文学无疑是最好的桥梁。出版商也推崇文学这种传播方式。因为民族之间的了解可以为出版商提供更大的舞台。要想进入另一个国家的出版市场,没有对那个国家的了解是不可能实现的。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了全球化信息时代。图书市场的国际化也是方兴未艾。无论是从民族、国家、集体或个体的出版商的角度看,凡是能虚心和其他民族、国家和出版界进行广泛而平等交流的,那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可以说,今年法兰克福书展透露的信息表明,未来的图书和出版市场在交流和合作的前提下进行扩张是毋庸置疑的。

[时间:2009-10-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