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印刷工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业务量在减少,经济效益在下滑。
政府在降低设备进口关税、提高出口退税率、放宽对中小企业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但生产能力的“去库存化”应该是宏观调整的关键,唯如此,才能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印刷企业生存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提升印刷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应对危机,所有的印刷企业都应该加紧苦练内功,应该努力降本增效,应该在提升员工队伍的素质上下功夫,应该合理调整企业的市场定位。这一切毫无疑问地都需要我们去做。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应该从宏观着手,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真正达到“去库存化”的目的,通过市场这双无形之手,引导行业走上供求相对平衡的道路。否则,局部的努力无力去扭转全局性的供大于求,最终依然难免灭顶之灾,区别可能仅在于早晚而己。
所谓“去库存化”,就是有效地淘汰落后的印刷生产能力。
经济的发展必定是先进淘汰落后,只有摒弃了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企业才有可能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获得重生。一味地以低价搞行业内的恶性竞争,最终结果必定是既损人,又不利己,把整个行业拖入漩涡。
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主动“去库存化”对所在地区的印刷业逐渐回归到合理工价、减少恶性竞争肯定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所谓“去库存化”,还要求我们有目的的调整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学家郎咸平对时下的制造业说过这样一番话:“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全新的产业链的决战。在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价值最低。”
事实也是这样,书刊印刷作为出版产业链中的纸媒介图书制造环节,它所获得的利润在由编印发三者组织的产业链中是最低的。设备的投入越来越大,但企业的获利却越来越少。即使是相比于书刊印刷获利情况要好的包装印刷,它也是为他人的产品提供嫁衣裳,同样属于整个产业链中的制造环节,相比于它所服务的上游企业,它的利润率还是低的。因此,在生产能力上主动地“去库存化”的同时,我们还得认真思考印刷行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上游行业提供更多的咨询与服务。
比如,票据印刷企业主动地为上游单位提供数据库服务;社会商业印刷企业主动地为上游单位提供设计服务;甚至,包装印刷企业主动地为上游单位提供产品的采购与分装服务。总之,制造性企业只有不一味地固守传统的经营方式,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新生。
相比于招商引资,“去库存化”是个痛苦的过程。这是对现有生产能力的削减,是对已经习惯的生产方式与盈利模式的调整,对政府的税务收入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减收影响。但是,面对经济危机,这一步又非走不可,而且是主动走比被动走要好,早走比晚走要好。
在印刷业的“去库存化”问题上,关键在于从政府到业界对印刷行业的供求关系现状要有共识。如果至今依旧认为印刷是“朝阳行业”,在发展印刷园区、招商引资上一如既往的采取热情有加的态度,那“去库存化”的目标自然难以实现,期待改善印刷行业经营环境的目标也难以得到实现。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我们国内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别,内陆地区可能确实还有发展印刷的要求,而沿海地区则有着向内地转移的要求。但无论如何必须承认: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印刷业现在的基本面是供过于求,印刷业已经到了对行业状况主动进行梳理和调整的阶段。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出现逼着每一家印刷企业要做出调整,同样也逼着整个行业要做出调整。我们必须直面印刷生产能力“去库存化”的问题,这是印刷行业走出困境的关键。
本文摘自《印刷工业》2009年第8期总第27期
[时间:2009-10-10 来源:印刷工业]